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兆平专利>正文

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608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是用在燃油发动机及车辆燃油管理计量装置,解决无法准确计量燃油问题;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从油箱上油口起与滤清器、电动输油泵、计量油泵、电磁阀、储油箱经油管、接口串接,储油箱、压力安全阀、油箱回油口经油管、接口串接,储油箱经油管、接口与发动机上油口连接,储油箱经油管、接口与发动机回油口连接,储油箱内安装箱内进油管,经油管与电磁阀连接,储油箱内安装箱内出油管并经油管与发动机上油口连接,储油箱内安装液位计,液位计连接液位计浮子,计算机控制装置经电源线分别与储油箱、电动输油泵、电磁阀、压力安全阀相联,计算机控制装置经数据总线与储油箱、计量油泵相联;其优点是计量准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适用于燃油发动机及车辆燃油管理计 量装置。
技术介绍
燃油发动机及车辆燃油无法准确计量, 一直成为燃油 发动机及车辆管理人员的难题,尤其是车辆燃油管理更加复杂,车辆 消耗燃油多少与车辆类型、车辆载重、车辆行驶路况、车辆行驶天气 情况、车辆驾驶员驾驶技术、习惯等都有一定关系,车辆管理人员使 用传统流量计量设备无法准确计量燃油发动机所耗油料数量,也无法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又可执行的标准,这种管理技术的缺失造成了 燃油发动机及车辆在运输生产中燃油跑、冒、滴、漏等现象普遍存在, 即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能源政策,同时也给燃油发动机及车辆使用单 位带来了管理缺失的混乱及无法估量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准确计量燃油发动机 及车辆燃油消耗数量的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 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外壳及支架上安装油箱上油口,油箱 上油口经油管、滤清器进油接口与滤清器相联,滤清器安装在外壳及 支架上,滤清器经滤清器出油接口、油管与电动输油泵相联,电动输 油泵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电动输油泵经油管、计量油泵进油接口与 计量油泵相联,计量油泵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计量油泵经计量油泵 出油接口、油管、电磁阀进油接口与电磁阀相联,电磁阀安装在外壳 及支架上,电磁阀经电磁阀出油接口、油管、储油箱进油接口'与储油箱相联,储油箱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储油箱经储油箱出油接口、油 管与发动机上油口相联,发动机上油口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储油箱 经储油箱回箱接口、油管与发动机回油口相联,发动机回油口安装在 外壳及支架上,储油箱经储油箱排气接口、油管与压力安全阀相联, 压力安全阀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压力安全阀经压力安全阀出口接 口、油管与油箱回油口相联,油箱回油口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计算 机控制装置经电源线分别与电动输油泵、储油箱、电磁阀、压力安全 阀相联,计算机控制装置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计算机控制装置经数 据线与储油箱、计量油泵相联,储油箱里安装箱内进油管、箱内出油 管、液位计,液位计与液位计浮子相联,箱内进油箱与油管相通,箱 内出油管与油管相通。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工作原理将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 安装固定在车辆车架钢梁上,油箱上油口、油箱回油口分别与燃油发 动机油箱低压油泵阀进油管、回油管相联,发动机上油口、发动机回 油口分别与发动机上的上、回油口相联,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主 要完成两部分工作,第一是燃油油量计量与采集,第二是燃油油量数 据存储与传输;启动电动输油泵,将原车油箱中的燃油吸出,流经滤 清器、电动输油泵、计量油泵、电磁阀、储油箱进入发动机供油管理 系统,燃油发动机回油经发动机回油口进入储油箱,以备重新进入燃 油发动机供油管路系统,计量油泵将流量信号传给计算机控制装置, 计算机控制装置进行智能管理控制,当储油箱液面到达上限位高度 时,电动输油泵停止为储油箱供油,当储油箱液面达到下限位时,再次启动电动输油泵向储油箱供油,直到再次达到上限位电动输油泵停 止为储油箱供油,如此循环由储油箱为燃油发动机提供燃油,完成燃 油油量计量与采集工作;计算机控制装置将采集到的油量数据保存并 经总线传输接入无线网络燃油综合管理系统,管理者可以上互联网査 询车辆燃油数据信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由于在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中采用了储 油箱结构,将燃油发动机变化无常的脉动燃油流量转变为有规律的燃 油稳定流量计量,因此计量精度即稳又高,计量精度可以达到0.5%, 为燃油发动机的油量计量及车辆燃油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实现高 效、科学车辆燃油的管理;该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中配置了计算 机控制装置,具备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功能,可以接入燃油发动 机及车辆综合管理系统,管理者可以上互联网査询燃油发动机燃油数 据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储油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是从整体结构设计入手 将传统技术与创新技术组合创新彻底解决燃油发动机脉动燃油流量 