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562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特别涉及橡胶履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板、固定柱、第一气缸、上压板、底板、支撑腿、第一推块、升降装置、第三气缸、第二推块、输送辊道、传送带,所述上压板底部设有上履带槽,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上履带槽相对应的下履带槽,所述升降装置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履带槽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上端穿过所述下履带槽且与所述下履带槽滑动相连,所述第三气缸的第三活塞杆朝向所述输送辊道且所述第三活塞杆的右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推块,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滑动机构、两个第二气缸、两个伸缩机构。实现了履带硫化后推送和传送,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橡胶履带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
技术介绍
橡胶履带就是用橡胶和骨架材料制成的履带,它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和军用装备。在橡胶履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硫化成型这一步骤,硫化成型这一步骤就是将履带放上去然后硫化,接着通过人工取下,这样不仅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影响下一工序的工作效率,故需要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实现履带硫化后推送和传送,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克服了现有履带生产过程中履带硫化后通过人工取下不仅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影响下一工序的工作效率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包括顶板、固定柱、第一气缸、上压板、底板、支撑腿、第一推块、升降装置、第三气缸、第二推块、输送辊道、传送带,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所述固定柱,所述顶板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朝下设置且下端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上压板相连,所述上压板底部设有上履带槽,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上履带槽相对应的下履带槽,所述底板底部设有所述支撑腿,所述底板下方设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履带槽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上端穿过所述下履带槽且与所述下履带槽滑动相连,所述底板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三气缸,所述底板另一端一侧设有所述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下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辊道下端一侧设有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三气缸的第三活塞杆朝向所述输送辊道且所述第三活塞杆的右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推块,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滑动机构、两个第二气缸、两个伸缩机构,所述上支撑板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顶部之间设有所述滑动机构,所述上支撑板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固定有所述第二气缸,所述伸缩机构通过所述第二气缸进行驱动实现伸缩。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销子、第二销子、第三销子,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子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销子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子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相连。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杆、滑动轴承、固定底座、固定螺栓,所述滑杆下端通过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滑动轴承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底部,所述滑动轴承套在所述滑杆上实现上下滑动。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所述第二活塞杆朝相反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上履带槽内设有加热丝。(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克服了现有履带生产过程中履带硫化后通过人工取下不仅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影响下一工序的工作效率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实现了硫化后履带的推出,再通过第三气缸带动第三活塞杆运动带动第二推块将履带推往输送辊道并下滑至传送带上进行输送,实现履带硫化后推送和传送,无需人工手动取下,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顶板、2-固定柱、3-第一气缸、31-第一活塞杆、4-上压板、41-上履带槽、5-底板、51-下履带槽、6-支撑腿、7-第一推块、8-升降装置、81-上支撑板、82-下支撑板、83-滑动机构、831-滑杆、832-滑动轴承、833-固定底座、834-固定螺栓、84-第二气缸、85-第二活塞杆、86-伸缩机构、861-第一连接杆、862-第二连接杆、863-第一销子、864-第二销子、865-第三销子、9-第三气缸、91-第三活塞杆、10-第二推块、11-输送辊道、12-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包括顶板1、固定柱2、第一气缸3、上压板4、底板5、支撑腿6、第一推块7、升降装置8、第三气缸9、第二推块10、输送辊道11、传送带12,所述顶板1和所述底板5之间设有所述固定柱2,所述顶板1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的第一活塞杆31朝下设置且下端穿过所述顶板1并与所述上压板4相连,所述上压板4底部设有上履带槽41,所述底板5上设有与所述上履带槽41相对应的下履带槽51,所述底板5底部设有所述支撑腿6,所述底板5下方设有所述升降装置8,所述升降装置8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履带槽51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推块7,所述第一推块7上端穿过所述下履带槽51且与所述下履带槽51滑动相连,所述底板5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三气缸9,所述底板5另一端一侧设有所述输送辊道11,所述输送辊道11下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辊道11下端一侧设有所述传送带12,所述第三气缸9的第三活塞杆91朝向所述输送辊道11且所述第三活塞杆91的右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推块10,所述升降装置8包括上支撑板81、下支撑板82、滑动机构83、两个第二气缸84、两个伸缩机构86,所述上支撑板81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82顶部之间设有所述滑动机构83,所述上支撑板81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82之间固定有所述第二气缸84,所述伸缩机构86通过所述第二气缸84进行驱动实现伸缩。