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42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妇科给药装置。该妇科给药装置包括扩张器,扩张器包括壳体,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所述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相向运动;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下表面设置有斜齿条,斜齿条通过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与旋转钮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旋转钮的大半径端凸出于壳体的外表面并与壳体滑动连接,目的在于通过旋拧旋转钮,可以使得扩张器缓慢打开,降低患者的不适感,给药装置设置在扩张器内部可以避免直接接触外部导致细菌、病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妇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妇科病即女性的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疾病等,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特殊环境,以及生活、精神压力等,导致一些妇科病的产生,并且久治不愈,通常的妇科炎症以及术后的护理常采用冲洗、上药等手段,常用的扩张器多为手持式,通过直接用手捏紧手柄使得扩张器张开,此种扩张器虽然简便但是速度过快,使得患者在使用时容易紧张,造成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妇科给药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扩张器及给药装置,所述扩张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所述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相向运动,所述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合围形成圆柱体,所述壳体呈正方体、内部下表面中间固定设置贯穿壳体的套筒;所述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与壳体滑动连接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斜齿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齿轮啮合,每个所述第一斜齿轮分别与斜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的轴向与给药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斜齿轮下表面与旋转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旋转钮套在套筒上、并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钮的大半径端凸出于壳体的外表面并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给药装置穿过套筒、并与套筒滑动配合;所述扩张器整体为轻质材料。优选的,所述给药装置包括中间设置通孔的推进杆,所述推进杆内表面与给药杆滑动配合,所述推进杆外表面与套筒滑动配合,所述推进杆的长度大于扩张器的整体长度,所述给药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推进杆的长度,所述给药杆伸入到推进杆的一端上设置有硅胶。优选的,所述推进杆位于扩张器内的一端上可拆卸连接喷药头,所述喷药头上设置有数个通孔。优选的,所述喷药头呈半圆弧状,所述喷药头上的通孔,沿喷药头周向360°布置。优选的,所述给药装置为贯穿套筒、与套筒滑动配合的给药杆,所述给药杆位于扩张器内的一端设置有置药空腔。优选的,所述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与壳体的连接端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壳体上与支撑块相对的位置、沿支撑块的活动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伸入条形凹槽内、与条形凹槽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通过旋转钮转动,使得第一扩张板、第二扩张板缓慢打开,可以使得患者逐渐适应,打开速度不会因为过快而造成患者的疼痛或者不适;2、将给药装置设置在扩张器内部,可以避免给药装置直接接触外界以及患者,避免细菌、病菌污染了给药装置,使得患者的患病部位或者伤口处造成不必要的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第一扩张板;2-支撑块;3-斜齿条;4-第一斜齿轮;5-支撑轴;6-第二斜齿轮;7-旋转钮;8-壳体;9-给药杆;10-推进杆;11-喷药头;12-第二扩张板;13-套筒。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扩张器,以及设置在扩张器内、与扩张器滑动连接的给药装置,扩张器将给药装置包裹在内部,避免给药装置与外界接触使得细菌、病菌等污染给药装置。所述扩张器包括壳体8,以及与壳体8滑动连接的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相向运动,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合围形成圆柱体,所述壳体8呈正方体、内部下表面中间固定设置套筒13;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与壳体8滑动连接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斜齿条3,所述斜齿条3通过设置在壳体8腔内的第一斜齿轮4与第二斜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6的轴向与给药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斜齿轮6下表面与旋转钮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旋转钮7套在套筒13上、并与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钮7的大半径端凸出于壳体8的外表面并与壳体8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可以手动旋转旋转钮7,旋转钮7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斜齿轮6啮合的第一斜齿轮4转动;此时,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斜齿轮4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两个与第一斜齿轮4啮合的斜齿条3也相向运动,使得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打开或者闭合。