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79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摆头机构包括摆头拉杆、驱动组件和壳体,驱动组件与摆头拉杆相配合,壳体的驱动组件容纳槽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安装于第二驱动件的定位件;第一驱动件和定位件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槽和凸块,凸块至少部分进入驱动槽中;第一驱动件从初始的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件不旋转,且凸块在驱动槽的引导下相对于第二驱动件向内缩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件与壳体的凹口的配合,方便设置钉头部的不同摆动角度,可以避免不可控的钉头部摆动,并且通过驱动槽和定位件的配合,在调整钉头部摆动角度时,定位件可以更顺畅地从凹口中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技术介绍
直线型吻合器一般包括器械平台和安装于该平台的头部,头部可以通过穿刺器穿过身体上的小切口以接近手术部位实施手术。具体地,器械平台包括击发把手,头部包括一钉匣外壳和安装于钉匣外壳远端侧的钉头部,钉匣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击发组件,钉头部为实施切割和缝合动作的部分。在击发把手的驱动下,击发组件可以驱动钉头部完成缝切手术。为了实现钉头部相对于钉匣外壳的摆动,在钉匣外壳中设置有一个摆头拉杆,摆头拉杆的近端侧连接至摆头驱动件,摆头拉杆的远端侧可旋转地固定于钉头部的近端侧,当摆头驱动件驱动摆头拉杆沿钉匣外壳的轴向移动时,摆头拉杆的远端侧带动钉头部相对于钉匣外壳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现有的直线型吻合器中,在摆头摆动时,难以设置摆动的角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钉头部还可能会出现不可控的摆动现象,从而造成钉头部摆动角度的不可控,导致吻合器的钉头部无法准确地定位,影响手术效果。在本技术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通过定位件与壳体的凹口的配合,方便操作者设置钉头部的不同摆动角度,可以避免不可控的钉头部摆动,并且通过驱动槽和定位件的配合,在调整钉头部摆动角度时,定位件可以更顺畅地从凹口中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摆头机构,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摆头机构包括摆头拉杆、驱动组件和壳体,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摆头拉杆相配合,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旋转时,带动所述摆头拉杆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组件容纳槽,且所述驱动组件容纳槽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定位件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槽和凸块,所述凸块至少部分进入所述驱动槽中;初始状态下,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外伸出并进入一所述凹口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从初始的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件不旋转,且所述凸块在所述驱动槽的引导下带动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内缩进。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旋转。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不对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运动进行干涉;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联动。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盘,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或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可选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盘,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分布于所述驱动盘的同一圆周上,且初始状态下,沿所述圆周的方向,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具有一间距。可选地,所述驱动槽包括中心槽部和引导槽部,所述引导槽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槽部相连通,所述引导槽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引导槽部的第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轴心;初始状态下,所述定位件的凸块位于所述中心槽部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沿所述引导槽部的延伸方向向所述引导槽部的第二端运动。可选地,所述驱动槽包括中心槽部、第一引导槽部和第二引导槽部,所述第一引导槽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槽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中心槽部相连通,且所述中心槽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槽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槽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轴心,所述驱动槽形成以所述中心槽部为顶点的V形联通槽。可选地,所述凹口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容纳槽未设置凹口处的第三侧壁之间形成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初始状态下,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进入所述保持部中,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件从所述保持部中脱离,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定位件被所述第一侧壁压迫而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继续向内缩进。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定位件未进入所述凹口中时,所述定位件在所述驱动组件容纳槽的内侧壁的压迫下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内缩进,并压迫所述弹性件发生变形。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的中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方向凹陷,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外周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凸块的外侧。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背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三驱动件旋转;所述第三驱动件通过一连接部件与所述摆头拉杆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三驱动件旋转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带动所述摆头拉杆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运动。可选地,还包括摆动钮,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轴和驱动盘,所述驱动轴设置于所述驱动盘背离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所述摆动钮与所述驱动轴配合,以使得所述摆动钮旋转时,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驱动盘旋转。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所述的摆头机构。本技术所提供的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摆头机构,通过驱动组件的定位件与壳体的凹口的配合,方便操作者设置钉头部的不同摆动角度,可以准确控制与驱动组件配合的摆头拉杆的轴向移动距离,进而准确控制钉头部的摆动角度,并且在不施加外力时,驱动组件的定位件与壳体的凹口形成相对稳定的配合,可以避免不可控的钉头部摆动;并且,第一驱动件和定位件通过驱动槽和凸块相互配合,在调整钉头部摆动角度时,定位件在驱动槽的引导下,可以更顺畅地从凹口中脱离,从而使得摆头操作更加顺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摆头机构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摆头机构包括摆头拉杆、驱动组件和壳体,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摆头拉杆相配合,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旋转时,带动所述摆头拉杆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组件容纳槽,且所述驱动组件容纳槽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定位件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槽和凸块,所述凸块至少部分进入所述驱动槽中;/n初始状态下,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外伸出并进入一所述凹口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从初始的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件不旋转,且所述凸块在所述驱动槽的引导下带动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内缩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摆头机构包括摆头拉杆、驱动组件和壳体,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摆头拉杆相配合,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旋转时,带动所述摆头拉杆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组件容纳槽,且所述驱动组件容纳槽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定位件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槽和凸块,所述凸块至少部分进入所述驱动槽中;
初始状态下,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外伸出并进入一所述凹口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从初始的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件不旋转,且所述凸块在所述驱动槽的引导下带动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向内缩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不对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运动进行干涉;
所述第一驱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盘,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盘,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分布于所述驱动盘的同一圆周上,且初始状态下,沿所述圆周的方向,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具有一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头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腾曹元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