所述伸缩机构86包括第一连接杆861、第二连接杆862、第一销子863、第二销子864、第三销子865,所述第一连接杆861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子863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81上,所述第二连接杆862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销子865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82上,所述第一连接杆861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862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子864与所述第二气缸84的第二活塞杆85相连,所述滑动机构83包括滑杆831、滑动轴承832、固定底座833、固定螺栓834,所述滑杆831下端通过所述固定底座833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82上,所述滑动轴承832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81底部,所述滑动轴承832套在所述滑杆831上实现上下滑动,两个所述第二气缸84的所述第二活塞杆85朝相反方向设置,所述上履带槽41内设有加热丝。实际工作中,通过将需要硫化的履带置于上履带槽41和下履带槽51内,启动第一气缸3带动第一活塞杆31向下运动并通过上履带槽41内的加热丝加热实现对履带的硫化,硫化完毕后,启动第一气缸3带动第一活塞杆31向上运动带动上压板41向上运动,然后启动第二气缸84带动第二活塞杆85实现收缩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861、第二连接杆862使得上支撑板81上升,上支撑板81上升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推块7也随之向上移动,并将硫化后的履带从下履带槽51推出,最后再驱动第三气缸9带动第三活塞杆91运动使得第一推块7将履带推向输送辊道11并顺着倾斜的输送辊道下滑至传送带12上,最终通过传送带12传送至下一道工序。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公知的现有技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固定柱(2)、第一气缸(3)、上压板(4)、底板(5)、支撑腿(6)、第一推块(7)、升降装置(8)、第三气缸(9)、第二推块(10)、输送辊道(11)、传送带(12),所述顶板(1)和所述底板(5)之间设有所述固定柱(2),所述顶板(1)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的第一活塞杆(31)朝下设置且下端穿过所述顶板(1)并与所述上压板(4)相连,所述上压板(4)底部设有上履带槽(41),所述底板(5)上设有与所述上履带槽(41)相对应的下履带槽(51),所述底板(5)底部设有所述支撑腿(6),所述底板(5)下方设有所述升降装置(8),所述升降装置(8)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履带槽(51)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推块(7),所述第一推块(7)上端穿过所述下履带槽(51)且与所述下履带槽(51)滑动相连,所述底板(5)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三气缸(9),所述底板(5)另一端一侧设有所述输送辊道(11),所述输送辊道(11)下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辊道(11)下端一侧设有所述传送带(12),所述第三气缸(9)的第三活塞杆(91)朝向所述输送辊道(11)且所述第三活塞杆(91)的右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推块(10),所述升降装置(8)包括上支撑板(81)、下支撑板(82)、滑动机构(83)、两个第二气缸(84)、两个伸缩机构(86),所述上支撑板(81)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82)顶部之间设有所述滑动机构(83),所述上支撑板(81)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82)之间固定有所述第二气缸(84),所述伸缩机构(86)通过所述第二气缸(84)进行驱动实现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生产用自动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固定柱(2)、第一气缸(3)、上压板(4)、底板(5)、支撑腿(6)、第一推块(7)、升降装置(8)、第三气缸(9)、第二推块(10)、输送辊道(11)、传送带(12),所述顶板(1)和所述底板(5)之间设有所述固定柱(2),所述顶板(1)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的第一活塞杆(31)朝下设置且下端穿过所述顶板(1)并与所述上压板(4)相连,所述上压板(4)底部设有上履带槽(41),所述底板(5)上设有与所述上履带槽(41)相对应的下履带槽(51),所述底板(5)底部设有所述支撑腿(6),所述底板(5)下方设有所述升降装置(8),所述升降装置(8)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履带槽(51)相匹配的所述第一推块(7),所述第一推块(7)上端穿过所述下履带槽(51)且与所述下履带槽(51)滑动相连,所述底板(5)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三气缸(9),所述底板(5)另一端一侧设有所述输送辊道(11),所述输送辊道(11)下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辊道(11)下端一侧设有所述传送带(12),所述第三气缸(9)的第三活塞杆(91)朝向所述输送辊道(11)且所述第三活塞杆(91)的右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推块(10),所述升降装置(8)包括上支撑板(81)、下支撑板(82)、滑动机构(83)、两个第二气缸(84)、两个伸缩机构(86),所述上支撑板(81)底部与所述下支撑板(82)顶部之间设有所述滑动机构(83),所述上支撑板(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平吴远铎李福生郑勤志陈松兴万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菲斯特锻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