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2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包括类矩形的墙板本体,墙板本体内沿高度方向等间距埋设有若干刚性的真空盒,相邻真空盒之间连通有若干刚性的通气管,墙板本体内埋设有与真空盒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远离真空盒的一端伸出墙板本体的正面上端,排气管伸出墙板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真空阀;墙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滑动腔,滑动腔内水平滑动连接有连接钩,墙板本体的另一侧对应连接钩开设有若干连接腔,连接腔内竖直固定有供连接钩钩挂的连接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重复对真空盒内部抽真空,有利于使墙板本体保持保温效果。相邻的墙板本体通过连接钩、连接柱连接,便于两组墙板本体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领域,内隔墙板不承担承重功能,只用于划分室内区域,起到分隔不同空间的效果,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墙板结构、装配式墙板结构、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现有的装配式的内隔墙板一般在工厂中预制,然后吊装到施工现场与梁、柱或相邻的墙板拼装,并且从建筑物的承重负荷能力和国家规定的环保和节能规范要求,通常采用轻质中空墙体材料作为内墙分隔墙或隔墙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中空隔墙板虽然能实现质量轻的效果,但是保温性能则会下降,居家使用过程中通过空调或暖气调节室内室温时,容易导致能源消耗大,无法满足现有的绿色节能的生活理念,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起到节能环保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包括类矩形的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内沿高度方向等间距埋设有若干刚性的真空盒,相邻所述真空盒之间连通有若干刚性的通气管,所述墙板本体内埋设有与所述真空盒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真空盒的一端伸出所述墙板本体的正面上端,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墙板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真空阀;所述墙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水平滑动连接有连接钩,所述墙板本体的另一侧对应所述连接钩开设有若干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竖直固定有供所述连接钩钩挂的连接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本体内埋设有若干中空的真空盒,真空盒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并共同与排气管连通,其中排气管另一端安装有伸出墙板本体的真空阀,从而在墙板本体浇筑完成后,通过抽气泵等设备与排气管连通,将墙板本体内的真空盒抽真空,从而在墙板本体内形成若干真空区域。刚性的真空盒一方面降低了墙板本体本身的密度和质量,另一方面相比现有的中空的墙板具有更高的强度,不易破碎、使用寿命更长,配合通气管形成墙板本体的支撑骨架。因为真空的导热系数低,从而使该墙板本体的导热系数下降,实现保温的效果,并且降低室内调节温度所需的能量消耗。且声音传播也需要介质,真空盒体使墙板本体的隔音性能提高,在满足保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居住的舒适性。其中当真空盒内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真空度下降时,可以重复对真空盒内部抽真空,有利于使墙板本体内保持真空区域和保温效果。其中墙板本体一侧水平滑动有连接钩,另一侧开设有供连接钩穿过的连接腔,连接钩与相邻的墙板本体的连接腔内的连接柱连接,从而便于两组墙板本体相互连接,实现拼接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墙板本体的适用场景,可以多个墙板本体拼接成不同尺寸的隔墙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正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钩对应的控制腔,所述连接钩端部固定有伸入所述控制腔内的螺杆,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墙板本体转动连接的螺套,所述螺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钩的端部固定有贯穿控制腔侧壁的螺杆,螺杆相对控制腔的侧壁滑动,控制腔内放置有与墙板本体转动连接的螺套,通过转动螺套实现螺杆沿轴线运动,进而实现连接钩端部进出滑动腔以及对相邻墙板单体的牵引。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的正面顶端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贯通所述墙板本体的两侧和顶端,所述排气管和真空阀从所述沉槽的槽底伸出,所述真空阀远离所述排气管的端部与所述沉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沉槽的槽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槽设置于墙板本体的顶端,从而通过沉槽对排气管和真空阀进行遮挡,在室内装修时往往会安装有天花装饰,通过天花装饰对沉槽进行遮挡,可以尽可能减少对墙板本体外观的影响,保持整洁美观。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腔连通的连接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通道的设置用于供连接钩进入连接腔内与连接柱连接,从而使相邻的墙板本体之间可以互成90°,进一步提高了该墙板本体的适应能力。