所述扩张器整体为轻质材料制作,便于医护人员使用,例如医用级塑料或者轻质合金等。所述给药装置包括中间设置通孔的推进杆10,所述推进杆10内表面与给药杆9滑动配合,所述推进杆10外表面与套筒13滑动配合,所述推进杆10的长度大于扩张器的整体长度,所述给药杆9的长度大于等于推进杆10的长度,所述给药杆9伸入到推进杆10的一端上设置有硅胶。当医护人员使用时,先旋拧钮旋转钮7,使得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打开,再推动推进杆10,将推进杆10推至靠近患者的病患部位,再推动给药杆9,将给药杆9上的药片或者药剂推送至患病部位即可,对患病部位上固体药片或者用液体药剂冲洗患病部位。给药杆9端头上的硅胶可以使得给药杆9与推进杆10的接触面可以很好的密封,当需要对患者使用液体药剂冲洗时,只需将推进杆10从扩张器中取出,将液体药剂吸入至推进杆10中间的腔体,再将推进杆10插入到扩张器中备用。此时,推进杆10中的液体药剂由于给药杆9与推进杆10的接触面密封状态,不会从推进杆10中流出;当需要对患者使用固体药片时,只需将推进杆10取出,将固体药片放置在推进杆10内、给药杆9的硅胶端头上,再将推进杆10插入到扩张器中备用,为防止固体药片从推进杆10中掉出,可以将给药杆9向下拉(主视图中的下方),留出较多空间放置药片。所述推进杆10位于扩张器内的一端上可拆卸连接喷药头11,所述喷药头11上设置有数个通孔,喷药头11内可固定连接一个类似于针管头的吸入头,当吸入液体药剂时,可以使得液体药剂保持在推进杆10中不会流出。喷药头11可以使用一次性喷药头,也可根据患病部位情况的不同更换不同范围的喷药头11,以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所述喷药头11呈半圆弧状,所述喷药头11上的通孔,沿喷药头11周向360°布置。当推动给药杆9时,360°布置的通孔可以使得药液均匀的喷洒到患病部位以及周边区域,进行消炎杀菌。给药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为,所述给药装置为贯穿套筒13、与套筒13滑动配合的给药杆9,所述给药杆9位于扩张器内的一端设置有置药空腔。可以理解的是,置药空腔中只能放置固体药片或者带有药液的棉球,无法放置液体药剂,且固体药片或者带药液的棉球放置时,可以卡入在置药空腔中不会掉出,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上药时,只需将药片或者带药液的棉球轻轻碰触患病部位,将药涂覆在患病部位,使得药物成分能够作用在患病部位即可。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与壳体8的连接端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块2,所述壳体8上与支撑块2相对的位置、沿支撑块2的活动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支撑块2的另一端伸入条形凹槽内、与条形凹槽滑动配合。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通过支撑块2支撑在壳体8上,并实现与壳体8的滑动配合,使得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在活动时没有阻碍。具体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扩张器及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包括壳体(8),以及与壳体(8)滑动连接的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相向运动,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合围形成圆柱体,所述壳体(8)呈正方体、内部下表面中间固定设置贯穿壳体(8)的套筒(13);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与壳体(8)滑动连接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斜齿条(3),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第二斜齿轮(6),所述第二斜齿轮(6)与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齿轮(4)啮合,每个所述第一斜齿轮(4)分别与斜齿条(3)啮合;/n所述第二斜齿轮(6)的轴向与给药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斜齿轮(6)下表面与旋转钮(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旋转钮(7)套在套筒(13)上、并与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钮(7)的大半径端凸出于壳体(8)的外表面并与壳体(8)滑动连接;所述给药装置穿过套筒(13)、并与套筒(13)滑动配合;所述扩张器整体为轻质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扩张器及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包括壳体(8),以及与壳体(8)滑动连接的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相向运动,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合围形成圆柱体,所述壳体(8)呈正方体、内部下表面中间固定设置贯穿壳体(8)的套筒(13);所述第一扩张板(1)、第二扩张板(12)与壳体(8)滑动连接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斜齿条(3),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第二斜齿轮(6),所述第二斜齿轮(6)与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齿轮(4)啮合,每个所述第一斜齿轮(4)分别与斜齿条(3)啮合;
所述第二斜齿轮(6)的轴向与给药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斜齿轮(6)下表面与旋转钮(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旋转钮(7)套在套筒(13)上、并与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钮(7)的大半径端凸出于壳体(8)的外表面并与壳体(8)滑动连接;所述给药装置穿过套筒(13)、并与套筒(13)滑动配合;所述扩张器整体为轻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中间设置通孔的推进杆(10),所述推进杆(10)内表面与给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蓉
申请(专利权)人:彭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