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50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包括脱硫单元、脱硝单元以及臭氧发生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脱硝单元分为两个脱硝塔,并使第一脱硝塔侧线出料后进入第二脱硝塔,从而达到降低臭氧用量,提高脱硝温度与脱硝效率的效果。利用所述烟气脱硫脱销系统进行脱硫脱硝时操作简单,通过合理分配臭氧与氮氧化物的比例、液气比并选择合适的喷淋液组成,在简单地操作条件下提高了脱硫脱硝的效果,使脱硫脱硝后气体经过后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气治理
,涉及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SO2与NOX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脱硫脱硝的技术包括湿式脱硫工艺与选择催化还原工艺,但选择催化还原工艺不适用于烟气与炉窑烟气,处理温度波动大且易造成催化剂中毒的烟气与炉窑烟气的基本方法为湿式脱硫。烟气,尤其是钢铁厂烟气中的NOX主要来源于烧结过程中燃料的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为NO和NO2,其中NO的含量在95%以上,NO难溶于水,高价态的NO2和N2O5可溶于水形成HNO2和HNO3,将NO氧化成NO2或N2O5可以提高烟气中NOX的水溶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脱硝技术利用活性基团的高级氧化作用,可以容易地将NO氧化为NO2、N2O3、N2O5等高价态易于被吸收的化合物,然后在脱硫塔内被吸收剂吸收。CN103920392A公开了一种利用贫富氧交替反应进行烟气脱硝的工艺,将含氧量较高的锅炉烟气流过流化床的HC-SCR催化剂层氧化吸附氮氧化物;吸附氮氧化物后的氧气被收集;将含氧量较低的还原剂气体流过吸附氮氧化物后的HC-SCR催化剂层,重复步骤(1)和(2)使锅炉烟气和还原剂气体交替流过HC-SCR催化剂层。该方法虽然能够利用贫富氧交替来实现吸附与还原的过程,但吸附处理时的处理量有限,处理效率较低。CN107890759A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CO2、SO2和NOx的协同脱除系统和方法,将热解炉中产生的热解气通入锅炉和稀相区,将锅炉中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脱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化物;将煅烧炉中产生的氧化钙输送至锅炉中,用于吸收烟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硫;锅炉中经初步脱硫脱硝的氧气排至脱硫脱硝反应器中,脱硫脱硝反应器中的氧化钙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烟气中剩余的氮氧化物在氧化钙的催化、焦炭的还原作用下还原成氮气,实现烟气的深度脱硫脱硝,但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钙,且无法对NO进行有效地处理。CN108339385A公开了一种双塔氨法脱硫与氧化催化脱硝有机结合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喷淋液中添加液体有机催化剂;步骤B:使臭氧通过管道喷射进入脱硫系统入口烟道的反应区,烟气中的NOX被臭氧接触氧化,形成经臭氧氧化后的烟气,NO被氧化为NO2;步骤C:将经除尘、臭氧氧化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入口烟道引入所述湿法脱硫塔;步骤D:经臭氧氧化后的烟气进入含有有机催化剂的氨法脱硫系统中。该方法使用的脱硫塔由脱硫副塔与脱硫主塔组成,且需要额外的添加催化剂,成本较高,且不能灵活调节吸收温度与吸收流量。对此,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对于降低烟气脱硫脱硝成本、提高烟气脱硫脱硝效率,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能够在减少臭氧消耗的情况下提高脱硫脱硝的效率,减少了脱硫脱硝的成本;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合理分配臭氧与氮氧化物的比例、液气比并选择合适的喷淋液组成,在简单地操作条件下提高了脱硫脱硝的效果,使脱硫脱硝后气体经过后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为达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包括脱硫单元、脱硝单元以及臭氧发生单元。所述脱硫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装置与脱硫塔,烟气流经第一混合装置后流入脱硝塔。所述脱硝单元包括第二混合装置、第一脱硝塔、第三混合装置以及第二脱硝塔,所述脱硫塔的出气口依次与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一脱硝塔连接;所述第一脱硝塔侧线出料口依次与第三混合装置以及第二脱硝塔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臭氧发生装置以及换热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混合装置、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三混合装置连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第二混合装置、第三混合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本技术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和/或板式换热器。