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的两侧面均铺设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的设置,当相邻的两面墙通过连接钩和连接柱相互连接时,随着连接钩与连接柱之间的拉力增大,可以进一步挤压橡胶层形变,从而填补相邻的墙板本体之前的间隙,对相邻的墙板本体之间的间隙起到隔音、保温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套的外周面套接固定有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的设置增大了转动螺套时的摩擦力和力矩,便于使用者握持旋钮转动螺套。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连接钩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时,相邻的所述墙板本体的正面、背面分别相互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钩与连接柱相互连接时,相邻的墙板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共面,从而有利于多个墙板本体组合形成平整的内隔墙板模块。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腔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钩端部的滑动行程,所述连接钩可收纳于所述滑动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钩可完全收纳于滑动腔内,从而当墙板本体的连接钩不与相邻的墙板本体连接时,可以移动连接钩至收纳于滑动腔内的状态,从而便于墙板本体设置有连接钩的一侧与立柱等结构抵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真空盒的棱角均倒设有圆角,所述通气管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通气管分列所述真空盒的四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盒的八个棱角倒设成圆角,从而在墙板本体浇筑成型时,有利于混凝土的流动,减少墙板本体中的空隙。其中四组通气管均匀排布在真空盒的四角,有利于形成框架结构,使墙板本体各个部分的强度更加均匀。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墙板本体内部埋设刚性的真空盒和通气管,从而形成墙板本体内部的刚性钢支撑,并且真空盒连通有带有真空阀的排气管,从而可以通过对真空盒内部抽真空,在墙体内部形成若干真空区域,从而使该墙板本体的导热系数下降,实现保温的效果,并且降低室内调节温度所需的能量消耗,且声音传播也需要介质,真空盒体使墙板本体的隔音性能提高,在满足保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居住的舒适性;2.通过在墙板本体上开设滑动腔和连接腔,并在滑动腔和连接腔内分别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钩和和连接柱,从而使相邻的墙板本体之间可以快速拼接形成整体,有利于提高墙体本体应对不同尺寸需求时的适应能力;3.通过在墙板本体的正面顶端开设有沉槽,排气管和真空阀从沉槽的槽底伸出,并且真空阀远离排气管的端部与沉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沉槽的槽深,从而通过沉槽对真空阀进行遮挡,配合装修时的天花装饰等可以进一步对沉槽和真空阀进行遮挡,使墙板本体整体更加整洁和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墙板单体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包括类矩形的墙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墙板本体(1)内沿高度方向等间距埋设有若干刚性的真空盒(2),相邻所述真空盒(2)之间连通有若干刚性的通气管(21),所述墙板本体(1)内埋设有与所述真空盒(2)连通的排气管(22),所述排气管(22)远离所述真空盒(2)的一端伸出所述墙板本体(1)的正面上端,所述排气管(22)伸出所述墙板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真空阀(221);所述墙板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滑动腔(11),所述滑动腔(11)内水平滑动连接有连接钩(3),所述墙板本体(1)的另一侧对应所述连接钩(3)开设有若干连接腔(12),所述连接腔(12)内竖直固定有供所述连接钩(3)钩挂的连接柱(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包括类矩形的墙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墙板本体(1)内沿高度方向等间距埋设有若干刚性的真空盒(2),相邻所述真空盒(2)之间连通有若干刚性的通气管(21),所述墙板本体(1)内埋设有与所述真空盒(2)连通的排气管(22),所述排气管(22)远离所述真空盒(2)的一端伸出所述墙板本体(1)的正面上端,所述排气管(22)伸出所述墙板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真空阀(221);所述墙板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滑动腔(11),所述滑动腔(11)内水平滑动连接有连接钩(3),所述墙板本体(1)的另一侧对应所述连接钩(3)开设有若干连接腔(12),所述连接腔(12)内竖直固定有供所述连接钩(3)钩挂的连接柱(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墙板本体(1)正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钩(3)对应的控制腔(13),所述连接钩(3)端部固定有伸入所述控制腔(13)内的螺杆(31),所述控制腔(13)内设置有与所述墙板本体(1)转动连接的螺套(32),所述螺套(32)与所述螺杆(3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墙板本体(1)的正面顶端开设有沉槽(14),所述沉槽(14)贯通所述墙板本体(1)的两侧和顶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海坤黄科健廖栋蔡小见陈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