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50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其包括堆肥罐,堆肥罐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鼓风机;堆肥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污染气体收集罐的底部,污染气体收集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过滤池的底部,过滤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过滤池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尾气收集池的底部。本过滤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填料成本低、操作方便,对堆肥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恶臭气体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在规模化堆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堆肥
,具体涉及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堆肥技术因集废弃物处理和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目前已成我国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得到了广泛规模化应用。但是,该技术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CH4、N2O等温室气体与NH3、H2S、甲硫醇等恶臭气体,对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因此,如何在堆肥化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和恶臭气体的排放对实现堆肥清洁化生产意义重大。大量研究表明,生物滤池是一种去除堆肥化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去除效率高等优点。但目前国内堆肥过程中污染气体去除滤池主要功能为除臭,而对CH4、N2O等温室气体的去除滤池还很少,更未见能综合去除温室气体和恶臭气体的相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综合去除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和臭气的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其包括堆肥罐,堆肥罐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鼓风机;堆肥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污染气体收集罐的底部,污染气体收集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过滤池的底部,过滤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过滤池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尾气收集池的底部。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层设置在过滤池底部安装的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通过卵石层隔开。进一步地,堆肥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之间。进一步地,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鼓风机。进一步地,污染气体收集罐与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气体流量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结合堆肥过程中各类污染气体的排放规律及其物理和生物的去除原理,提出了一套能综合去除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和臭气的生物滤池系统,能使污染气体去除率达到95%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具有污染气体集中收集的堆肥工艺。原料在堆肥罐内进行发酵,产生的废气排放进入污染气体收集罐,污染气体收集罐内装有自来水,吸收废气中的可融水污染气体,然后进入过滤池。过滤池内的第一过滤层可采用腐熟堆肥+沙土(按重量比6:4混合)填料层(高度为100cm),通过吸附和好氧生物代谢的联合作用,去除NH3和其他臭气;第二过滤层可采用腐熟堆肥+铜绿假单胞菌+N2O还原菌剂(两种菌剂的接种量均为体积比10%)填料层(高度为30cm),在微好氧和厌氧环境下,在N2O还原菌的作用下,去除废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N2O,进一步去除NH3;第三过滤层可采用腐熟堆肥+木屑+小麦苍白杆菌菌剂(接种量为体积为10%)填料层(高度为50cm),在好氧环境中,通过甲烷氧化菌去除废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CH4,最后废气中少量的污染气体被尾气收集池内的5%硼酸溶液吸收。堆肥的原料堆积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排料口用于排放渗滤液,第二排料口用于排放堆肥原料,第二支撑板用于支撑过滤池内的过滤层;第一鼓风机利于废气的驱动流通,第二鼓风机供给过滤池空气,气体流量计用于记录废气排放的流量。本过滤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填料成本低、操作方便,对堆肥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恶臭气体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在规模化堆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鼓风机,2、第一支撑板,3、第一排料口,4、第二排料口,5、堆肥罐,6、尾气收集池,7、尾气收集罐,8、气体流量计,9、第二过滤层,10、第一过滤层,11、污染气体收集罐,12、第二支撑板,13、过滤池,14、卵石层,15、第三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包括堆肥罐5,堆肥罐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鼓风机1;堆肥罐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污染气体收集罐11的底部,污染气体收集罐11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过滤池13的底部,过滤池13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10和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5;过滤池13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尾气收集池6的底部,尾气收集池6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尾气收集罐7。本方案结合堆肥化过程中各类污染气体的排放规律及其物理和生物的去除原理,提出了一套能综合去除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和臭气的生物滤池系统,能使污染气体去除率达到95%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具有污染气体集中收集的堆肥工艺。原料在堆肥罐5内进行发酵,产生的气体排放进入污染气体收集罐11,污染气体收集罐11内装有自来水,吸收气体中的可融水污染气体,然后进入过滤池13。过滤池13内的第一过滤层10为腐熟堆肥+沙土(按重量比6:4混合)填料层(高度为100cm)通过吸附和好氧生物代谢的联合作用,去除NH3和其他臭气,第二过滤层9为腐熟堆肥+铜绿假单胞菌+N2O还原菌剂(两种菌剂的接种量均为体积比10%)填料层(高度为30cm)在微好氧和厌氧环境下,在N2O还原菌的作用下,去除废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N2O,进一步去除NH3;第三过滤层15采用腐熟堆肥+木屑+小麦苍白杆菌菌剂(接种量为体积为10%)填料层(高度为50cm)在好氧环境中,通过甲烷氧化菌去除废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CH4,最后废气中少量的污染气体被尾气收集池6内的5%硼酸溶液吸收,剩余的少量尾气通过尾气收集罐7收集。沙土填料层设置在过滤池13底部安装的第二支撑板12上,第二支撑板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二过滤层10、第一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5之间通过卵石层14隔开;堆肥罐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料口3和第二排料口4,第一支撑板2设置在第一排料口3和第二排料口4之间;过滤池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鼓风机,污染气体收集罐11与过滤池13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气体流量计8。堆肥的原料堆积在第一支撑板2上,第一排料口3用于排放渗滤液,第二排料口4用于排放底肥原料,第二支撑板12用于支撑过滤池13内的过滤层;第一鼓风机1利于废气的驱动流通,第二鼓风机供给过滤池13空气(即每立方米填料每分钟通风30L),气体流量计8用于记录废气排放的流量。本过滤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填料成本低、操作方便,对堆肥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恶臭气体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在规模化堆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肥罐(5),所述堆肥罐(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鼓风机(1);所述堆肥罐(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污染气体收集罐(11)的底部,所述污染气体收集罐(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过滤池(13)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池(13)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10)、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5);所述过滤池(13)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尾气收集池(6)的底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肥罐(5),所述堆肥罐(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鼓风机(1);所述堆肥罐(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污染气体收集罐(11)的底部,所述污染气体收集罐(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过滤池(13)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池(13)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10)、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5);所述过滤池(13)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尾气收集池(6)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过程气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10)设置在过滤池(13)底部安装的第二支撑板(1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开设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滔马旭光常佳丽李国学黄正新柳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