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9483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包括S1:在B轴摆动坐标系下,求出刀尖的坐标;S2:计算刀尖转动后的坐标,根据刀尖转动后的坐标计算出每个插补周期的刀尖变化量;S3:求出工件表面点在转台坐标系下的坐标;S4:计算工件表面点转动后的坐标,根据工件表面点转动后的坐标计算出每个插补周期工件变化量;S5:建立非线性误差补偿算法,补偿机床坐标;S6:成B、C两轴的旋转坐标变换实现工件坐标系到机床坐标系的变换,将变换后的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完善RTCP,并录入到数控系统中。本方法通过机床三线轴坐标来补偿机床坐标,由于是通过特定不变的矩阵计算,所以通用性和方便性均较现有技术有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超精密切削加工的发展,所加工的零件形状已不再局限于平面和简单曲面等简单形状,正向着复杂形貌发展。五轴超精密机床的出现使加床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显著提高,但由于线性运动和旋转运动的耦合,刀尖会产生附加运动,使刀尖轨迹与编程点轨迹不重合产生非线性误差。目前处理这类误差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RTCP功能,但之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是后处理法,RTCP功能较少。在进行后处理时需要知道机床结构、刀具长度、零件安装位置等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旋转轴旋转产生的偏差,并进行补偿,最终得出补偿后机床各轴位置。用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程序不具通用性,给操作者带来很多不便,加工效率较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实现方法,适合于摆头-转台一类的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其提供一种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B轴摆动坐标系,在B轴摆动坐标系下,求出刀尖的坐标;/nS2:刀尖转动一个角度,在B轴摆动坐标系下,计算刀尖转动后的坐标,根据刀尖转动后的坐标计算出每个插补周期的刀尖变化量;/nS3:建立转台坐标系,求出工件表面点在转台坐标系下的坐标;/nS4:工件表面点转动一个角度,在转台坐标系中,计算工件表面点转动后的坐标,根据工件表面点转动后的坐标计算出每个插补周期工件变化量;/nS5:建立非线性误差补偿算法,补偿机床坐标;/nS6:基于非线性误差补偿算法,实现工件坐标系到机床坐标系的变换,将变换后的机床坐标系...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B轴摆动坐标系,在B轴摆动坐标系下,求出刀尖的坐标;
S2:刀尖转动一个角度,在B轴摆动坐标系下,计算刀尖转动后的坐标,根据刀尖转动后的坐标计算出每个插补周期的刀尖变化量;
S3:建立转台坐标系,求出工件表面点在转台坐标系下的坐标;
S4:工件表面点转动一个角度,在转台坐标系中,计算工件表面点转动后的坐标,根据工件表面点转动后的坐标计算出每个插补周期工件变化量;
S5:建立非线性误差补偿算法,补偿机床坐标;
S6:基于非线性误差补偿算法,实现工件坐标系到机床坐标系的变换,将变换后的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完善RTCP,并录入到数控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设B轴摆动坐标系为OBXBYBZB,并设刀具的摆长为L,刀轴与Z轴负方向夹角为θ,求出B轴摆动坐标系下刀尖原坐标为XB=-Lsinθ、YB=C、ZB=-Lcosθ,C为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B轴摆动坐标系下,设刀尖转动后的坐标变为XB1、YB1、ZB1,又因为刀尖转动后的坐标为:



所以根据坐标XB1、YB1、ZB1延伸推导:每个插补周期的刀尖坐标为:



则计算的每个插补周期刀尖变化量RBi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开放式五轴数控系统RTCP算法的机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建立转台坐标系OCXCYCZC,在转台坐标系OCXCYCZC下,假设工件表面点在X、Y、Z方向的安装偏距为建立工件坐标系OW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佳和牙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