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玉华专利>正文

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54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包含:鞍带、分水栓、电池容置箱体及管路监测组件,该管路监测组件感测位于地面之下的流体输送管,并将管路监测信息以通过该电池容置箱体的地面暴露部而减少受到地面屏蔽的方式直接无线发送至位于该地面之上的监控端装置。无线发送至位于该地面之上的监控端装置。无线发送至位于该地面之上的监控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管路监测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体输送管是用于输送流体的管件,其中又以输送自来水的自来水管最为常见。据统计,今年台湾地区各县市的自来水管的漏水率,最高者将近25%,最低者也将近10%。可见漏水率惊人,甚至可说台湾缺水的罪魁祸首就是流体输送管的泄漏所导致。
[0003]为了解决流体输送管的泄漏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会在流体输送管上安装流体管路监测装置,对流体输送管进行监测及信息回传,以判断是否有泄漏等异常情况发生。然而,由于流体输送管普遍设于地面之下,致使流体管路监测装置的信息回传容易受到地面屏蔽而无法通过无线传输进行,往往需要先将监测信息通过延伸至地面的信号线传输到地面上的传讯站,再交由传讯站进行发送。并且,为了维持流体管路监测装置的长期运作,现有技术也需要进一步设置供电设备,并经由延伸至地面下的电源线将电力提供至流体管路监测装置。
[0004]这样的做法不仅需要在地面上增设传讯站及供电设备并且在传讯站与流体管路监测装置之间牵接信号线以及在供电设备与流体管路监测装置之间牵接电源线而在设置上更为复杂,而且地面上的传讯站及供电设备更会占据空间,容易对既有道路或地面设施造成妨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容易设置、不占据地面空间、且能够良好地进行信息回传,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为用于监测位于地面之下的流体输送管,该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包含:鞍带,包括上鞍带及下鞍带,该上鞍带及该下鞍带上下靠合而将该流体输送管包围固定在该上鞍带与该下鞍带之间,该上鞍带贯穿形成有栓阀连通孔,该栓阀连通孔设置对应于该流体输送管的管壁开孔;分水栓,包括分水栓体、连通管部及分流管部,该分水栓体具有顶部开口,该连通管部及该分流管部分别自该分水栓体延伸出且连通于该顶部开口,该分水栓设置于该鞍带而使该分水栓体通过该连通管部、该栓阀连通孔及该管壁开孔而连通于该流体输送管;以及电池容置箱体,该电池容置箱体的底部具有栓体组接部,该电池容置箱体的顶部具有地面暴露部,该电池容置箱体的该栓体组接部与该地面暴露部之间相隔预设的箱体延伸高度而形成有电池容置空间,该箱体延伸高度为经设置而使该电池容置箱体以该栓体组接部组接且连通于该分水栓体的该顶部开口并且该地面暴露部为信号暴露于该地面的方式设置在该分水栓上;以及管路监测组件,包括电池、控制电路模块、及至少一个传感器,该电池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空间中,该控制电路模块耦接于该电池,至少一个该传感器耦接于该控制电路模块且通过该栓体组接部、该顶部开口、该分水栓体、该连通管部、该栓阀连通孔及该管
壁开孔而伸入该流体输送管,以感测取得关于该流体输送管的管路监测信息,该管路监测信息至少包含管内流体压力信息,其中该控制电路模块具有信息发送单元,该信息发送单元为经配置而将该管路监测信息以通过该电池容置箱体的该地面暴露部而减少受到地面屏蔽的方式直接无线发送至位于该地面之上的监控端装置。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分水栓还包括电动阀体驱动器,耦接于该电池及该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具有信号接收单元,该信号接收单元为经配置而以通过该电池容置箱体的该地面暴露部而减少受到地面屏蔽的方式接收来自该地面之上的阀体操控信号,该控制电路模块根据该阀体操控信号控制该电动阀体驱动器,而通过该电动阀体驱动器驱动该分水栓体中的阀体,以改变该阀体的分水调节位置。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管路监测组件包括多数个该传感器,多数个该传感器所感测取得的该管路监测信息还包含有毒物质检测信息、管内流体浊度信息、管内流体酸碱度信息、管内流体塑料微粒含量信息及管内流体流量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地面暴露部为设置成路面猫眼装置。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电池为充电电池,该控制电路模块具有无线充电单元,该无线充电单元为经配置而以通过该电池容置箱体的该地面暴露部而减少受到地面屏蔽的方式电感耦合于该地面之上的无线充电装置,以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管路监测信息包含管路泄漏点信息,至少一个该传感器还包括管路泄漏点检测器,该管路泄漏点检测器通过以检测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另一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的检测信号发送单元所发送的通过该流体输送管的泄漏检测信号,而感测取得该管路泄漏点信息。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监控端装置系为智能型行动装置或无人机。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提供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其中该信息发送单元为通过蓝牙无线传输而无线发送该管路监测信息。
