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55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侧内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设有捻合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捻合线与收线线圈的角度变化完成对捻合线的均匀收线,并根据收线结束时收线线圈对尚连接在待捻合线圈上的捻合线所产生的拉力,利用其垂直向里的分力,通过线轮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释放实现对以捻合线的自动剪断工作,防止因机器关闭不及时导致的机器及产品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纱线捻合是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这时纱线中原来平行于纱轴的纤维倾斜成螺旋线。对短纤维来说,捻合主要是为了提高纱线的强度。而长丝的捻合既可以提高纱线的强度,又可产生某种效应。纱线的捻合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双股纱线捻合通常是通过人工将连两根单纱线捻合在一起,每次使用都要进行捻合,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双股纱线的捻合工作中,传统的人工捻合自动化程度较低,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本例的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侧内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设有捻合装置,所述捻合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上下对称转动设有行星轴,所述传动腔后侧内壁固定设有齿圈,所述齿圈内左右贯通设有的行星腔,所述行星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行星腔内壁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设有与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挡板,所述机壳下侧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承轴板,所述承轴板上转动设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左侧设有缠线装置,所述缠线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上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内上下贯通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能够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下端面固定设有传动箱体,所述缠线装置右侧设有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后壁内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箱体,所述固定箱体内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能够前后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孔后侧内壁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杆后端面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二滑孔后侧内壁中设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上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固定设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绕有所述拉绳,所述第二滑孔右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内能够前后滑动设有滑动壳体,所述滑动壳体内设有剪线腔,所述剪线腔右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扭簧设有线轮,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线轮上,所述滑动壳体后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孔后侧内壁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其中,所述捻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右侧与所述行星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挡板,所述第二固定挡板右侧设有与所述行星轴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挡板,所述第二螺纹挡板上左右贯通设有第一穿线孔,根据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的运动轨迹关系,实现待捻合线圈的放线及捻合动作。其中,所述缠线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杆上的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内左右贯通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传动箱体内左右贯通设有剪线腔,所述第六锥齿轮左侧设有与所述第四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半齿轮,所述半齿轮能够与所述剪线腔前后内壁啮合,根据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捻合线与收线线圈形成角度变化,从而实现捻合线的均匀缠线。其中,所述剪线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杆前端面的穿线块,所述穿线块内左右贯通设有第三穿线孔,所述剪线腔前壁外侧固定设有固定剪刀,所述线轮左端面固定设有转动剪刀,所述剪线腔前侧内壁前后贯通设有行程孔,根据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受力变化,通过弹簧与扭簧的弹性势能释放,实现捻合线的剪线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捻合线与收线线圈的角度变化完成对捻合线的均匀收线,并根据收线结束时收线线圈对尚连接在待捻合线圈上的捻合线所产生的拉力,利用其垂直向里的分力,通过弹簧和扭簧的弹性势能释放实现对以捻合线的自动剪断工作,防止因机器关闭不及时导致的机器及产品的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主要应用于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的过程中,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包括机壳11,所述机壳11内设有传动腔10,所述传动腔10左侧内壁固定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6,所述第一转动轴16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右侧设有捻合装置901,所述捻合装置901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16上的太阳齿轮19,所述太阳齿轮19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6固定连接的行星架18,所述行星架18上上下对称转动设有行星轴20,所述传动腔10后侧内壁固定设有齿圈23,所述齿圈23内左右贯通设有的行星腔21,所述行星轴20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行星腔21内壁啮合的行星齿轮22,所述传动腔10下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第二转动轴13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3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12,所述第二转动轴13右侧设有与所述传动腔10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轴40,所述第三转动轴40上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39,所述第四锥齿轮39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4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挡板38,所述第一固定挡板38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40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挡板37,所述机壳11下侧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承轴板64,所述承轴板64上转动设有第四转动轴45,所述第四转动轴45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五锥齿轮46,所述第四转动轴45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9啮合的第六锥齿轮41,所述第六锥齿轮41左侧设有缠线装置902,所述缠线装置902包括与所述传动腔10上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套筒33,所述套筒33内上下贯通设有第一滑孔32,所述第一滑孔32内能够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杆34,所述第一滑动杆34下端面固定设有传动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左侧内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设有捻合装置;所述捻合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上下对称转动设有行星轴,所述传动腔后侧内壁固定设有齿圈,所述齿圈内左右贯通设有的行星腔,所述行星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行星腔内壁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设有与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挡板,所述机壳下侧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承轴板,所述承轴板上转动设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左侧设有缠线装置;所述缠线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上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内上下贯通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能够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下端面固定设有传动箱体;所述缠线装置右侧设有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后壁内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箱体,所述固定箱体内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能够前后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孔后侧内壁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杆后端面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二滑孔后侧内壁中设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上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固定设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绕有所述拉绳,所述第二滑孔右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内能够前后滑动设有滑动壳体,所述滑动壳体内设有剪线腔,所述剪线腔右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扭簧设有线轮,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线轮上,所述滑动壳体后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孔后侧内壁间连接有第二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股纱线自动捻合缠线剪线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左侧内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设有捻合装置;所述捻合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上下对称转动设有行星轴,所述传动腔后侧内壁固定设有齿圈,所述齿圈内左右贯通设有的行星腔,所述行星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行星腔内壁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设有与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上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挡板,所述机壳下侧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承轴板,所述承轴板上转动设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左侧设有缠线装置;所述缠线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上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内上下贯通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能够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下端面固定设有传动箱体;所述缠线装置右侧设有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后壁内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箱体,所述固定箱体内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能够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冰临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