双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95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足机器人,包括上部的上连接座,上连接座下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腿部单元,所述腿部单元下端设有底部连接座,上连接座和底部连接座之间的腿部单元包括若干顺次连接的驱动模块,部分相邻驱动模块之间设有,使相邻驱动模块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走式的机器人结构,通过驱动模块联动,完成行走动作,作为行走设备的基础支撑,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延伸设计,应用范围非常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足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足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在当今社会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和使用,因为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人手工无法完成或完成效率较慢,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所以针对不同情况中的机器人设计,要有不同的结构显示。但是大部分的机器人都需要有可行走设备,也就是类似人的双腿一样的结构。如何提供一种像人类行走一样的机器人结构,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足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足机器人,包括上部的上连接座,上连接座下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腿部单元,所述腿部单元下端设有底部连接座,上连接座和底部连接座之间的腿部单元包括若干顺次连接的驱动模块,部分相邻驱动模块之间设有,使相邻驱动模块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模块由上至下顺次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第三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内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联动外部的输出的转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足机器人,包括上部的上连接座(1),上连接座(1)下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腿部单元,所述腿部单元下端设有底部连接座(73),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座(1)和底部连接座(73)之间的腿部单元包括若干顺次连接的驱动模块,部分相邻驱动模块之间设有,使相邻驱动模块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足机器人,包括上部的上连接座(1),上连接座(1)下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腿部单元,所述腿部单元下端设有底部连接座(73),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座(1)和底部连接座(73)之间的腿部单元包括若干顺次连接的驱动模块,部分相邻驱动模块之间设有,使相邻驱动模块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由上至下顺次包括第一驱动模块(3)、第二驱动模块(4)和第三驱动模块(7),驱动模块内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联动外部的输出的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单元包括上水平面固定在上连接座(1)上的第一U型架(2),所述第一U型架(2)两侧的垂直臂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3),所述第一驱动模块(3)内的第一驱动转轴(31)与对应垂直臂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转轴(31)以横向水平轴为转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4)和第三驱动模块(7)并列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模块(4)与第三驱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慧兔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