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943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所述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自左向右依次共光轴设置,所述网膜物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面、第二透镜面、第三透镜面、第四透镜面、第五透镜面和第六透镜面;所述成像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七透镜面、第八透镜面、第九透镜面、第十透镜面、第十一透镜面、第十二透镜面、第十三透镜面、第十四透镜面、第十五透镜面和第十六透镜面。本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总长度小于等于184mm,整体设计结构简单,满足便携式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眼底相机是一种通过照明系统将眼底照亮,再通过成像系统将眼底成像到CCD或CMOS的感光芯片上,进而获取眼底图像的医疗仪器。眼底相机用于检查眼底的组织如视网膜、视神经盘、血管分布等是否异常,对于眼科疾病以及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今为止,眼底相机的设计已经形成了两个较为完善的结构,分别为内部照明与外部照明。然而,现有的眼底相机光学结构都较为复杂,便携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所述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自左向右依次共光轴设置。所述网膜物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面、第二透镜面、第三透镜面、第四透镜面、第五透镜面和第六透镜面;所述第一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707.15mm且小于等于708.15mm;所述第二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8.97mm且小于等于39.97mm;所述第三透镜面和第二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四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9.48mm且小于等于50.48mm;所述第五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4.52mm且小于等于45.52mm;所述第六透镜面为平面。所述成像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七透镜面、第八透镜面、第九透镜面、第十透镜面、第十一透镜面、第十二透镜面、第十三透镜面、第十四透镜面、第十五透镜面和第十六透镜面;所述第七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28.04mm且小于等于29.04mm;所述第八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6.32mm且小于等于7.32mm;所述第九透镜面与第八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十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7.78mm且小于等于18.78mm;所述第十一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7.57mm且小于等于38.57mm;所述第十二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1.45mm且小于等于12.45mm;所述第十三透镜面和第十二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十四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44.58mm且小于等于145.58mm;所述第十五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1.62mm且小于等于12.62mm;所述第十六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9.38mm且小于等于10.38mm。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环形光源,所述环形光源设置在网膜物镜组与成像镜组之间,所述环形光源的中心点位于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的主光轴上,所述环形光源设有2mm的环形发光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面与第二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11.76mm,12.76mm],所述第三透镜面与第四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8.45mm,9.45mm],所述第五透镜面与第六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14.11mm,15.11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七透镜面与第八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5.5mm,6.5mm],所述第九透镜面与第十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5.48mm,6.48mm],所述第十一透镜面与第十二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5.5mm,6.5mm],所述第十三透镜面与第十四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4.5mm,5.5mm],所述第十五透镜面与第十六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厚度范围为[5.5mm,6.5mm]。进一步的,所述网膜物镜组包含1片双胶合透镜和1片平凸透镜。进一步的,所述成像镜组包含前组成像镜组和后组成像镜组,所述前组成像镜组为1片双胶合透镜,所述后组成像镜组包含1片双胶合透镜和1片正透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面和第二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H-LAK2;所述第三透镜面和第四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F2;所述第五透镜面和第六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H-LAK2;所述第七透镜面和第八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H-LAK3;所述第九透镜面和第十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ZF6;所述第十一透镜面和第十二透镜面组成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H-LAK3;所述第十三透镜面和第十四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ZF6;所述第十五透镜面和第十六透镜面组成的独立透镜的玻璃材质为H-LAK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整体设计结构简单,光学系统总长度小于等于188mm,较好地实现了此眼底相机的便携式功能,提高了此眼底相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图;图2是环形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箭头方向表示为左和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为方便描述,该光学系统在物面上增设了其在工作时需要检测的眼底,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人眼模型100代替,同时,在该光学的像面上设置了COMS传感器500,用于检测得到像的信息。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网膜物镜组200和成像镜组300,所述网膜物镜组200和成像镜组300自左向右依次共光轴设置,所述网膜物镜组200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面201、第二透镜面202、第三透镜面203、第四透镜面204、第五透镜面205和第六透镜面206;所述第一透镜面201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707.15mm且小于等于708.15mm;所述第二透镜面202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8.97mm且小于等于39.97mm;所述第三透镜面203和第二透镜面202共面设置;所述第四透镜面204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9.48mm且小于等于50.48mm;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所述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自左向右依次共光轴设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网膜物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面、第二透镜面、第三透镜面、第四透镜面、第五透镜面和第六透镜面;所述第一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707.15mm且小于等于708.15mm;所述第二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8.97mm且小于等于39.97mm;所述第三透镜面和第二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四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9.48mm且小于等于50.48mm;所述第五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4.52mm且小于等于45.52mm;所述第六透镜面为平面;/n所述成像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七透镜面、第八透镜面、第九透镜面、第十透镜面、第十一透镜面、第十二透镜面、第十三透镜面、第十四透镜面、第十五透镜面和第十六透镜面;所述第七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28.04mm且小于等于29.04mm;所述第八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6.32mm且小于等于7.32mm;所述第九透镜面与第八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十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7.78mm且小于等于18.78mm;所述第十一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7.57mm且小于等于38.57mm;所述第十二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1.45mm且小于等于12.45mm;所述第十三透镜面和第十二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十四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44.58mm且小于等于145.58mm;所述第十五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1.62mm且小于等于12.62mm;所述第十六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9.38mm且小于等于10.38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所述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自左向右依次共光轴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膜物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面、第二透镜面、第三透镜面、第四透镜面、第五透镜面和第六透镜面;所述第一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707.15mm且小于等于708.15mm;所述第二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8.97mm且小于等于39.97mm;所述第三透镜面和第二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四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9.48mm且小于等于50.48mm;所述第五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44.52mm且小于等于45.52mm;所述第六透镜面为平面;
所述成像镜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七透镜面、第八透镜面、第九透镜面、第十透镜面、第十一透镜面、第十二透镜面、第十三透镜面、第十四透镜面、第十五透镜面和第十六透镜面;所述第七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28.04mm且小于等于29.04mm;所述第八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6.32mm且小于等于7.32mm;所述第九透镜面与第八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十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7.78mm且小于等于18.78mm;所述第十一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37.57mm且小于等于38.57mm;所述第十二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1.45mm且小于等于12.45mm;所述第十三透镜面和第十二透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十四透镜面朝右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44.58mm且小于等于145.58mm;所述第十五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11.62mm且小于等于12.62mm;所述第十六透镜面朝左方向凸起,其曲率半径范围为大于等于9.38mm且小于等于10.3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环形光源,所述环形光源设置在网膜物镜组与成像镜组之间,所述环形光源的中心点位于网膜物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雁雄余苗王丽萍郭智元张宏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