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令豹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35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搅拌筒体,所述搅拌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注射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上表面且位于注射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搅拌筒体和搅拌机构一体设置,可对多种药品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后喷洒在口腔炎症的部位,同时,在冬季寒冷时加热板和保温板还可对药品进行加热保温,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注射机构,气体由针筒内部进入搅拌筒体,由于搅拌筒体为密封筒体,气体将等体积的药品由出药管压出,进行上药作业,这样防止注射针筒与病患部位的直接接触,医护人员可较为便捷的控制注射药品的剂量,具有较好的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在口腔收到伤害需要治疗时,就需要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但现有的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的口腔科用给药装置没有设置搅拌机构无法对需要的多种药品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后喷洒在口腔炎症的部位,其次,现有的呼吸科护理用给药装置注射筒体伸入口腔后,易对口腔造成伤害,难以控制注射药品的剂量,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口腔科用给药装置没有设置搅拌机构无法对需要的多种药品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后喷洒在口腔炎症的部位,其次,现有的呼吸科护理用给药装置注射筒体伸入口腔后,易对口腔造成伤害,难以控制注射药品的剂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搅拌筒体,所述搅拌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注射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上表面且位于注射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药管。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一和开关二,所述开关一位于开关二的上方,所述开关一和开关二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搅拌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号进药口和二号进药口,所述一号进药口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一号进药管,所述二号进药口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二号进药管,所述一号进药管和二号进药管的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内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输入端与开关一电性连接,所述搅拌筒体的内表面的侧沿固定安装有保温板,这样设置加热板和保温板还可对药品进行加热保温,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侧沿与搅拌筒体的筒口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气口和套孔,所述注射机构的输出端与进气口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出药管的输入端穿过套孔并延伸至搅拌筒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开关二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杆,所述一号搅拌杆的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离一号搅拌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的外延活动套接有二号搅拌杆,这样通过设置的搅拌筒体和搅拌机构一体设置,可对多种药品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后喷洒在口腔炎症的部位。优选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尺,所述针筒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输出端与进气口固定连接,这样装置通过设置的注射机构,防止注射针筒与病患部位的直接接触,医护人员可较为便捷的控制注射药品的剂量,具有较好的医疗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拌筒体和搅拌机构一体设置,可对多种药品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后喷洒在口腔炎症的部位,同时,在冬季寒冷时加热板和保温板还可对药品进行加热保温,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混合的药品分别通过一号进药管和二号进药管倒入搅拌筒体中,这时打开开关二,开关二控制电机工作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一号搅拌杆转动,由于一号搅拌杆与二号搅拌杆通过连接杆活动套接,在一号搅拌杆搅拌的同时,液体推动二号搅拌杆转动,这时可将药品充分混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注射机构,防止注射针筒与病患部位的直接接触,医护人员可较为便捷的控制注射药品的剂量,具有较好的医疗效果,在使用时,可通过针筒表面的刻度尺改变需要注射的剂量,这时将针筒的输出端通过密封圈与输气管连接,需要注射时推动针筒的输入端,气体由针筒内部进入搅拌筒体,由于搅拌筒体为密封筒体,气体将等体积的药品由出药管压出,进行上药作业,这样防止注射针筒与病患部位的直接接触,医护人员可较为便捷的控制注射药品的剂量,具有较好的医疗效果。该专利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筒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搅拌筒体;2、搅拌机构;3、注射机构;4、出药管;101、开关一;102、开关二;103、一号进药口;104、二号进药口;105、一号进药管;106、二号进药管;107、单向阀;108、加热板;109、保温板;201、密封块;202、进气口;203、套孔;204、电机;205、传动杆;206、固定环;207、一号搅拌杆;208、连接杆;209、二号搅拌杆;210、固定块;301、针筒;302、刻度尺;303、密封圈;304、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搅拌筒体1,搅拌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的上表面设置有注射机构3,搅拌机构2的上表面且位于注射机构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药管4。搅拌筒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一101和开关二102,开关一101位于开关二102的上方,开关一101和开关二10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搅拌筒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号进药口103和二号进药口104,一号进药口103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一号进药管105,二号进药口104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二号进药管106,一号进药管105和二号进药管106的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07。搅拌筒体1的内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08,加热板108的输入端与开关一101电性连接,搅拌筒体1的内表面的侧沿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09。搅拌机构2包括密封块201,密封块201的侧沿与搅拌筒体1的筒口固定连接,密封块20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气口202和套孔203,注射机构3的输出端与进气口20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出药管4的输入端穿过套孔203并延伸至搅拌筒体1的底部。密封块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4,电机204的输入端与开关二102电性连接,电机20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205,传动杆205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环206,固定环206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杆207,一号搅拌杆207的远离传动杆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8,连接杆208的远离一号搅拌杆2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10,连接杆208的外延活动套接有二号搅拌杆2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拌筒体1和搅拌机构2一体设置,可对多种药品进行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搅拌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的上表面设置有注射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2)的上表面且位于注射机构(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药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搅拌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的上表面设置有注射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2)的上表面且位于注射机构(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药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一(101)和开关二(102),所述开关一(101)位于开关二(102)的上方,所述开关一(101)和开关二(10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搅拌筒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号进药口(103)和二号进药口(104),所述一号进药口(103)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一号进药管(105),所述二号进药口(104)的外延固定连接有二号进药管(106),所述一号进药管(105)和二号进药管(106)的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1)的内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08),所述加热板(108)的输入端与开关一(101)电性连接,所述搅拌筒体(1)的内表面的侧沿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腔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密封块(201),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令豹
申请(专利权)人:李令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