[0014]经由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能够以通过电池容置箱体的地面暴露部而减少受到地面屏蔽的方式良好地进行信息的无线回传,因而无需在地面上另行设置传讯站,也无需设置延伸至地面的信号线,在设置上更为容易,且不会占据地面空间。同时,提供延伸至地面暴露部的箱体延伸高度的设计,使得电池容置箱体具有足够大的电池容置空间以容纳容量更大、寿命更长的电池,能够维持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的长期运作,无需在地面上另行设置供电设备,也无需频繁更换电池。另外,通过与鞍带分水栓的整合,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能够在无需断管、停水的情况下安装到流体输送管上,进一步降低施工难度,而方便于大量设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安装于流体输送管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于发送管路监测信息时的方块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于进行无线充电时的方块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于进行泄漏点检测时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00
ꢀꢀꢀ
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
[0022]100
’ꢀ
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
[0023]1ꢀꢀꢀꢀꢀ
鞍带
[0024]10
ꢀꢀꢀꢀ
管路穿置空间
[0025]11
ꢀꢀꢀꢀ
上鞍带
[0026]111
ꢀꢀꢀ
栓阀连通孔
[0027]12
ꢀꢀꢀꢀ
下鞍带
[0028]13
ꢀꢀꢀꢀ
螺栓
[0029]2ꢀꢀꢀꢀꢀ
分水栓
[0030]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为用于监测位于地面之下的流体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带式监测栓阀装置包含:鞍带,包括上鞍带及下鞍带,所述的上鞍带及所述的下鞍带上下靠合而将所述的流体输送管包围固定在所述的上鞍带与所述的下鞍带之间,所述的上鞍带贯穿形成有栓阀连通孔,所述的栓阀连通孔设置对应于所述的流体输送管的管壁开孔;分水栓,包括分水栓体、连通管部及分流管部,所述的分水栓体具有顶部开口,所述的连通管部及所述的分流管部分别自所述的分水栓体延伸出且连通于所述的顶部开口,所述的分水栓设置于所述的鞍带而使所述的分水栓体通过所述的连通管部、所述的栓阀连通孔及所述的管壁开孔而连通于所述的流体输送管;以及电池容置箱体,所述的电池容置箱体的底部具有栓体组接部,所述的电池容置箱体的顶部具有地面暴露部,所述的电池容置箱体的所述的栓体组接部与所述的地面暴露部之间相隔预设箱体延伸高度而形成有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的箱体延伸高度为经设置而使所述的电池容置箱体以所述的栓体组接部组接且连通于所述的分水栓体的所述的顶部开口,并且所述的地面暴露部为信号暴露在所述的地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的分水栓上;以及管路监测组件,包括电池、控制电路模块、及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的电池容置在所述的电池容置空间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耦接于所述的电池,至少一个所述的传感器耦接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且通过所述的栓体组接部、所述的顶部开口、所述的分水栓体、所述的连通管部、所述的栓阀连通孔及所述的管壁开孔而伸入所述的流体输送管,以感测取得关于所述的流体输送管的管路监测信息,所述的管路监测信息至少包含管内流体压力信息,其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具有信息发送单元,所述的信息发送单元为经配置而将所述的管路监测信息以通过所述的电池容置箱体的所述的地面暴露部而减少受到地面屏蔽的方式直接无线发送至位于所述的地面之上的监控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式监测栓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台桢温玉华吴键宏吴玟谕
申请(专利权)人:温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