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21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的驱动件、及与驱动件连接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转板、与转板连接的推拉板;转板上设置有偏心顶槽,推拉板上设置有顶块,顶块对应滑设在偏心顶槽内,顶块通过控制在偏心顶槽内位置对应控制推拉板相对转板的距离。上述升降装置,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转板转动,进而使顶块滑设在推拉板上的偏心顶槽的不同位置,通过顶块在偏心顶槽的不同位置对应控制推拉板与转板的距离,进而实现推拉板的升降操作,所以不需要使用气缸与液压缸即可实现升降操作,可直接将旋转操作转换为升降操作,进而不需要缓冲的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升降速率,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生产加工的自动化呈度越来越高,通过自动化的机械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有效保证生产质量避免人为误差。机械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升降装置,通过该升降装置实现升降两个工位的加工操作,现有的升降装置对应采用气缸或液压缸进行升降操作,但是通过气缸与液压缸进行升降操作存在缓冲过程,所以无法满足高速的升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速的升降装置。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及升降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板、与所述转板连接的推拉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偏心顶槽,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对应滑设在所述偏心顶槽内,所述顶块通过控制在所述偏心顶槽内位置对应控制所述推拉板相对所述转板的距离。上述升降装置,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转板转动,进而使顶块滑设在推拉板上的偏心顶槽的不同位置,通过顶块在偏心顶槽的不同位置对应控制推拉板与转板的距离,进而实现推拉板的升降操作,所以不需要使用气缸与液压缸即可实现升降操作,可直接将旋转操作转换为升降操作,进而不需要缓冲的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升降速率,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板呈圆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转板的圆心位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顶槽环绕设置在所述转板的圆心外侧;所述偏心顶槽包括顶起部与拉掣部,所述顶起部与所述转板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拉掣部与所述转板圆心之间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块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顶块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推拉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顶块自所述推拉板向所述偏心顶槽内延伸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板的设置方向与推拉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设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推拉板的设置方向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块及延伸块;所述连接块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延伸块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安装座呈L状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对应与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对应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转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驱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转轴对应穿设所述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转轴枢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拉板设置在所述转板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转轴的设置方向与转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转板围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00-升降装置;10-安装座、11-连接块、12-延伸块、15-加强板、16-滑轨;20-驱动件、21-联轴器、25-转轴;30-升降组件、40-转板、41-偏心顶槽、45-顶起部、46-拉掣部、50-推拉板、51-顶块、55-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0、与安装座10连接的驱动件20、及与驱动件20连接的升降组件30;该升降装置100用于实现高速的升降操作,保证升降操作可以直接响应驱动件20的操作。该安装座10对应与外界的装置连接,该安装座10包括连接块11及延伸块12;该连接块11沿水平方向设置,连接块11设置在安装座10的底部,连接块11用于与外界连接固定;该延伸块12呈方块状沿竖直方向设置,该连接块11的设置方向与延伸块12的设置方向相垂直,延伸块12自连接块11向上延伸设置。进一步地,该安装座10呈L状结构设置。该驱动件20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座10的一侧,该驱动件20的一端对应与安装座10的延伸块12连接,该驱动件20用于驱动升降组件30实现升降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20对应与联轴器21连接,该联轴器21对应与转轴25连接;该联轴器21呈圆柱状沿水平方向设置,联轴器21的一端对应与驱动件20连接;该转轴25呈圆柱状沿水平方向设置,该转轴25对应设置在联轴器21背向驱动件20的一端,该转轴25对应穿设该安装座10的延伸块12,该转轴25的设置方向与延伸块12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转轴25的中心轴线(中心轴线为:部件外缘曲面在同一截面上的各点到该中心轴线上的点的距离相等,其中该截面的设置方向与中心轴线相垂直)与联轴器21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进一步地,该驱动件20为伺服电机;更进一步地,该安装座10上设置有加强板15;该加强板15设置在安装座10背向驱动件20的一侧,该转轴25对应穿设该加强板15,加强板15对应与转轴25枢接,加强板15用于支撑该转轴25。该升降组件30对应与驱动件20连接,该升降组件30与外界需要升降的装置连接,该升降组件30包括转板40、及与转板40连接的推拉板50。转板40呈圆形直板状结构设置,该转板40对应与转轴25穿过安装座10的端部连接,该转板40的圆心位置与驱动件20连接,该驱动件20对应驱动转板40沿竖直方向转动,该转板40的设置方向与转轴25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该转板40围绕该转轴25的中心轴线转动。该转板40上设置有偏心顶槽41;该偏心顶槽41呈凹槽状设置在转板40靠近安装座10的一侧,该偏心顶槽41环绕设置在转板40的圆心外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偏心顶槽41包括顶起部45与拉掣部46;该顶起部45与拉掣部46首尾依次连接,顶起部45与转板40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拉掣部46与转板40圆心之间的距离,转板40的转动对应带动偏心顶槽4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该推拉板50呈直板状沿竖直方向设置,推拉板50对应设置在转板40靠近安装座10的一侧,该推拉板50对应与转板40连接,推拉板50的顶部与外界的需要升降的装置连接固定,该推拉板50的设置方向与转板40的设置方向相同,该推拉板50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该推拉板50上设置有顶块51,该顶块51呈圆柱状沿水平方向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n驱动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及/n升降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板、与所述转板连接的推拉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偏心顶槽,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对应滑设在所述偏心顶槽内,所述顶块通过控制在所述偏心顶槽内位置对应控制所述推拉板相对所述转板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驱动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及
升降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板、与所述转板连接的推拉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偏心顶槽,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对应滑设在所述偏心顶槽内,所述顶块通过控制在所述偏心顶槽内位置对应控制所述推拉板相对所述转板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呈圆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转板的圆心位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顶槽环绕设置在所述转板的圆心外侧;所述偏心顶槽包括顶起部与拉掣部,所述顶起部与所述转板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拉掣部与所述转板圆心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顶块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推拉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顶块自所述推拉板向所述偏心顶槽内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