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504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粗车、预精车、清洗烘干、涂装固化、挤压加工、镜面半精车、镜面精车、二次清洗烘干、二次涂装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在铝合金轮毂上部分区域加工出镜面效果,从而实现统一轮毂不同部位造型不同,改良了轮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铝合金轮毂传统加工工艺中,随着市场审美观视觉要求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轮毂的表面处理相应也发展迅速,从喷漆、喷粉到电镀,近年来更是向各种个性化的涂装和外观设计发展。采用电镀的方式在轮毂表面加工镜面,电镀技术生产效率低、能耗大,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若不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巨大伤害;采用抛光的方式加工镜面,只能对轮毂的整个表面进行处理,无法指定镜面加工的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粗车:采用4.0刀尖半径的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去除毛胚的多余量,预留0.2-0.3m的加工余量,主轴转速控制在1600-2000转/分钟,刀具进给速度为0.3-0.4mm/转;2)、预精车:采用R3.0刀尖半径的PCD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粗车:采用4.0刀尖半径的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去除毛胚的多余量,预留0.2-0.3m的加工余量,主轴转速控制在1600-2000转/分钟,刀具进给速度为0.3-0.4mm/转;/n2)、预精车:采用R3.0刀尖半径的PCD刀具加工,将粗车后的轮毂表面进行光整处理,预留0.1-0.2m的加工余量,主轴转速控制在1600-2000转/分钟,进给速度为0.3-0.4mm/转;/n3)、清洗烘干:采用中温脱脂剂和无铬钝化剂对预精车后的轮毂进行表面清洗,再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130℃,烘干时间为30-40分钟,去除轮毂表面的油脂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面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粗车:采用4.0刀尖半径的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去除毛胚的多余量,预留0.2-0.3m的加工余量,主轴转速控制在1600-2000转/分钟,刀具进给速度为0.3-0.4mm/转;
2)、预精车:采用R3.0刀尖半径的PCD刀具加工,将粗车后的轮毂表面进行光整处理,预留0.1-0.2m的加工余量,主轴转速控制在1600-2000转/分钟,进给速度为0.3-0.4mm/转;
3)、清洗烘干:采用中温脱脂剂和无铬钝化剂对预精车后的轮毂进行表面清洗,再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130℃,烘干时间为30-40分钟,去除轮毂表面的油脂等污染物;
4)、涂装固化:将清洗后的轮毂转至喷粉线,采用静电枪喷底粉,静电枪与轮毂表面的距离设置为150-250㎜,吐粉压力在0.8-1.5bar,静电压力为50-80KV,吐粉量为3.0-4.0m3/h,喷粉时间设定为20s,使得喷粉位置正面喷涂厚度在100-150μm;对轮毂进行固化处理,底粉固化温度为180℃,保温时间为12-15分钟;固化完成后使轮毂经冷却风道冷却至室温,对轮毂进行表面检查及对缺陷部位进行局部打磨;打磨完成后,上件喷涂前,对轮毂彻底吹尘;再采用静电喷枪喷涂底漆和面漆,静电枪与轮毂表面的距离设置为150-250㎜,静电电压50-60KV,雾化压力0.1-0.3MPa,扇形压力0.03-0.06MPa,吐漆量150-200cc/分钟,采用湿碰湿涂装方式喷涂底漆和面漆,使底漆和面漆的干漆膜总厚度为30-50μm,对轮毂进行固化处理,固化温度为50-60℃,保温时间5分钟;再对轮毂喷涂透明粉或清漆并进行固化;
5)、挤压加工:采用R3.0刀尖半径的PCD挤压刀对轮毂的待加工镜面区域进行加工,预留0.08-0.12mm的加工余量,主轴转速控制在1600-2000转/分钟,刀具进给速度为0.25-0.35mm/转;
6)、镜面半精车:采用R2.5刀尖半径的SCD刀具加工轮毂的镜面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允刚刘利斌刘建平丁配东朱贤忠何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