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钦池专利>正文

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82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泄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其能够有效解决撞击式泄油器流量小的问题,且无需设置金属销,因此不会为油管内带入金属碎屑,也不会受外部压力影响,此外操作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螺栓的数量、拧紧后螺栓卡紧第一管体程度来改变泄油器启动所需要的力值,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复数根连接臂、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泄油器
,具体为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
技术介绍
泄油器是一种与抽油泵配套使用的工具,进行抽油作业时,连通油管、套管,将油管内的原油外排至井内,从而达到泄油、减压的目的,使起出的油管内不存在原油潴留,从而改善井口环境,避免井外被油管带出的原油、蜡块、碎尼龙块等物质污染,对地面层层造成污染,此外清理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大量水洗井,较为浪费人力物力。撞击式泄油器是现有泄油器的一种,其本体径向上设置有与外部接触的一次性中空脆性金属销,进行泄油操作时往油管内投入撞击杆,撞击杆在重力作用下破坏金属销使得管道与外部连通,这些金属销碎片会残留在管道内,原油能够经金属销破坏后形成的开口泄出,但该类撞击式泄油器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保证撞击杆能够与金属销能够发生碰撞,金属销的长度通常会设置超过本体内腔的半径,且实现快速泄油会设置复数个金属销,这使得管道的有效流通面积下降,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且中空金属销与外部接触,会受到外部和本体内的双重压力影响,导致金属销容易损坏,若是对现有的撞击式泄油器进行改进,研发一种不会受外部压力影响且对管道流通量影响小的新型泄油器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现有撞击式泄油器影响管道流量且易受外部压力影响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复数根连接臂、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均呈管状,所述连接臂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第一本体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顶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匹配的环形卡槽,所述第一管体两端分别卡设于位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环形卡槽内,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所述第一管体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复数个泄油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环形卡槽底端接触时,所述通孔恰好位于所述泄油孔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内壁构成移动副。优选的,所述环形卡槽上均设有复数个与外部连通的螺孔,螺栓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即可实现螺栓底端卡紧所述第一管体。优选的,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4。优选的,相邻所述连接臂的间距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均呈圆管状。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进行泄油作业时往油管内投入撞击杆,撞击杆底端与第二管体发生撞击后第二管体将会下沉,由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连,此时第一管体沿环形卡槽下沉,使得第一管体上的通孔与泄油孔对齐,油管内的原油可从泄油孔内泄出,第二管体占用管道面积小,不会影响管道的流量;操作人员可通过改变螺栓的数量、拧紧后螺栓卡紧第一管体的程度来改变第一管体两端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结合的牢固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最大的改进点在于,摆脱了传统撞击式泄油器需要设置的一次性金属销,不会形成金属碎片污染油管,现有泄油器的销体均会受外部压力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突破性地采用通孔与泄油孔配合来实现泄油,因此油管外的侧向压力不会干扰泄油器。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撞击式泄油器流量小的问题,且无需设置金属销,因此不会为油管内带入金属碎屑,也不会受外部压力影响,此外操作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螺栓的数量、拧紧后螺栓卡紧第一管体程度来改变泄油器启动所需要的力值,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位放大图;图中:第一本体1、外螺纹11、第二本体2、内螺纹21、连接臂3、第一管体4、通孔41、第二管体5、泄油孔51、环形卡槽6、螺孔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1-3,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4根等距设置的连接臂3、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5,第一本体1与所述第二本体2均呈管状,所述连接臂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11和内螺纹21,所述第一本体1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2顶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4匹配的环形卡槽6,所述第一管体4两端分别卡设于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的环形卡槽6内,所述第二管体5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内,所述第二管体5与所述第一本体1内壁构成移动副,所述第一管体4与所述第二管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管体4底部设有4个通孔41,所述第二本体2上设有4个泄油孔51,所述第一管体4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2上的环形卡槽6底端接触时,所述通孔41恰好位于所述泄油孔51位置,所述环形卡槽6上均设有复数个与外部连通的螺孔7,螺栓与所述螺孔7螺纹连接即可实现螺栓底端卡紧所述第一管体4。所述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设置外螺纹11、内螺纹21的目的在于其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他部件部件相连;所述连接臂3指的是起到连接作用的部件;所述泄油孔51指的是起到泄油作用的孔状部件。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进行泄油作业时往油管内投入撞击杆,撞击杆底端与第二管体5发生撞击后第二管体5将会下沉,由于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相连,此时第一管体4沿环形卡槽6下沉,使得第一管体4上的通孔41与泄油孔51对齐,油管内的原油可从泄油孔51内泄出,第二管体5占用管道面积小,不会影响管道的流量;操作人员可通过改变螺栓的数量、拧紧后螺栓卡紧第一管体4的程度来改变第一管体4两端与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结合的牢固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最大的改进点在于,摆脱了传统撞击式泄油器需要设置的一次性金属销,不会形成金属碎片污染油管,现有泄油器的销体均会受外部压力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突破性地采用通孔41与泄油孔51配合来实现泄油,因此油管外的侧向压力不会干扰泄油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复数根连接臂(3),第一本体(1)与所述第二本体(2)均呈管状,所述连接臂(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11)和内螺纹(21),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5);/n所述第一本体(1)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2)顶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4)匹配的环形卡槽(6),所述第一管体(4)两端分别卡设于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的环形卡槽(6)内,所述第二管体(5)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内,所述第二管体(5)与所述第一管体(4)相连;所述第一管体(4)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41),所述第二本体(2)上设有复数个泄油孔(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复数根连接臂(3),第一本体(1)与所述第二本体(2)均呈管状,所述连接臂(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11)和内螺纹(2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5);
所述第一本体(1)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2)顶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4)匹配的环形卡槽(6),所述第一管体(4)两端分别卡设于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二本体(2)的环形卡槽(6)内,所述第二管体(5)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内,所述第二管体(5)与所述第一管体(4)相连;所述第一管体(4)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41),所述第二本体(2)上设有复数个泄油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击式圆管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4)底端与所述第二本体(2)上的环形卡槽(6)底端接触时,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钦池
申请(专利权)人:郭钦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