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
技术介绍
管道机器人是一种可沿细小管道内部或外部自动行走、携带一种或多种传感器及操作机械,在工作人员的遥控操作或计算机自动控制下,进行一系列管道作业的机、电、仪一体化系统,常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及核工业的发展及管道维护。通常地,现有管道机器人多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履带车结构,底部采用履带带动所述管道机器人在所述管道内行走;支撑杆结构,采用端部带有轮子的折叠杆结构将所述管道机器人支撑在所述管道中间,然后再实现行走运动;轮式结构,采用传统车轮或特殊结构的车轮与管道内壁面接触,使所述管道机器人在所述管道内行驶。轮式行走结构的管道机器人由于白身结构限制,当遇到障碍物,行走轮从上面走过,会造成机器人主体的震动,如果单纯安装弹簧避震,会机器人在管道内壁的平稳行走,影响机器人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管道内壁障碍物对机器人主体造成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位于机器人主体(1)主体外部的至少两组行走支撑结构和固定连接于机器人主体(1)的搭载平台(4),所述行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臂(2)和辅助支杆(5),所述支撑臂(2)的一端与机器人主体(1)的一端铰接,支撑臂(2)的另一端设置行走轮(3),所述辅助支杆(5)的一端与机器人主体(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辅助支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与支撑臂(2)的两端之间设置避震结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位于机器人主体(1)主体外部的至少两组行走支撑结构和固定连接于机器人主体(1)的搭载平台(4),所述行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臂(2)和辅助支杆(5),所述支撑臂(2)的一端与机器人主体(1)的一端铰接,支撑臂(2)的另一端设置行走轮(3),所述辅助支杆(5)的一端与机器人主体(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辅助支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与支撑臂(2)的两端之间设置避震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结构(6)包括减震油缸(61)、外弹簧(62)、安装座(63),所述外弹簧(62)套在减震油缸(61)的外部,所述外弹簧(62)和减震油缸(61)的轴向两端均设置安装座(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油缸(61)包括缸体(618),导流管(611)、连接杆(612)、活动块(613),所述活动块(613)位于缸体(618)的内部并与缸体(618)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活动块(613)将缸体(618)的内腔分为上腔(6131)和下腔(6132),所述导流管(611)位于缸体(618)的外部并连通上腔(6131)和下腔(6132),所述连接杆(612)贯穿缸体(618)用于连接活动块(613)和安装座(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震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斐曼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