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玉华专利>正文

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98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包含:鞍带,包括鞍带本体、入水管容置通孔及主水管容置通孔;分水栓,包括分水栓体、入水管体及分水管体,该入水管体穿设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中,该入水管体之外管壁或内管壁设置接合螺纹;以及隔绝管件,包括套管部、连接在该套管部的一端的接合部、及密接于该接合部的隔绝垫件,该套管部的外管壁或内管壁设置对应接合螺纹,该套管部以该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或以该套管部之内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之外管壁的方式而螺合于该入水管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水栓,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使自来水机关所供应的自来水能够通过自来水管分配到各地给客户端使用,通常会在自来水管的主要管线与支路管线之间安装一分水栓,该分水栓的一端连接来源端的自来水管,另一端则连接客户端的自来水管,以将自来水分流到各客户端的水管。分水栓的安装一般都是利用一鞍带而接合到自来水管上。然而,由于现有的分水栓与鞍带之间的接合结构的设计不佳,造成自来水管的配水管路周围环境的污水或杂质异物会容易自分水栓与鞍带的接合部分渗入到自来水管内,进而污染自来水。因此,实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污水或杂质异物渗入到自来水管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用以使自来水管经由该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而分水,该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包含:鞍带,包括鞍带本体、入水管容置通孔、及主水管容置通孔,该鞍带本体各别围置形成该入水管容置通孔及该主水管容置通孔,该鞍带本体环设该自来水管而使该自来水管穿设于该主水管容置通孔中;分水栓,包括分水栓体、以及分别自该分水栓体延伸出的入水管体及分水管体,该入水管体穿设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中,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或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设置接合螺纹;以及隔绝管件,包括套管部、连接在该套管部的一端的接合部、及密接于该接合部的隔绝垫件,该套管部、该接合部、及该隔绝垫件为围置形成管件通路,该套管部的外管壁或该套管部的内管壁设置对应接合螺纹,该套管部螺合于该入水管体而相互螺合接合,该螺合接合的方式以该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或是以该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的方式而螺合接合,经相互螺合接合的该套管部及该入水管体为穿设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该隔绝垫件接合连通该自来水管,以使该自来水管的水依序经由该隔绝垫件、该接合部、经螺合的该套管部及该入水管体、及该分水栓体而流至该分水管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隔绝管件以该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具有多个定位部,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孔壁具有多个对应定位部,多个该定位部与多个该对应定位部分别相扣合,而使该入水管体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相定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该套管部的外管壁具有多个定位部,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孔壁具有多个对应定位部,多个该定位部与多个该对应定位部分别相扣合,而使该套管部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相定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隔绝管件以该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该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还包括隔绝环,该隔绝环环设于该套管部的外管壁,且靠设于该入水管体及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端部,以防止污水或杂质异物自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而渗漏到该自来水管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隔绝管件以该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该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还包括隔绝环,该隔绝环环设于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且靠设于该套管部及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端部,以防止污水或杂质异物自该套管部的外管壁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而渗漏到该自来水管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接合部于外周面环绕形成凹槽,该隔绝垫件的内缘相对于该凹槽的位置形成适配于该凹槽的凸部,该隔绝垫件通过该凸部卡合于该凹槽而套置在该接合部的外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接合部为法兰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隔绝管件以该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该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还包括止漏环,环设于该套管部的外管壁且贴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内管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中该隔绝管件以该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该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还包括止漏环,环设于该入水管体的端部且靠设于该入水管容置通孔的端部。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的技术功效如下。