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18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输送管路、地下过滤池、地下沉降池以及地下储水池,具体的雨水处理系统包括:S110、S120以及S130三个步骤;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备、污水管路、输水管路、以及残渣处理装备,具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S210、S220、S230、S230、S250、S260以及S270七个步骤;利用雨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互相配合,实现城市生活区水资源利用和就近处理消化,优化生活区,形成水资源循环,降低污染并提升生活区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监测并控制分流管的流量,优化分流器的分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指的是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以城市的生活区为例,如何将生活区的污水处理并就近循环利用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另外,如何将雨水收集并整合整个生活区的污水和雨水处理系统,使生活区更优化,形成水资源循环,降低污染并提升生活区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如何将生活区的污水处理并就近循环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将生活污水和雨水区分收集,再将雨水和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n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输送管路、地下过滤池、地下沉降池以及地下储水池,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nS110在地下井内设置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与所述雨水输送管路连接,所述雨水输送管路将雨水输送至所述地下过滤池;/nS120利用水泵将所述雨水过滤池中的雨水抽至所述地下沉降池,向所述地下沉降池添加消毒剂;/nS130利用水泵将所述地下沉降池中的雨水抽至所述地下储水池;/n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备、污水管路、输水管路、以及残渣处理装备,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nS210利用所述污水处理装备获得有机水、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
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输送管路、地下过滤池、地下沉降池以及地下储水池,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
S110在地下井内设置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与所述雨水输送管路连接,所述雨水输送管路将雨水输送至所述地下过滤池;
S120利用水泵将所述雨水过滤池中的雨水抽至所述地下沉降池,向所述地下沉降池添加消毒剂;
S130利用水泵将所述地下沉降池中的雨水抽至所述地下储水池;
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备、污水管路、输水管路、以及残渣处理装备,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
S210利用所述污水处理装备获得有机水、有机残渣以及初级处理水;
S220将所述有机水利用所述污水管路输送至所述生活区的绿植区域作为有机肥料;
S230将所述有机残渣利用所述残渣处理装备干燥压缩制成圆饼,将所述圆饼输送至所述生活区的绿植区或城市绿化带作为有机土壤;
S240将所述初级处理水集中加药净化处理;
S250将所述加药净化后再消毒处理;
S260将所述消毒处理后的水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飞陈小云沈俊周粉华陈婷婷何硕许飞飞王婷贾心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