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740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烟气管道、主引风机、消声器、主烟囱、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由多个除尘仓室组成,每个除尘仓室内均设有滤袋及清灰装置;各除尘仓室底部设烟气入口分别与进气烟气分配管连通,各除尘仓室顶部设净烟气出口分别与出风总管连通,各除尘仓室下部一侧设粉尘出口分别与引流总管连通;所述进气烟气分配管通过烟气管道连接除尘点上部的集尘罩;所述出风总管依次连接主引风机、消声器及主烟囱;所述引流总管依次连接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大风量微尘烟气的净化分离,且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尘捕集分离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和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各个行业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那些容易发生微尘扩散的生产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发尘量少但面积大的一些地方,比如焦炉中,焦炉机焦两侧炉门、上升管缝隙、炉顶装煤孔、看火孔等处均有长期、量少、不规则、多源、偶发性的烟尘溢出,这些烟尘单点量很少,但外逸点多,且比较分散,进行统一有效的收集处理非常困难。同时,装煤、出焦、机侧、炉头烟除尘等除尘系统对焦炉装煤、出焦过程中溢出的烟尘也不能实现完全捕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上述部位成为了产生无组织排放烟尘的重要污染源。针对大风量微尘烟气常规袋式除尘器并不适用,因为大风量需要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面积很大,导致除尘系统规模增大才能满足过滤风速的要求,造成除尘装置具有占地大、成本高、能效低等缺点。同时,因为低含尘烟气的输灰量较少,造成输灰系统的利用率降低,而输灰系统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从而增加了除尘系统的能耗。同时,输灰系统的控制也会增加除尘系统的检修运维成本和系统的控制成本。目前,对于大风量微尘烟气的处理净化,常见的解决办法有二。其一,采用常规除尘系统,如前所述,常规除尘系统在处理大风量微尘烟气时,具有设备占地大、成本高、能效低等不利因素。同时,含尘浓度低,输灰系统的利用率也很低,又增加了能耗,对输灰系统的控制也增加了整个除尘系统的检修运维成本和系统的复杂程度。其二,在采用常规除尘系统的基础上,增大除尘过滤风速;但是,增加过滤风速会导致排放浓度不达标,尤其在目前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另外,增加过滤风速也会使除尘器阻力增加,从而造成增加能耗和滤袋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及方法,采用大风量微尘捕集器将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采用除尘仓室单独离线方式进行清灰,结合逆气流使清灰掉落的粉尘处于流态化,粉尘与烟气混合后的浓相尘气经浓相烟尘分离器处理达标排放,分离出的粉尘统一输出;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大风量微尘烟气的净化分离,且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包括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烟气管道、主引风机、消声器、主烟囱、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由多个除尘仓室组成,每个除尘仓室内均设有滤袋及清灰装置;各除尘仓室底部设烟气入口分别与进气烟气分配管连通,各除尘仓室顶部设净烟气出口分别与出风总管连通,各除尘仓室下部一侧设粉尘出口分别与引流总管连通;所述进气烟气分配管通过烟气管道连接除尘点上部的集尘罩;所述出风总管依次连接主引风机、消声器及主烟囱;所述引流总管依次连接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所述烟气入口处设调节翻板。所述粉尘出口通过引流支管与引流总管相连,引流支管上设引流开闭阀。所述净烟气出口通过出风支管与出风总管相连,出风支管上设出口离线阀。所述浓相烟尘分离器为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或其它烟气分离装置。所述浓相烟尘分离器的底部设贮灰仓,贮灰仓底部的出灰口处设输灰装置。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的上部一侧设泄压阀。