计量问题,即燃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液体油料流动不规则脉动——进、回油流量大小与方向、流量流速大小与方向、流量压力大小与方向、 回油气泡等变化频率极高(几毫秒瞬间转变)且无规则性,燃油发动 机油量计量装置集合了多项传统技术与创新技术包括燃油滤清技术、 负压泵油输送技术、液体流量计量技术、液体液位计量技术、计算机 通信技术、防爆安全技术、系统工程集成技术等组合技术创新,实现 并完成了燃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液体油料脉动流量计量,燃油计量装置 针对燃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液体油料流量不规则脉动特性提供了完整 解决方案,其整体结构设计及原理将燃油发动机脉动燃油流量无规律 变成"有规律",将燃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液体脉动流量复杂且难以准 确计量变成简单且可以稳定实现准确计量。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由油箱上油口 9、油管G1、 G2、 G3、 G4、 G5、 G7、 G8、 G9、 GIO,滤清器进油接口 Jl、滤清器出油接口 J2、计量油泵进油接口 J3、计量油泵出油接口 J4、电磁阀进油接口 J5、电磁阀出油接口 J6、储油箱进油接口 J7、储油箱出油接口 J8、 储油箱回油接口 J9、储油箱排气接口 JIO、压力安全阀出口接口 Jll, 滤清器6,电动输油泵8,计量油泵4,电磁阀5,储油箱l,压力安 全阀2,油箱回油口 10,发动机上油口 11,发动机回油口 12,计算 机控制装置3构成;储油箱由箱内进油管13、箱内出油管14、液位 计15、液位计浮子16构成;在外壳及支架上安装油箱上油口,油箱 上油口经油管、滤清器进油接口与滤清器相联,滤清器安装在外壳及 支架上,滤清器经滤清器出油接口、油管与电动输油泵相联,电动输 油泵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采用电动输油泵,也可以采用车辆本身使用的低压电动油泵代替电动输油泵,电动输油泵经油管、计量油泵进 油接口与计量油泵相联,计量油泵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计量油泵采 用椭圆齿轮容积流量计,也可以用叶轮流量计,计量油泵经计量油泵 出油接口、油管、电磁阀进油接口与电磁阀相联,电磁阀安装在外壳 及支架上,电磁阀经电磁阀出油接口、油管、储油箱进油接口与储油 箱相联,储油箱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储油箱经储油箱出油接口、油 管与发动机上油口相联,发动机上油口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储油箱 经储油箱回箱接口、油管与发动机回油口相联,发动机回油口安装在 外壳及支架上,储油箱经储油箱排气接口、油管与压力安全阀相联, 压力安全阀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压力安全阀经压力安全阀出口接 口、油管与油箱回油口相联,油箱回油口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计算 机控制装置经电源线分别与电动输油泵、储油箱、电磁阀、压力安全 阀相联,计算机控制装置安装在外壳及支架上,计算机控制装置经数 据线与储油箱、计量油泵相联,储油箱里安装箱内进油管、箱内出油 管、液位计,液位计与液位计浮子相联,储油箱内安装液位计,可随 时测量出液面高度用于控制器的逻辑判断,箱内进油箱与油管相通, 箱内出油管与油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油发动机油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及支架(7)上安装油箱上油口(9),油箱上油口(9)经油管(G1)、滤清器进油接口(J1)与滤清器(6)相联,滤清器(6)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滤清器(6)经滤清器出油接口(J2)、油管(G2)与电动输油泵(8)相联,电动输油泵(8)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电动输油泵(8)经油管(G3)、计量油泵进油接口(J3)与计量油泵(4)相联,计量油泵(4)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计量油泵(4)经计量油泵出油接口(J4)、油管(G7)、电磁阀进油接口(J5)与电磁阀(5)相联,电磁阀(5)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电磁阀(5)经电磁阀出油接口(J6)、油管(G4)、储油箱进油接口(J7)与储油箱(1)相联,储油箱(1)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储油箱(1)经储油箱出油接口(J8)、油管(G9)与发动机上油口(11)相联,发动机上油口(11)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储油箱(1)经储油箱回油接口(J9)、油管(G10)与发动机回油口(12)相联,发动机回油口(12)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储油箱(1)经储油箱排气接口(J10)、油管(G5)与压力安全阀(2)相联,压力安全阀(2)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压力安全阀(2)经压力安全阀出口接口(J11)、油管(G8)与油箱回油口(10)相联,油箱回油口(10)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计算机控制装置(3)经电源线分别与电动输油泵(8)、储油箱(1)、电磁阀(5)、压力安全阀(2)相联,计算机控制装置(3)安装在外壳及支架(7)上,计算机控制装置(3)经数据线与储油箱(1)、计量油泵(4)相联,储油箱(1)里安装箱内进油管(13)、箱内出油管(14)、液位计(15),液位计(15)与液位计浮子(16)相联,箱内进油管(13)与油管(G4)相通,箱内出油管(14)与油管(G9)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久成
申请(专利权)人:林兆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