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42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是以再生纤维素膜作为支撑层,将其浸没于多巴胺溶液中进行表面修饰,再将表面修饰的再生纤维素膜先后放入哌嗪水溶液、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中进行反应,而在膜表面形成聚酰胺活性层。其中,通过多巴胺的使用,增大了基膜与聚酰胺活性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支撑层与活性层之间紧密结合,而使所制备的纳滤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分离膜在膜技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金属离子等分离处理,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其中,分离膜的膜孔受其制备工艺调控,根据膜的孔径特征可以划分为微滤、超滤、纳滤,不同孔径过滤的物质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Da之间,其孔径范围为1~10nm,可有效应用于去除重金属、降低总溶解固体及软化水质等。由于纳滤膜大多表面带有电荷,因此对水中离子具有选择性截留,截留高价离子、渗透低价离子,保留了对人体有利的物质。界面聚合方法已广泛用于纳滤膜的工业生产中,所制备的纳滤膜是一种复合纳滤膜。界面聚合法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水相单体(如哌嗪、聚乙烯亚胺等)和有机相单体(如1,3,5-均苯三甲酰氯等)在支撑层上进行聚合反应生成一层薄薄的活性层。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支撑层原料主要是有机合成高分子膜如聚醚类、聚偏氟乙烯类等,然而有机合成高分子膜在合成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直径为5~10 cm的圆形片状再生纤维素膜置于1~5 g/L多巴胺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恒温振荡1~5h使多巴胺发生自聚反应,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得到表面修饰的再生纤维素膜;/n2)将所得表面修饰的再生纤维素膜于0.01~0.50 wt%的哌嗪水溶液中浸泡10~40 min,取出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残余液滴,再置于玻璃板上固定;/n3)将固定在玻璃板上的膜材于0.01~0.50 wt%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中浸泡反应1~5 min;/n4)反应完成后去除残余有机相溶液,将所得膜材在室温、空气中晾干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直径为5~10cm的圆形片状再生纤维素膜置于1~5g/L多巴胺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恒温振荡1~5h使多巴胺发生自聚反应,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得到表面修饰的再生纤维素膜;
2)将所得表面修饰的再生纤维素膜于0.01~0.50wt%的哌嗪水溶液中浸泡10~40min,取出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残余液滴,再置于玻璃板上固定;
3)将固定在玻璃板上的膜材于0.01~0.50wt%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中浸泡反应1~5min;
4)反应完成后去除残余有机相溶液,将所得膜材在室温、空气中晾干1~3h,即得所述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东黄六莲林珊张慧曹石林马晓娟陈礼辉倪永浩李建国苗庆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