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包括: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和照明单元,操作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对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和照明单元进行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可取代人工完成相应的轨道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属于轨道作业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轨道作业多为人工作业,作业类型多,成本高,效率低,还因很多不确定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作业质量难以控制。目前迫切需要有一种简单快捷,具备多功能的轨道作业方法,能把大量人员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既节省成本和减轻工作量,又可保证轨道作业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以提升轨道作业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业单元为单独的测距模块,在轨道上的距离标识由于磨损变得不准确时,作业单元对距离标识进行校准。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业单元集成有测距模块、正矢模块、划线模块、正矢底漆模块或者视频监控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的组合。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业单元具有扩展接口。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动力单元采用锂电池供电,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并附有电量显示。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单元具有本地基本功能模块,本地基本功能模块包括维护作业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和平台位置跟踪模块,维护作业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剩余油漆量检测模块、设备运行数据维护模块、本地基本功能模块按照预定周期进行数据检测或读取,当出现不正常时,发送到操作单元并在本地进行记录。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打印正矢作业、正矢底漆作业或划线作业。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行走单元采用滚轮夹紧机构,适应各种型号的钢轨。行走单元放置单轨上时可自动保持机器平衡,并可辅助机器自动行走及快速撤离单轨。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操作单元为独立的移动终端或者安装于现有移动终端中的APP。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操作单元具有如下模块:提示模块,进行相关状态的提示,如蓝牙连接状态、工作文件打开状态等;按键操作模块,提供按键操作;参数编辑模块,对参数进行修改和编辑;数据读取显示模块,对工作文件的数据进行读取和显示;数据修改写入模块,对工作文件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写入;数据跳转顺序切换模块,对工作数据进行跳转和顺序切换操作。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可取代人工完成相应的轨道作业。2.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的轨道作业可以选择多个轨道作业模块组合,如曲线要素标记模块、打印正矢模块、划线模块、正矢底漆模块、测距模块等等。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可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选取合适的模块完成曲线要素标记、打印正矢、划线、正矢底漆、测距等等轨道作业。3.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轨道模块也可以分开单独作业,或者根据作业需求将多个功能集合成一个模块,同时完成轨道作业。4.控制单元可以拓展各种不同的功能,可以使设备有多重用途。5.执行单元可以执行各种不同功能如打印正矢,正矢底漆,划线等。随着设备逐步完善还可以拓展至对轨道进行检测的各项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通信方案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单元程序执行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单元指令处理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打标任务执行流程图;图6位本专利技术案例的移动平台硬件部署方案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包括:作业单元1、动力单元2、控制单元3,执行单元4,行走单元5,操作单元6和照明单元7,控制单元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为应对不同的作业需求,作业单元1可以单独为测距模块、曲线要素标记模块、打印正矢模块、划线模块、正矢底漆模块、测距模块或者视频监控模块。作业单元具有扩展接口,用于连接上述各模块。各模块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进行两个或者以上的组合使用,从而对应完成不同的作业任务。动力单元2可采用锂电池或其他可取代的能源提供动力,供电电池本身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并附有电量显示。控制单元3由微控制器及外围电子器件组成。具有体积小,性能高,工作稳定等特点。用于控制设备的执行单元4,行走单元5等设备其他各个单元。控制器能集成测距定位的各种算法以及与其它作业单元功能相匹配的其它控制软件模块,从而拓展各种不同的功能,使设备有多重用途。执行单元4能够执行各种不同功能如打印正矢、正矢底漆和划线,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至对轨道进行检测的各项功能。行走单元5采用滚轮夹紧机构,适应各种型号的钢轨。行走单元5放置单轨上时可自动保持机器平衡,并可辅助机器自动行走及快速撤离单轨,安全快捷。操作单元6可采用触摸屏或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或者作为一个独立的APP安装于移动终端之中。设备通过操控单元不仅能够达到控制设备的目的,而且通过操作平台的联网互通进行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设备与后台之间的信息交换,使操作单元成为一个信息化平台的节点,从而为客户和设备制造商提供大量有用的数据。照明单元7,当设备在晚上或者光线条件不好的区域中作业时提供照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单元1为单独的测距模块,在轨道上的距离标识由于磨损变得不准确时,使用此单元进行校准。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由操作单元导入数据,在操作单元中选择作业模式,由作业人员观察数据项是否正确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后,按开始键开始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执行步骤如下:当按下确认键后,由控制单元进行相关计算,行走单元行走到相应位置,然后由执行单元负责作业的完成,其他单元起辅助作用。下面以实际轨道作业的打标任务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一)硬件部署方案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为手机或平板设备的手持终端。移动平台的硬件部署方案见图6。(二)算法部署方案整体的算法部署按硬件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交互终端,即操作单元上;第二部分在控制单元上。操作单元上的第一部分主要负责对工作数据的读取、处理、发送以及与作业人员的人机交互,控制单元上的第二部分主要负责操作单元指令的解析,以及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n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作业单元、动力单元、执行单元,行走单元、操作单元和照明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作业单元为单独的测距模块,在轨道上的距离标识由于磨损变得不准确时,作业单元对距离标识进行校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作业单元集成有测距模块、正矢模块、划线模块、正矢底漆模块或者视频监控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其中,作业单元具有扩展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动力单元采用锂电池供电,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并附有电量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作业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控制单元具有本地基本功能模块,本地基本功能模块包括维护作业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和平台位置跟踪模块,维护作业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量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强,祝莉斌,黄智力,孙大伟,马金法,孔庆尧,余磊,王先武,胡志成,杨宏,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覃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