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03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包括监测箱体、定位杆、报警监测机构、受压板、联动抵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动长杆、转动块、转动短杆构成杠杆结构,如此使得转动短杆的挤压力增大,而且转动长杆的作用力一直在第二伸缩转动杆上端,如此使得转动长杆的作用力位置一直在下端而不会发生变化,如此使得转动短杆和抵压柱的挤压力增大,从而提高了灵敏度。从而提高了灵敏度。从而提高了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发性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往往在前期地表形变较小,而在汛期、降雨等恶劣天气因素影响下,地表形变会短时间加剧,因此对危险地域地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对地质灾害的预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需要用到电子监测设备对其进行监测;但是有时候监测的灵敏度差,使得监测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监测灵敏度高、感应效果好的高灵敏度感应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包括监测箱体、定位杆、报警监测机构、受压板、联动抵压组件;所述监测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定位杆;所述监测箱体的一侧外部浮动安装一个受压板;所述联动抵压组件和报警监测机构安装于监测箱体的内部;所述受压板受压后带动联动抵压组件抵压于报警监测机构上,并驱动报警监测机构发出报警信号;所述联动抵压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杆、第一伸缩转动杆、V形转动件、第二伸缩转动杆、转动长杆、转动块、转动短杆、抵压柱;所述横向移动杆滑动穿接于监测箱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横向移动杆的外端与受压板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的内端位于监测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伸缩转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横向移动杆的内端;所述V形转动件的中间下侧转动安装于监测箱体的内部中间下方;所述V形转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插接槽,第一伸缩转动杆的下端滑动插接于V形转动件一侧的滑动插接槽内,第二伸缩转动杆的下端滑动插接于V形转动件另一侧的滑动插接槽内;所述监测箱体的另一侧内部转动安装一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上侧安装转动短杆,转动块的下侧安装转动长杆;所述转动短杆的一侧安装抵压柱;所述第二伸缩转动杆的上端与转动长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抵压柱转动抵压或分离连接于报警监测机构上。
[0005]进一步,所述转动长杆的长度D与转动短杆的长度L的关系为:D=2L。
[0006]进一步,所述报警监测机构包括压力感应装置、报警器、充电电池、挤压板、支撑弹性体;所述充电电池、压力感应装置和报警器均安装于监测箱体的内部上侧;所述充电电池分别连接压力感应装置和报警器;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弹性体;所述支撑弹性体的外端连接一个挤压板;所述抵压柱抵接于挤压板的外侧,抵压柱转动抵压于挤压板上,挤压板通过支撑弹性体抵压压力感应装置,压力感应装置将压力信号传送至报警
器发生报警信号。
[0007]进一步,所述报警监测机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监测箱体的上端一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监测箱体的一侧外部上下分别设有抵压弹性体;所述受压板的内侧上下分别受到抵压弹性体外端的弹性抵压。
[0009]进一步,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螺杆和定位块;所述受压板的内侧设有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上侧设有螺纹通道;所述横向移动杆的外端安装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滑动卡接于受压板内侧的纵向滑槽上;所述驱动螺杆螺纹旋接于螺纹通道内,驱动螺杆的下端延伸至纵向滑槽内,驱动螺杆的下端旋转卡接于定位块的上侧;所述驱动螺杆旋转驱动受压板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所述监测箱体的内部下方设有定位杆;所述V形转动件的中间下侧转动连接于定位杆的中间一侧。
[0011]进一步,所述监测箱体的另一侧内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端转动安装转动块。
