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56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类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其包括上模体、下模体、脱模组件、顶针板和顶针,脱模组件包括控制件、转动轴和顶柱,型凸与型凹围设形成型腔,下模体设有多个顶针通孔,转动轴依次穿过控制件和顶柱,控制件设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转动轴与第一侧壁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轴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合模时,控制件底壁与下模体抵触;开模时,上模体上移远离下模体,转动控制件,使得第一侧壁与下模体抵触,顶柱上移并带动顶针板相较于下模体上移,使得顶针突伸至型凹内,将型凹内的鞋底顶出,完成鞋底脱模,脱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生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
本技术涉及鞋类
,尤其是指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现阶段的鞋底制作用模具结构简单,不方便脱模,在脱模时,通常是人工操作将模腔里的成型鞋底取出,鞋底在模具打开后由人工取出,人工在取出鞋底成品时会受到模具结构和机台等原因的限制,取出不方便,很费时费力,且由于模具的温度较高,对工作人员安全带来威胁,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能够实现自动对模具里的成型鞋底进行脱模,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其包括上模体、与上模体配合使用的下模体、设置于下模体的脱模组件、滑动安装于下模体的顶针板以及安装于顶针板的多个顶针,脱模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脱模组件包括控制件、转动轴以及固定于顶针板的多个顶柱,所述上模体设有型凸,所述下模体设有型凹,型凸与型凹围设形成型腔,下模体设有与型凹连通的多个顶针通孔,多个所述顶针远离顶针板的一端穿设于顶针通孔,所述转动轴依次穿过控制件和顶柱,控制件绕转动轴转动,控制件设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转动轴与第一侧壁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轴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第一侧壁与控制件底壁之间设有弧形壁。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体设有多个容置凹槽,所述控制件位于容置凹槽内,顶柱远离顶针板的一端突伸至容置凹槽内。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控制件的第二侧壁均连接有拉绳,多个拉绳远离控制件的一端相接。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模具包括拉柄,多个拉绳远离控制件的一端均与拉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顶针通孔的横截面呈漏斗形,顶针通孔的上开口口径小于顶针通孔的下开口口径。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体设有多个定位柱,下模体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型凹内注满鞋底的成型原料,合模时,控制件底壁与下模体抵触;开模时,上模体上移远离下模体,转动控制件,使得第一侧壁与下模体抵触,由于转动轴与第一侧壁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轴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此时,顶柱上移并带动顶针板相较于下模体上移,使得顶针突伸至型凹内,将型凹内的鞋底顶出,完成鞋底脱模,脱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生成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控制件沿着转动轴逆时针转动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体;11-型凸;12-定位柱;2-下模体;21-型凹;22-顶针通孔;23-容置凹槽;24-定位凹槽;3-型腔;4-脱模组件;41-控制件;411-第一侧壁;412-第二侧壁;413-弧形壁;42-转动轴;43-顶柱;5-顶针板;6-顶针;7-拉绳;8-拉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其包括上模体1、与上模体1配合使用的下模体2、设置于下模体2的脱模组件4、滑动安装于下模体2的顶针板5以及安装于顶针板5的多个顶针6,脱模组件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脱模组件4包括控制件41、转动轴42以及固定于顶针板5的多个顶柱43,所述上模体1设有型凸11,所述下模体2设有型凹21,型凸11与型凹21围设形成型腔3,下模体2设有与型凹21连通的多个顶针通孔22,多个所述顶针6远离顶针板5的一端穿设于顶针通孔22,所述转动轴42依次穿过控制件41和顶柱43,控制件41绕转动轴42转动,控制件41设有第一侧壁411以及第二侧壁412,转动轴42与第一侧壁411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轴42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第一侧壁411与控制件底壁之间设有弧形壁413。实际运用中,在型凹21内注满鞋底的成型原料,合模时,控制件底壁与下模体2抵触;开模时,上模体1上移远离下模体2,转动控制件41,弧形壁413便于控制件41的转动,使得第一侧壁411与下模体2抵触,由于转动轴42与第一侧壁411的垂直距离h2大于转动轴42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h1,此时,顶柱43上移并带动顶针板5相较于下模体2上移,使得顶针6突伸至型凹21内,将型凹21内的鞋底顶出,完成鞋底脱模,脱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成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体2设有多个容置凹槽23,所述控制件41位于容置凹槽23内,顶柱43远离顶针板5的一端突伸至容置凹槽23内。容置凹槽23的高度小于控制件4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控制件41的第二侧壁412均连接有拉绳7,多个拉绳7远离控制件41的一端相接,所述鞋底模具还包括拉柄8,多个拉绳7远离控制件41的一端均与拉柄8连接;优选地,拉绳7选用耐热材料制成,下模体2设有供拉绳7穿过的通孔,开模后,拉动拉柄8,能够使得多个控制件41同时转动,使得多个顶针6同时动作将鞋底顶出型凹21,脱模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顶针通孔22的横截面呈漏斗形,顶针通孔22的上开口口径小于顶针通孔的下开口口径,能够大大减小顶针6外壁与顶针通孔22的摩擦力,有效防止顶针6过快磨损或烧坏,延长顶针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体1设有多个定位柱12,下模体2设有与定位柱12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凹槽24。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包括上模体以及与上模体配合使用的下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组件、顶针板以及安装于顶针板的多个顶针,脱模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脱模组件包括控制件、转动轴以及固定于顶针板的多个顶柱,所述上模体设有型凸,所述下模体设有型凹,型凸与型凹围设形成型腔,下模体设有与型凹连通的多个顶针通孔,多个所述顶针远离顶针板的一端穿设于顶针通孔,所述转动轴依次穿过控制件和顶柱,控制件绕转动轴转动,控制件设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转动轴与第一侧壁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轴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第一侧壁与控制件底壁之间设有弧形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包括上模体以及与上模体配合使用的下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组件、顶针板以及安装于顶针板的多个顶针,脱模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脱模组件包括控制件、转动轴以及固定于顶针板的多个顶柱,所述上模体设有型凸,所述下模体设有型凹,型凸与型凹围设形成型腔,下模体设有与型凹连通的多个顶针通孔,多个所述顶针远离顶针板的一端穿设于顶针通孔,所述转动轴依次穿过控制件和顶柱,控制件绕转动轴转动,控制件设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转动轴与第一侧壁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轴与控制件底壁的垂直距离,第一侧壁与控制件底壁之间设有弧形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设有多个容置凹槽,所述控制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