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10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氢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燃料系统连接,该装置还包括合金储氢装置,合金储氢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接口连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在合金储氢装置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后,合金储氢装置可以放出存储的氢气,使得放出的氢气进入第一管道,进而经减压阀的减压处理后供应给燃料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合金储氢装置中的氢气可以在较低压力时被充入燃料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供氢装置中可以无需设置多个降压装置,从而可以节省成本,并提高安全性;也就是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供氢装置可以在对燃料系统供氢时,保证供氢的安全性,并提高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供氢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的能源材料,氢气被广泛应用在能源动力设备中,现阶段已有部分汽车、轮船、飞机等采用氢气作为燃料能源。以氢燃料汽车为例,氢燃料汽车上通常可以设置有储氢装置(比如储氢瓶),通过预先向储氢装置中充入氢气,使得储氢装置可以将存储的氢气通过燃料系统向驱动装置供电,驱动氢燃料汽车运动。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储氢装置即高压储氢瓶,高压储氢瓶中可以存储有高压氢气,在氢燃料汽车运动的过程中,高压储氢瓶可以将高压氢气输送至燃料系统,使得燃料系统将高压氢气转化为电能,带动氢燃料汽车运动。然而,氢气在高压状态下通常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氢燃料汽车上的高压储氢瓶可能会发生碰撞,造成氢燃料汽车的爆炸,从而危害用户的安全;且,高压储氢瓶在储氢时的成本较高,用户的体验较差。因此,使用高压储氢瓶作为储氢装置,并不能够作为一种较优的方案。储氢合金是一种新出现的储氢材料,储氢合金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氢气,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氢气,且循环使用的性能较为优异。然而,现阶段还未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装置用于向燃料系统供氢;所述供氢装置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燃料系统连接;所述供氢装置还包括合金储氢装置,所述合金储氢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用于对所述第一管道中的氢气进行减压处理;/n在所述合金储氢装置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放出存储的氢气,所述放出的氢气进入所述第一管道,并经所述减压阀的减压处理后供应给所述燃料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装置用于向燃料系统供氢;所述供氢装置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燃料系统连接;所述供氢装置还包括合金储氢装置,所述合金储氢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用于对所述第一管道中的氢气进行减压处理;
在所述合金储氢装置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后,所述合金储氢装置放出存储的氢气,所述放出的氢气进入所述第一管道,并经所述减压阀的减压处理后供应给所述燃料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合金储氢装置进行升温,使得所述合金储氢装置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所述合金储氢装置向所述燃料系统供氢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管道、第二子管道和第三子管道,所述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子管道上;所述第一子管道和所述第三子管道还通过第四子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子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子管道中的压力;所述第四子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检测压力值,若所述第一检测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子管道中的氢气通过所述第四子管道进入所述第三子管道,进而进入所述燃料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子管道中的压力;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检测压力值,若所述第二检测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所述第三子管道与所述燃料系统处于不连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子管道,所述第五子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一卸荷阀与所述第三子管道连通,所述第五子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放空口连接;
所述第一卸荷阀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三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成刘新陈广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