[0012]进一步,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将监测箱体下侧的定位杆插接于斜坡上,受压板位置向上,当受压板受到外界泥土的抵压时,带动横向移动杆向监测箱体内部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伸缩转动杆在横向移动杆的内端逆时针向下转动,同时第一伸缩转动杆下端在V形转动件一侧的滑动插接槽内向内插入滑动,同时V形转动件和第二伸缩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并且第二伸缩转动杆的下端在V形转动件另一侧的滑动插接槽内向外侧移动,第二伸缩转动杆上端带动转动长杆顺时针转动,如此通过转动块带动转动短杆和抵压柱顺时针转动,使得抵压柱抵接于报警监测机构,由于转动长杆、转动块、转动短杆构成杠杆结构,如此使得转动短杆的挤压力增大,而且转动长杆的作用力一直在第二伸缩转动杆上端,如此使得转动长杆的作用力位置一直在下端而不会发生变化,如此使得转动短杆和抵压柱的挤压力增大,从而提高了灵敏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未受力报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受力报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报警监测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受压板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至6所示,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包括监测箱体1、定位杆2、报警监测机构5、受压板3、联动抵压组件4;所述监测箱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定位杆2;所述监测箱
体1的一侧外部浮动安装一个受压板3;所述联动抵压组件4和报警监测机构5安装于监测箱体1的内部;所述受压板3受压后带动联动抵压组件4抵压于报警监测机构5上,并驱动报警监测机构5发出报警信号;所述联动抵压组件4包括横向移动杆41、第一伸缩转动杆42、V形转动件43、第二伸缩转动杆44、转动长杆45、转动块46、转动短杆47、抵压柱48;所述横向移动杆41滑动穿接于监测箱体1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横向移动杆41的外端与受压板3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41的内端位于监测箱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伸缩转动杆42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横向移动杆41的内端;所述V形转动件43的中间下侧转动安装于监测箱体1的内部中间下方;所述V形转动件43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插接槽431,第一伸缩转动杆42的下端滑动插接于V形转动件43一侧的滑动插接槽431内,第二伸缩转动杆44的下端滑动插接于V形转动件43另一侧的滑动插接槽431内;所述监测箱体1的另一侧内部转动安装一个转动块46;所述转动块46的上侧安装转动短杆47,转动块46的下侧安装转动长杆45;所述转动短杆47的一侧安装抵压柱48;所述第二伸缩转动杆44的上端与转动长杆45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抵压柱48转动抵压或分离连接于报警监测机构5上。
[0022]如图1至6所示,为了实现杠杆原理,增大抵压柱48的抵压力,进一步,所述转动长杆45的长度D与转动短杆47的长度L的关系为:D=2L。
[0023]如图1至6所示,进一步,所述报警监测机构5包括压力感应装置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体、定位杆、报警监测机构、受压板、联动抵压组件;所述监测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定位杆;所述监测箱体的一侧外部浮动安装一个受压板;所述联动抵压组件和报警监测机构安装于监测箱体的内部;所述受压板受压后带动联动抵压组件抵压于报警监测机构上,并驱动报警监测机构发出报警信号;所述联动抵压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杆、第一伸缩转动杆、V形转动件、第二伸缩转动杆、转动长杆、转动块、转动短杆、抵压柱;所述横向移动杆滑动穿接于监测箱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横向移动杆的外端与受压板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的内端位于监测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伸缩转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横向移动杆的内端;所述V形转动件的中间下侧转动安装于监测箱体的内部中间下方;所述V形转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插接槽,第一伸缩转动杆的下端滑动插接于V形转动件一侧的滑动插接槽内,第二伸缩转动杆的下端滑动插接于V形转动件另一侧的滑动插接槽内;所述监测箱体的另一侧内部转动安装一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上侧安装转动短杆,转动块的下侧安装转动长杆;所述转动短杆的一侧安装抵压柱;所述第二伸缩转动杆的上端与转动长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抵压柱转动抵压或分离连接于报警监测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长杆的长度D与转动短杆的长度L的关系为:D=2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敏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监测机构包括压力感应装置、报警器、充电电池、挤压板、支撑弹性体;所述充电电池、压力感应装置和报警器均安装于监测箱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飞陈小云崔圣祥陈婷婷周粉华黄显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