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9938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目标淤泥质海岸上,选取两端天然存在岬角、或能经建设使两端具有岬角的内凹弧形海岸作为目标待定选址;第二步、针对目标待定选址,分析其海岸剖面形态是否符合预设地形条件;第三步、对于目标待定选址,计算波浪破碎后水体流速V,并计算极限水深条件下的粘性泥沙起动临界流速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属于沙滩选址工程

技术介绍
我国海岸形态多样,从南到北分布有很多淤泥质海岸。从旅游景观角度看,淤泥质海岸景观比沙质海岸逊色很多。但在淤泥质海岸中,也零星存在着一些天然沙质沙滩,如连云港连云区部分海岸,这些沙质沙滩处于外海淤泥环境包围中,沙滩沙质完好,并未存在沙滩“泥化”现象。这很值得研究探讨。通过检索发现,目前的研究文献大多认为淤泥质海岸沙滩存在于独特的地形如岬角海湾,而且有一定的波浪条件,但现有的研究并未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不能就淤泥质海岸沙滩的选址方法形成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此外,专利号CN201611198880.3、授权公告号CN10652215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淤泥质海岸人工沙滩减缓泥化的抽泥管廊系统,包括埋设在人工沙滩下方的多根透泥管道,透泥管道顺沙滩坡度布置,上端位于高潮位线处,下端位于低潮位线处,所有透泥管道的下端均与集泥管道连接,集泥管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探出人工沙滩拦沙堤的出口,在集泥管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在目标淤泥质海岸上,选取两端天然存在岬角、或能经建设使两端具有岬角的内凹弧形海岸作为目标待定选址;/n第二步、针对目标待定选址,分析其海岸剖面形态是否符合预设地形条件,所述预设地形条件为:85高程以下的地形剖面拟合曲线符合:y=A×ln(x)-B,其中,x为离岸距离且单位为米,y为地形85高程且单位为米,A的取值范围为3.1894±0.5,B的取值范围为13.741±4,且该拟合曲线的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目标淤泥质海岸上,选取两端天然存在岬角、或能经建设使两端具有岬角的内凹弧形海岸作为目标待定选址;
第二步、针对目标待定选址,分析其海岸剖面形态是否符合预设地形条件,所述预设地形条件为:85高程以下的地形剖面拟合曲线符合:y=A×ln(x)-B,其中,x为离岸距离且单位为米,y为地形85高程且单位为米,A的取值范围为3.1894±0.5,B的取值范围为13.741±4,且该拟合曲线的R2≥0.9;若符合则转至第三步,若不符合则淘汰该目标待定选址;
第三步、对于目标待定选址,根据波浪观测数据,计算波浪破碎后水体流速V;并计算极限水深条件下的粘性泥沙起动临界流速Uc;之后,判断V与Uc的关系,如果V>Uc,则将该目标待定选址作为淤泥质海岸优质沙滩选址;如果V<Uc,则判断能否以工程措施使该目标待定选址达到V>Uc,若能则将该目标待定选址作为淤泥质海岸优质沙滩选址,若否则淘汰该目标待定选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内凹弧形海岸具有35°-39°的态势特征,即:以该内凹弧形海岸两端端点的直线距离为A,以该内凹弧形海岸中部的径深为B,设内凹弧形海岸的角度α=arctan(2B/A),则35°≤α≤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凹弧形海岸呈现37°的态势特征,即α=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A的取值范围为3.1894±0.2,B的取值范围为13.74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计算波浪破碎后水体流速V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根据波浪观测数据,利用波浪推算软件,推算海域平均潮位条件下外海到近岸的波浪传播变化趋势,确定波浪破碎前平均波高H;
S2.计算波浪破碎后水体流速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淤泥质海岸沙滩选址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计算极限水深条件下的粘性泥沙起动临界流速Uc时,采用以下公式之一来计算或采用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后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