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06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包括主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限位块,固定环,固定杆,支撑杆,滚轮,铰接座,座布,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L型倒置构造;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有滚轮;所述主杆的内侧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固定;所述主杆的内侧对应的第一连接杆位置处设有凸起的螺纹;所述固定环内侧设有螺纹与连接杆的螺纹配合固定;所述主杆的中部位置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座布;所述主杆的底端正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主杆的背面向外侧偏移一侧也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滚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行动障碍人群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
技术介绍
社会老龄化是我国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社会老龄化速度过快就会导致,养老压力增大,老人服务以及养老方式面临巨大挑战。由于人在到达一定年龄后,腿脚变得不再灵活,反应也逐渐下降,如果不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轮椅,拐杖等设备,行动起来非常吃力。由于老人子女多数情况需在外上班,对老人的关心程度不够,老人经常发生独处的状况,常常会感到孤独,心理上也会有较大的压力,所以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是非常有必要的;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而以愉悦的心情安度晚年,因此我们设计一种便携的辅助行动装置可以解决问题,方便老人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该装置通过较为简单轻便的结构,既可以作为轮椅使用也可以作为拐杖进行使用,操作方式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老人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身体,有益于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消除孤独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包括主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限位块,固定环,固定杆,支撑杆,滚轮,铰接座,座布,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L型倒置构造;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有滚轮;所述主杆的内侧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固定;所述主杆的内侧对应的第一连接杆位置处设有凸起的螺纹,且螺纹的上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设有螺纹与连接杆的螺纹配合固定;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光滑处外径;所述主杆的中部位置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座布;所述主杆的底端正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主杆的背面向外侧偏移一侧也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滚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主杆之间的固定方式嵌套式固定。优选地,所述所述主杆对应的第一连接杆固定处设有通孔,且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螺纹处外径。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主杆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铰接座的底部限制其固定杆向下旋转。优选地,所述主杆的底部背面一侧的支撑杆沿背面向外侧偏移45度。优选地,所述主杆设有两根。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杆在折叠后对应的主杆位置处设有磁铁。优选地,所述主杆的顶部折弯处设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主杆的上端杆身设有挂钩。本技术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1.该装置在展开状态下可作为轮椅进行使用,方便照顾者进行手推;2.该装置在折叠后可作为拐杖进行使用,轻巧,便携,可以起到支撑作用;3.该装置底部的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结构更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拐杖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轮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杆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杆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杆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固定环4,固定杆5,支撑杆6,滚轮7,铰接座8,座布9,磁铁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展示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4,5所示,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包括主杆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固定环4,固定杆5,支撑杆6,滚轮7,铰接座8,座布9,磁铁10;主杆1为L型倒置构造,主杆1并且设有两根,当两根主杆1拉开时可以做轮椅的两侧的把手,在合起的时候可以作为拐杖进行使用;主杆1的底部固定有滚轮7;主杆1的内侧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进行固定;第一连接杆2与主杆1之间的固定方式嵌套式固定,该种固定方式,会在主杆1的侧面设置通孔,不影响两根主杆1的合并;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铰接固定,第二连接杆3与主杆1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在主杆1合并后,将第一连接杆2可折叠起来减小占用空间;主杆1对应的第一连接杆2固定处设有通孔,且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2的螺纹处外径;主杆1的内侧对应的第一连接杆2位置处设有凸起的螺纹,且螺纹的上面设有固定环4,固定环4内侧设有螺纹与连接杆的螺纹配合固定;固定环4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杆2的光滑处外径,通过此处的凸起螺纹,固定环4在拧入到螺纹上时可以限制其主杆1之间的距离,在固定环4脱离螺纹部分时,也不会受到限制;主杆1的中部位置固定有铰接座8;铰接座8与固定杆5的一端铰接固定,铰接座8的底部限制其固定杆5向下旋转;固定杆5之间设有座布9,人坐在座布9上时,限制向下旋转后就可以进行支撑,并且该结构现有应用非常广泛;主杆1的底端正面固定有支撑杆6;主杆1的背面向外侧偏移一侧也固定有支撑杆6,偏移角度为45°;支撑杆6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滚轮7,底部所有的滚轮朝向应朝正前方,或直接使用万向轮;固定杆5与连接杆在折叠后对应的主杆1位置处设有磁铁10,可以将折叠后的结构吸附,想要达成此条件,那么第一连接杆2与固定杆5为铁质金属结构;还考虑到主杆1的顶部折弯处为人的扶手位置,所以该位置设有橡胶垫;主杆的上端杆身可以设置挂钩设有挂钩,当老人在提东西时,可以将提的物品挂在挂钩之上,不勒手。如图1,2,3所示,在进行使用时,先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如需使用轮椅,先将第一连接杆2脱离磁铁10,然后拉开主杆1,拉到最大位置后,固定环4旋转到第一连接杆2的螺纹之上即可,此处无需拧动过紧;限制其活动位置即可,然后将其主杆1前端的固定杆5脱离磁铁10向下打开,这时候为轮椅状态,就可以进行使用了;当需要使用拐杖时将上述步骤,从后向前一次操作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包括主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限位块,固定环,固定杆,支撑杆,滚轮,铰接座,座布,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L型倒置构造;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有滚轮;所述主杆的内侧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固定;所述主杆的内侧对应的第一连接杆位置处设有凸起的螺纹,且螺纹的上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设有螺纹与连接杆的螺纹配合固定;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光滑处外径;所述主杆的中部位置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座布;所述主杆的底端正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主杆的背面向外侧偏移一侧也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包括主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限位块,固定环,固定杆,支撑杆,滚轮,铰接座,座布,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L型倒置构造;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有滚轮;所述主杆的内侧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固定;所述主杆的内侧对应的第一连接杆位置处设有凸起的螺纹,且螺纹的上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设有螺纹与连接杆的螺纹配合固定;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光滑处外径;所述主杆的中部位置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座布;所述主杆的底端正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主杆的背面向外侧偏移一侧也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主杆之间的固定方式嵌套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模无障碍辅助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对应的第一连接杆固定处设有通孔,且孔的直径大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芳徐宽张凯陈君保胡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