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超临界C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87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超临界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NG冷能和太阳能互补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LNG(liquefiednaturalgas,液化天然气)需要气化至常温后供给用户使用。LNG在气化过程中会释放大约830~860kWh/kg的冷能,如果能够对这部分冷能加以利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LNG中富含的C2+轻烃组分是非常优质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许多具有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将LNG冷能用于分离自身轻烃组分,能够实现对LNG的高效利用,但对LNG冷能的利用率不高。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安全环保等优点,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技术受到太阳能随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制约。以低沸点烃类及其混合物为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在利用低品位热能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将LNG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的冷源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发电效率,但该技术对LNG冷能的利用率不高。天然气直接膨胀发电技术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超临界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LNG轻烃分离系统、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和天然气直接膨胀系统;
所述的LNG轻烃分离系统包括LNG泵(1),LNG泵(1)的工质出口侧接入第一三通器(2)的进口侧,第一三通器(2)的出口侧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出口侧连入脱甲烷塔(6)的入料口I,另一支出口侧连入第一换热器(3)的冷流进口侧,第一换热器(3)的冷流出口侧连入第二换热器(4)的冷流进口侧,第二换热器(4)的冷流出口侧连入闪蒸塔(5)的入料口,闪蒸塔(5)的釜液口与脱甲烷塔(6)的入料口II连通,脱甲烷塔(6)的底部出料口与节流阀(7)的进口侧连通,节流阀(7)的出口侧连入脱乙烷塔(8)的入料口,脱乙烷塔(8)的顶部出料口连入第二换热器(4)的热流进口侧,闪蒸塔(5)的顶部出料口与脱甲烷塔(6)的顶部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混合器(9)的两个进口侧连通;
所述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包括定日镜(25),定日镜(25)吸收太阳光并将热量传递给吸热器(24),吸热器(24)的工质出口侧与泵(23)的工质进口侧相连通,泵(23)的工质出口侧与第三换热器(22)的热流进口侧相连通,第三换热器(22)的热流出口侧与吸热器(24)的工质进口侧相连通;
所述的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主压缩机(19),主压缩机(19)的出口侧与低温回热器(18)的冷流进口侧相连通,低温回热器(18)的冷流出口侧与再压缩机(20)的出口侧通过第二混合器(17)连入高温回热器(16)的冷流进口侧,高温回热器(16)的冷流出口侧与第三换热器(22)的冷流进口侧相连通,第三换热器(22)的冷流出口侧与超临界CO2透平膨胀机(15)的进口侧相连通,超临界CO2透平膨胀机(15)的出口侧与高温回热器(16)的热流进口侧相连通,高温回热器(16)的热流出口侧与低温回热器(18)的热流进口侧相连通,低温回热器(18)的热流出口侧与第二三通器(21)的进口侧相连通,第二三通器(21)的出口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连入再压缩机(20)的进口侧,另外一部分连入第一预冷器(13)的热流进口侧,第一预冷器(13)的热流出口侧与第二预冷器(10)的热流进口侧相连通,第二预冷器(10)的热流出口侧与主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杰李默翻唐凌虹白俊华李冉刘佳伦翁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