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68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平板拖把。该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拖把板;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拖把板上;刮擦部,与所述拖把板连接,且该刮擦部包括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其中,所述第一刮条与第二刮条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端,以通过第一刮条的偏转带动该联动机构,从而带动第二刮条进行偏转。本实施例通过在该拖把头上设置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并且通过刮条之间的联动作用,在使用该拖把时,使得其中一刮条能够达到刮干地面水渍或是粘附物的效果,有效避免了拖地后地面残留水渍,而造成的地面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拖把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清洁
,尤其涉及一种平板拖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平板拖把为在拖把板下设置一拖布,且拖地时一般都会用含水的拖布擦拭地面,因此使用该拖把拖地后会在地面残留一些水渍,且无法通过将该拖把布完全挤干来吸附残留的水渍,而家庭中一般选择的都是自然风干拖过的地面,但若是在该地面还没完全干的情况下,人们在上面走动,将会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清洁效率,而且浪费了清洁时间。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拖把,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拖把板;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拖把板上;刮擦部,与所述拖把板连接,且该刮擦部包括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其中,所述第一刮条与第二刮条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端,以通过第一刮条的偏转带动该联动机构,从而带动第二刮条进行偏转。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刮条设置于该第一转动部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刮条设置于该第二转动部上;连杆,用于连接该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以通过该第一刮条的偏转而间接带动该第二刮条的偏转。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条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刮条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的横截面为矩形。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均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拖把板相连接。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上端活动连接。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洁部还包括设置于端部的拖布。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拖把杆上设有一挤水架,且所述挤水架的前端设有一齿状部,用于所述拖把头通过该挤水架时,将该拖把头上的杂物刮除。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水架上还设有一挤压辊,且该挤压辊位于所述齿状部的后方,该挤压辊用于将通过该挤水架的拖把头挤干。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辊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齿状部的高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提供的平板拖把,通过在该拖把头上设置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并且通过刮条之间的联动作用,在使用该拖把时,使得其中一刮条能够达到刮干地面水渍或是粘附物的效果,不仅操作简单,提高用户体验感,而且避免了拖地后地面残留水渍,而造成的地面二次污染问题。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拖把头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拖把头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挤水架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平板拖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平板拖把。参考图1中所示,该平板拖把可以包括拖把杆200和拖把头100;所述拖把头100包括拖把板101;清洁部102,设置于所述拖把板101上;刮擦部,与所述拖把板101连接,且该刮擦部包括联动机构103、第一刮条104和第二刮条105。其中,所述第一刮条104与第二刮条105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103的两端,以通过第一刮条104的偏转带动该联动机构103,从而带动第二刮条105进行偏转。根据上述提供的平板拖把,通过在该拖把头上设置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并且通过刮条之间的联动作用,在使用该拖把时,使得其中一刮条能够达到刮干地面水渍或是粘附物的效果,不仅操作简单,提高用户体验感,而且避免了拖地后地面残留水渍,而造成的地面二次污染问题。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4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平板拖把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平板拖把可以包括拖把杆200和拖把头100;所述拖把头100包括拖把板101;清洁部102,设置于所述拖把板101上;刮擦部,与所述拖把板101连接,且该刮擦部包括联动机构103、第一刮条104和第二刮条105。其中,所述第一刮条104与第二刮条105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103的两端,以通过第一刮条104的偏转带动该联动机构103,从而带动第二刮条105进行偏转。具体的,在进行拖地的过程中,为使地面快速的干燥,以避免对清洁过的地面造成二次污染,在该平板拖把的拖把头100上设置刮擦部,以及时将留有水渍的地面刮干。为更加清晰的描述该实施例中提供的带有刮擦部的平板拖把,将该平板拖把的拖把头100分为拖把板101、清洁部102以及刮擦部。如图1、2所示,拖把板101即拖把头100上用于安装清洁部102的支撑板,该拖把板101不止设置为板状,也可设置为壳体状,以将上述联动机构103的部分放置于该壳体部106内,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另外,该清洁部102不仅包括拖布,还包括用于承载该拖布的布架,该布架可在制作过程中设置于所述拖把板101上,或是由用户自行将清洁部102与拖把板101进行拼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如图1所示,刮擦部,用于将地面水渍或粘附物刮掉,该刮擦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拖把板101上,并且该刮擦部还包括联动机构103、第一刮条104和第二刮条105,该第一刮条104和第二刮条105分别设置于上述清洁部102两侧,并且该第一刮条104和第二刮条105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103的两端;示例的,在拖把未移动的状态下,该第一刮条104和第二刮条105均朝向该联动机构103偏转一预设角度,即两根刮条呈内八字状态,上述刮条也可以以其他角度预设,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当两根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其特征在于,/n所述拖把头包括拖把板;/n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拖把板上;/n刮擦部,与所述拖把板连接,且该刮擦部包括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n其中,所述第一刮条与第二刮条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端,以通过第一刮条的偏转带动该联动机构,从而带动第二刮条进行偏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把头包括拖把板;
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拖把板上;
刮擦部,与所述拖把板连接,且该刮擦部包括联动机构、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
其中,所述第一刮条与第二刮条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端,以通过第一刮条的偏转带动该联动机构,从而带动第二刮条进行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刮条设置于该第一转动部上;
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刮条设置于该第二转动部上;
连杆,用于连接该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以通过该第一刮条的偏转而间接带动该第二刮条的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平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条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刮条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平板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祥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佳品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