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12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其包括:底座和缸体,缸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端,缸体底部为电热板,底座内设有电机,缸体底部的电热板连接至底座内部的电机;所述缸体侧壁底端设有放液管,放液管设有阀门;所述缸体内设有料笼,料笼为半开放式结构,其上半部完全开放,下半部为网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浸煮效果,使得中药材不会产生过度堆积;能够有效减少中药材的浪费;能够大幅度减少药液中的药渣;结构新颖简洁,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浸煮缸
本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浸煮缸。
技术介绍
将中药材进行一定的配伍后,将中药材置于热水中进行浸煮是常见的中药服食以及中成药加工方法。如许多中草药公司将一些常见的清热解毒的配伍中药浸煮成药液后成袋出售,既方便了服药的使用者,又提高了中草药公司的利润。但是,目前中药材的浸煮设备过于简单,没有专门用于浸煮的设备,通常只是简单地将重要置于大型的锅炉中进行热浸煮,该种方式效率低,并且企业中进行大产量的浸煮时单次用药量大,容易产生中药材的堆积,导致中药材的浪费等问题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尚未有专门用于中药材浸煮的大型设备,而现有中药材浸煮的方式容易导致中药材浪费,和药液中含有较多料渣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浸煮缸。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减少对大量中药材进行浸煮时药材的浪费;二、提高中药材的浸煮效果;三、减少浸煮所得的药液中的料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包括:底座和缸体,缸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端,缸体底部为电热板,底座内设有电机,缸体底部的电热板连接至底座内部的电机;所述缸体侧壁底端设有放液管,放液管设有阀门;所述缸体内设有料笼,料笼为半开放式结构,其上半部完全开放,下半部为网状。作为优选,所述料笼套设在手摇杆上,手摇杆架设在缸体上方,使得料笼悬空设置在缸体内;所述手摇杆的两端延伸至缸体外,且至少一端向下弯曲并在端部设有握把。作为优选,所述缸体内还设有中框,中框的顶部卡接在缸体的顶部,中框底部开放;所述手摇杆架设在中框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中框顶部设有凸起的卡槽,卡槽用以架设手摇杆。作为优选,所述中框底部设有滤布。作为优选,所述滤布高于电热板至少10cm。作为优选,所述滤布的滤孔孔径为0.5~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有效提高浸煮效果,使得中药材不会产生过度堆积;2)能够有效减少中药材的浪费;3)能够大幅度减少药液中的药渣;4)结构新颖简洁,有利于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11电热板,12放液管,13阀门,2底座,3料笼,4手摇杆,41握把,5中框,51卡槽,52滤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如图1所示的中药材浸煮缸,其包括:相连的底座2和缸体1,缸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端,缸体1底部为电热板11,底座2内设有连接电热板11并对电热板11进行加热的电机;电热板11设置在缸体1底部能够有效提高对溶液加热的均匀性;所述缸体1侧壁底端设有放液管12,放液管12设有阀门13,放液管12用于中药材浸煮完成后药液的释放和收集,阀门13可有效控制药液的流速,避免流速过大喷至收集容器外,造成药液的浪费;所述缸体1内设有料笼3,料笼3用于放置浸煮药液的中药材,其上半部完全开放、下半部为网状,既能够使得中药材浸于溶液中又能够避免中药材大量落入至溶液中,防止后续药业释放时掉落的中药材堵塞放液管12问题发生;所述中药材浸煮缸还设有手摇杆4,手摇杆4架设在缸体1上方,料笼3套设在手摇杆4上、悬空设置在缸体1内,手摇杆4的两端向外延伸至缸体1外部且至少有一端向下弯曲、设有握把41;目前的中药材浸煮时大多将中药材放置于浸煮容器的底部,由于中药材在浸煮过程中会逐渐软化,因此直接将中药材放置在浸煮容器底部会导致中药材产生密实堆积,尤其底部中药材堆积的密实程度较高,溶液难以接触到内部的中药材,浸煮效果有限,会导致大量的中药材浪费以及药液中有效成分配比不如预期,而悬空设置料笼3使得中药材悬空置于溶液中,首先能够提高中药材浸煮的均匀性,另一方面,手摇杆4的设置可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握住握把41轻微转动手摇杆4,使得料笼3内的中药材被颠开、颠散,更有利于浸煮;所述缸体1上还设有中框5,中框5的顶部卡接在缸体1侧壁的顶部上方、底部开放,开放即方便溶液通过;所述中框5顶部还设有凸起的卡槽51,卡槽51用以接设手摇杆4,卡槽51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手摇杆4架设的稳定性;所述中框5底部设有滤孔孔径为0.5~1mm的滤布52,滤布52高于缸体1底部电热板11至少10cm;滤布5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中药材浸煮过程中细小碎末的散落,并在后续释放药液过程中堵塞放液管12的问题发生。使用时:首先对待浸煮的中药材进行配料,将配好的中药材通过料笼3开放的上半部放置在料笼3中,将中框5放置在缸体1内,向缸体1内倒入足量的溶液,一般以净水作为溶液进行浸煮,随后将料笼3套设在手摇杆4上、将手摇杆4架设在中框5的卡槽51中,开启底座2内的电机,开始浸煮,浸煮过程中每隔10~15分钟可摇晃手摇杆410~30秒,以颠开料笼3中的中药材,提高浸煮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和缸体,缸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端,缸体底部为电热板,底座内设有电机,缸体底部的电热板连接至底座内部的电机;/n所述缸体侧壁底端设有放液管,放液管设有阀门;/n所述缸体内设有料笼,料笼为半开放式结构,其上半部完全开放,下半部为网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和缸体,缸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端,缸体底部为电热板,底座内设有电机,缸体底部的电热板连接至底座内部的电机;
所述缸体侧壁底端设有放液管,放液管设有阀门;
所述缸体内设有料笼,料笼为半开放式结构,其上半部完全开放,下半部为网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笼套设在手摇杆上,手摇杆架设在缸体上方,使得料笼悬空设置在缸体内;
所述手摇杆的两端延伸至缸体外,且至少一端向下弯曲并在端部设有握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浸煮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