烟气与常温臭氧在第一混合装置内混合,然后通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的碱性喷淋液作用下进行脱硫,使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浓度大幅度降低并初步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硝后的烟气与升温后的臭氧在第二混合装置内混合,然后流入第一脱硝塔,在第一脱硝塔内与脱硝液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第二脱硝塔填料段侧线出料,侧线抽出的气体与臭氧在第三混合装置内混合后流入第二脱硝塔,在第二脱硝塔内与脱硝液相互作用,改善了填料段上部脱硝推动力不足的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装置、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三混合装置分别独立地为静态混合器。本技术所述静态混合器为本领域惯用的静态混合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优选地,所述第一脱硝塔的侧线出料为以填料层底部计,从填料层高度的1/3-1/2处侧线出料。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的热源为烟气。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而本技术脱硫脱硝在低于100℃条件下即可进行,因此,使用烟气对臭氧进行换热,能够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并通过提高问题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当烟气的换热效率不足时,可通过补充外部热源或增加烟气通量的方法使臭氧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过多的烟气循环至烟气入口备用。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进行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烟气与臭氧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与碱性喷淋液逆流接触,得到脱硫气;(2)第一升温后臭氧与脱硫气混合,得到的脱硫混合气在第一脱硝塔内与脱硝液逆流接触;侧线抽出后的脱硫混合气与第二升温后臭氧混合后,得到的侧线抽出气在第二脱硫塔内与脱硝液逆流接触;由第一脱硝塔与第二脱硝塔顶部得到脱硫脱硝气。优选地,所述烟气中NO的浓度为200-320mg/Nm3,例如可以是200mg/Nm3、220mg/Nm3、240mg/Nm3、250mg/Nm3、260mg/Nm3、270mg/Nm3、280mg/Nm3、290mg/Nm3、300mg/Nm3、310mg/Nm3或320mg/Nm3,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SO2的浓度为500-2000mg/Nm3,例如可以是500mg/Nm3、600mg/Nm3、700mg/Nm3、800mg/Nm3、900mg/Nm3、1000mg/Nm3、1100mg/Nm3、1200mg/Nm3、1300mg/Nm3、1400mg/Nm3、1500mg/Nm3、1600mg/Nm3、1700mg/Nm3、1800mg/Nm3、1900mg/Nm3或2000mg/Nm3,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1)所述烟气的流量为10000-30000Nm3/h,例如可以是10000Nm3/h、12000Nm3/h、15000Nm3/h、18000Nm3/h、20000Nm3/h、22000Nm3/h、25000Nm3/h、27000Nm3/h或30000Nm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包括脱硫单元、脱硝单元以及臭氧发生单元;/n所述脱硫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装置与脱硫塔,烟气流经第一混合装置后流入脱硝塔;/n所述脱硝单元包括第二混合装置、第一脱硝塔、第三混合装置以及第二脱硝塔,所述脱硫塔的出气口依次与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一脱硝塔连接;所述第一脱硝塔侧线出料口依次与第三混合装置以及第二脱硝塔连接;/n所述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臭氧发生装置以及换热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混合装置、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三混合装置连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第二混合装置、第三混合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换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包括脱硫单元、脱硝单元以及臭氧发生单元;
所述脱硫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装置与脱硫塔,烟气流经第一混合装置后流入脱硝塔;
所述脱硝单元包括第二混合装置、第一脱硝塔、第三混合装置以及第二脱硝塔,所述脱硫塔的出气口依次与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一脱硝塔连接;所述第一脱硝塔侧线出料口依次与第三混合装置以及第二脱硝塔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臭氧发生装置以及换热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混合装置、第二混合装置以及第三混合装置连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龄杨颖欣钟璐刘勇胡小吐杨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