基于所述系统的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方法,包括:集尘罩捕集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输送至进气烟气分配管,由进气烟气分配管将烟气均匀分配至各个除尘仓室;烟气进入除尘仓室后,经由滤袋的过滤捕集作用将粉尘捕集粘附在滤袋上,过滤后的净烟气通过出风总管由主引风机抽出输送至主烟囱后排入大气;滤袋捕集下来的粉尘粘附在滤袋表面,随着粘附厚度的增加,滤袋前后的压差逐渐增大,当该差值增加到设定值后,打开该除尘仓室对应的引流开闭阀,同时关闭该除尘仓室对应的出口离线阀,由清灰装置对滤袋进行脉冲清灰,由于烟气不断的进入除尘仓室,清灰后掉落的粉尘始终处于流态化,从而避免沉降;粉尘与进入除尘仓室的烟气混合后在二级风机的抽吸作用下进入浓相烟尘分离器,经浓相烟尘分离器处理之后的净气经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排入大气;浓相烟尘分离器分离出的粉尘经输灰装置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适用于大风量微尘烟气的净化分离,对易燃易爆烟气也同样适用,适用范围广泛;2)与传统的袋式除尘器相比,大风量微尘捕集器取消了底部的灰斗,减少了二次扬尘的可能,同时设备尺寸也大大减小,降低了建设初期投资,设备利用率更高;3)仅在浓相烟尘风离器上设少量输灰装置,操作控制更方便,同时,降低了输灰装置的投资、占地、运维、能耗等成本;避免输灰装置导致二次扬尘的同时也改善了工作环境;4)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的烟气入口处设调节翻板,与常规除尘系统采用烟气进口翻板阀相比,调节平衡性更优,且调节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未显示烟气管道及集尘罩)。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2中的A-A视图。图中:1.大风量微尘捕集器2.烟气管道3.主引风机4.消声器5.主烟囱6.浓相烟尘分离器7.二级风机8.排气筒9.输灰装置10.泄压阀11.集尘罩12.进气烟气分配管13.调节翻板14.出风总管15.清灰装置16.滤袋17.出口离线阀18.引流开闭阀19.引流总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包括大风量微尘捕集器1、烟气管道2、主引风机3、消声器4、主烟囱5、浓相烟尘分离器6、二级风机7及排气筒8;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1由多个除尘仓室组成,每个除尘仓室内均设有滤袋16及清灰装置15;各除尘仓室底部设烟气入口分别与进气烟气分配管12连通,各除尘仓室顶部设净烟气出口分别与出风总管14连通,各除尘仓室下部一侧设粉尘出口分别与引流总管19连通;所述进气烟气分配管12通过烟气管道2连接除尘点上部的集尘罩11;所述出风总管14依次连接主引风机3、消声器4及主烟囱5;所述引流总管19依次连接浓相烟尘分离器6、二级风机7及排气筒8。所述烟气入口处设调节翻板13。所述粉尘出口通过引流支管与引流总管19相连,引流支管上设引流开闭阀18。所述净烟气出口通过出风支管与出风总管14相连,出风支管上设出口离线阀17。所述浓相烟尘分离器6为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或其它烟气分离装置。所述浓相烟尘分离器6的底部设贮灰仓,贮灰仓底部的出灰口处设输灰装置9。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1的上部一侧设泄压阀10。基于所述系统的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方法,包括:集尘罩11捕集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2输送至进气烟气分配管12,由进气烟气分配管12将烟气均匀分配至各个除尘仓室;烟气进入除尘仓室后,经由滤袋16的过滤捕集作用将粉尘捕集粘附在滤袋16上,过滤后的净烟气通过出风总管14由主引风机3抽出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烟气管道、主引风机、消声器、主烟囱、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由多个除尘仓室组成,每个除尘仓室内均设有滤袋及清灰装置;各除尘仓室底部设烟气入口分别与进气烟气分配管连通,各除尘仓室顶部设净烟气出口分别与出风总管连通,各除尘仓室下部一侧设粉尘出口分别与引流总管连通;所述进气烟气分配管通过烟气管道连接除尘点上部的集尘罩;所述出风总管依次连接主引风机、消声器及主烟囱;所述引流总管依次连接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烟气管道、主引风机、消声器、主烟囱、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所述大风量微尘捕集器由多个除尘仓室组成,每个除尘仓室内均设有滤袋及清灰装置;各除尘仓室底部设烟气入口分别与进气烟气分配管连通,各除尘仓室顶部设净烟气出口分别与出风总管连通,各除尘仓室下部一侧设粉尘出口分别与引流总管连通;所述进气烟气分配管通过烟气管道连接除尘点上部的集尘罩;所述出风总管依次连接主引风机、消声器及主烟囱;所述引流总管依次连接浓相烟尘分离器、二级风机及排气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处设调节翻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出口通过引流支管与引流总管相连,引流支管上设引流开闭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烟气出口通过出风支管与出风总管相连,出风支管上设出口离线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相烟尘分离器为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或其它烟气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春义汪少华郭军超霍延中刘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