本专利技术透过该分水栓与该隔绝管件以螺合的方式相互螺合,以及利用该鞍带而接合到该自来水管,从而,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或杂质异物自该分水栓与该鞍带的接合部分渗入到该自来水管内,以避免自来水受到污染。较佳地,本专利技术可依照该分水栓与该隔绝管件的螺合结构而在该套管部的外管壁或该入水管体的外管壁增设该隔绝环,以防止污水或杂质异物从该分水栓与该鞍带的接合部分或从自来水管的配水管路周围环境而渗入到该自来水管内。另外,现有鞍带的接合结构需进行加工以形成与分水栓接合用的螺牙,而本专利技术的鞍带则不需进行螺牙加工,可简化鞍带的制作工法。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100A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1鞍带11鞍带本体111上鞍带112下鞍带12入水管容置通孔121对应定位部121A对应定位部13主水管容置通孔2分水栓21分水栓体22入水管体22A入水管体221定位部221A定位部222接合螺纹222A接合螺纹23分水管体3隔绝管件31套管部31A套管部311对应接合螺纹311A对应接合螺纹32接合部321凹槽33隔绝垫件331凸部34隔绝环34A隔绝环35止漏环35A止漏环P自来水管R管件通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至图4,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请参看图1及图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100,用以使自来水管P经由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100而分水。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100包含鞍带1、分水栓2及隔绝管件3。如图1及图2所示,鞍带1包括鞍带本体11、入水管容置通孔12及主水管容置通孔13,鞍带本体11各别围置形成入水管容置通孔12及主水管容置通孔13,鞍带本体11环设于自来水管P而使自来水管P穿设于主水管容置通孔13中。具体而言,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用以使自来水管经由所述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而分水,所述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包含:/n鞍带,包括鞍带本体、入水管容置通孔、及主水管容置通孔,所述的鞍带本体各别围置形成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及所述的主水管容置通孔,所述的鞍带本体环设所述的自来水管而使所述的自来水管穿设于所述的主水管容置通孔中;/n分水栓,包括分水栓体、以及分别自所述的分水栓体延伸出的入水管体及分水管体,所述的入水管体穿设于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中,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外管壁或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内管壁设置接合螺纹;以及/n隔绝管件,包括套管部、连接在所述的套管部的一端的一接合部、及密接于所述的接合部的一隔绝垫件,所述的套管部、所述的接合部、及所述的隔绝垫件为围置形成管件通路,所述的套管部的外管壁或所述的套管部的内管壁设置对应接合螺纹,所述的套管部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而相互螺合接合,所述的螺合接合的方式以所述的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内管壁或是以所述的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外管壁的方式而螺合接合,经相互螺合接合的所述的套管部及所述的入水管体为穿设于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所述的隔绝垫件接合连通所述的自来水管,以使所述的自来水管的水依序经由所述的隔绝垫件、所述的接合部、经螺合的所述的套管部及所述的入水管体、及所述的分水栓体而流至所述的分水管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用以使自来水管经由所述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而分水,所述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包含:
鞍带,包括鞍带本体、入水管容置通孔、及主水管容置通孔,所述的鞍带本体各别围置形成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及所述的主水管容置通孔,所述的鞍带本体环设所述的自来水管而使所述的自来水管穿设于所述的主水管容置通孔中;
分水栓,包括分水栓体、以及分别自所述的分水栓体延伸出的入水管体及分水管体,所述的入水管体穿设于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中,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外管壁或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内管壁设置接合螺纹;以及
隔绝管件,包括套管部、连接在所述的套管部的一端的一接合部、及密接于所述的接合部的一隔绝垫件,所述的套管部、所述的接合部、及所述的隔绝垫件为围置形成管件通路,所述的套管部的外管壁或所述的套管部的内管壁设置对应接合螺纹,所述的套管部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而相互螺合接合,所述的螺合接合的方式以所述的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内管壁或是以所述的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外管壁的方式而螺合接合,经相互螺合接合的所述的套管部及所述的入水管体为穿设于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所述的隔绝垫件接合连通所述的自来水管,以使所述的自来水管的水依序经由所述的隔绝垫件、所述的接合部、经螺合的所述的套管部及所述的入水管体、及所述的分水栓体而流至所述的分水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部的外管壁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内管壁,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外管壁具有多个定位部,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的孔壁具有多个对应定位部,多个所述的定位部与多个所述的对应定位部分别相扣合,而使所述的入水管体与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相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管线鞍带栓阀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部的内管壁螺合于所述的入水管体的外管壁,所述的套管部的外管壁具有多个定位部,所述的入水管容置通孔的孔壁具有多个对应定位部,多个所述的定位部与多个所述的对应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台桢温玉华吴键宏吴玟谕
申请(专利权)人:温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