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35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90‑110份、抗剥落剂5‑30份、复合温拌剂5‑30份、改性纳米炭黑5‑10份,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保持再生剂对旧沥青具有良好再生效果的情况下,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效果。在芳烃油中依次加入抗剥落剂、温拌剂、改性纳米炭黑,且在加入改性纳米炭黑后,采用搅拌处理、超声处理、静置处理,不仅便于控制,而且增加再生剂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减少再生剂内的气泡量,使再生剂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其中以沥青路面占绝大多数,由于交通负荷以及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仅10年左右,即沥青路面每隔10-15年,就需要翻修一次,翻修下来的大量旧沥青不仅堆放困难,而且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为了解决旧沥青的问题,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运而生。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将旧沥青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然后和再生剂进行拌合,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等。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经验表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对旧沥青的利用率较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旧沥青的作用。目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关键要点之一在于再生剂的研发,传统再生剂加入旧沥青中,并形成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普遍存在抗老化效果差的问题,即在沥青混合料使用中,容易出现老化问题,并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再生剂,在保证再生剂对旧沥青具有良好再生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再生剂,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保持再生剂对旧沥青具有良好再生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效果,同时还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温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再生剂的制备方法,不仅便于控制,而且增加再生剂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减少再生剂内的气泡量,使再生剂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再生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90-110份、抗剥落剂5-30份、复合温拌剂5-30份、改性纳米炭黑5-10份。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100份、抗剥落剂5-30份、复合温拌剂5-30份、改性纳米炭黑5-10份。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100份、抗剥落剂20份、复合温拌剂24份、改性纳米炭黑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芳烃油中加入抗剥落剂,促进再生剂和旧沥青的融合,在芳烃油中加入复合温拌剂和改性纳米炭黑,并通过复合温拌剂和改性纳米炭黑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增加了再生剂的均匀性、稳定性,而且在保持再生剂对旧沥青具有良好再生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效果,同时还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温拌效果。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温拌剂的原料包括氧化聚乙烯蜡45-65份、正癸醇3-10份、呋喃甲醛10-2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8-15份、双子表面活性剂5.33-10份,且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配比为3:2。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温拌剂的原料包括氧化聚乙烯蜡50-60份、正癸醇7.2-8.8份、呋喃甲醛13-17份、两性表面活性剂10-13份、双子表面活性剂6.67-8.67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氧化聚乙烯蜡中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并通过两性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增加了复合温拌剂的均匀度,也便于再生剂原料的混合,并提高了复合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温拌效果。较优选地,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DHSB-35,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为双子表面活性剂LG-3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DHSB-35,含有亲水取代基团,能够阻碍疏水链段的聚集结合,双子表面活性剂LG-300,含有至少两个亲水基团和两个亲油疏水碳链,联接基团通过化学键进行联接,增强了碳氢链的疏水性,并具有较高耐酸、耐碱、耐盐的特点,通过十二烷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DHSB-35和双子表面活性剂LG-300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沥青混合料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提高了复合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温拌效果。较优选地,所述复合温拌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A、对氧化聚乙烯蜡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120-130℃,备用;B、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将正癸醇、呋喃甲醛加入氧化聚乙烯蜡中,搅拌处理10-20min,静置处理5-10min,形成初成品;C、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将两性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初成品中,搅拌处理30-40min,静置处理2-3h,冷却至室温,得到复合温拌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复合温拌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不仅便于复合温拌剂原料配比的控制,而且由于步骤B、步骤C中均采用静置处理,减少复合温拌剂内的气泡量,也减少了复合温拌剂内的氧含量,使复合温拌剂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优点。较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炭黑的平均粒径为10-90n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改性纳米炭黑的粒径过大时,不仅降低改性纳米炭黑的使用效果,而且改性纳米炭黑容易发生沉降,影响再生剂的均匀性;在改性纳米炭黑的粒径过小时,改性纳米炭黑不仅容易发生团聚,而且增加生产成本,通过对改性纳米炭黑的粒径进行限定,使改性纳米炭黑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较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炭黑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在重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a中,加入重量分数为5-10%的盐酸溶液,搅拌处理3-5min,然后加入纳米炭黑,搅拌处理20-30min,超声处理5-10min,过滤,之后用水洗至中性;(2)、在重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b中,加入重量分数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a,搅拌处理3-5min,然后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纳米炭黑,搅拌处理20-30min,超声处理5-10min,过滤,之后用水洗至中性;(3)、在重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c中,加入重量分数为30-40%的氢氧化钠溶液b,搅拌处理3-5min,并加热至65-70℃,然后加入苯酚,继续搅拌处理3-5min,之后加入步骤(2)处理后的纳米炭黑,继续搅拌处理2-3h,超声处理10-20min,过滤,之后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改性纳米炭黑;氯化钠溶液a和盐酸溶液重量配比为(1-2):(3-4);氯化钠溶液b和氢氧化钠溶液a的重量配比为(1-2):(3-4);氯化钠溶液c和氢氧化钠溶液b的重量配比为(1-2):(3-4);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a、氢氧化钠溶液b、苯酚、纳米炭黑的重量配比为(1-2):(1-2):(2-3):(10-13):(0.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纳米炭黑进行改性,将苯酚引入到纳米炭黑的表面,提高纳米炭黑表面的基团数量,不仅提高了改性纳米炭黑的分散性,不易发生团聚,而且还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同时在盐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a、在氢氧化钠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b、在氢氧化钠溶液b中加入氯化钠溶液c,便于纳米炭黑的分散,提高改性纳米炭黑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90-110份、抗剥落剂5-30份、复合温拌剂5-30份、改性纳米炭黑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90-110份、抗剥落剂5-30份、复合温拌剂5-30份、改性纳米炭黑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100份、抗剥落剂5-30份、复合温拌剂5-30份、改性纳米炭黑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再生剂的原料包括芳烃油100份、抗剥落剂20份、复合温拌剂24份、改性纳米炭黑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温拌剂的原料包括氧化聚乙烯蜡45-65份、正癸醇3-10份、呋喃甲醛10-2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8-15份、双子表面活性剂5.33-10份,且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配比为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温拌剂的原料包括氧化聚乙烯蜡50-60份、正癸醇7.2-8.8份、呋喃甲醛13-17份、两性表面活性剂10-13份、双子表面活性剂6.67-8.67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DHSB-35,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为双子表面活性剂LG-3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温拌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A、对氧化聚乙烯蜡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120-130℃,备用;
B、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将正癸醇、呋喃甲醛加入氧化聚乙烯蜡中,搅拌处理10-20min,静置处理5-10min,形成初成品;
C、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将两性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初成品中,搅拌处理30-40min,静置处理2-3h,冷却至室温,得到复合温拌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炭黑的平均粒径为10-90n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瑞褚元博王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融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