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泽民专利>正文

流量计中聚四氟乙烯减阻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11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浮子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它是在流量计中相互接触的运动表面上安装一个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减阻套,以减小低速运动或者由静止到开始运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流量计灵敏度和精确度。(*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浮子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目前使用的各种有中心导杆的浮子流量计,由于浮子与导杆之间摩擦力作用,降低了浮子运动的灵活性,当所测流体流量变化不大时,浮子反应迟钝,有时根本没有反应,从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自动切换函道的浮子流量计的切换活门,由于活门与中心导杆之间摩擦力作用,导致活门运动不灵活,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在涡轮流量计中,由于叶轮转轴与轴套之间摩擦力作用,使叶轮在小流量时转动不灵活,降低测量精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这些仪器测量精度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流量计的运动零件的内部,采用一个衬套。这部分构造见附图说明图1,衬套可以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从而减小运动另件和固定件之间的摩擦力,改善了运动另件运动的灵活性。本技术的实施例及附图如下。图1是按本技术设计的浮子流量计的浮子结构,箭头表示液流方向。其中(1)是中心导杆,(2)是减阻衬套,此套可以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这层套与中心导杆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浮子沿导杆自由滑动,(3)是浮子,当流体的流量变化时,带衬套(2)的浮子(3)可以灵活地沿中心导杆(1)移动。图2是按本技术设计的可自动切换函道的浮子流量计的活门结构。此种流量计的原结构请参看中国专利CN85200318。(1)和(2)是橡胶垫片,(3)是上限位环,(4)是内外函道的汇流孔座,在其下部,上下垫片之间,打有汇流孔,(5)是可切换函道流量计的活门,(6)是活门内的减阻衬套,(7)是活门中心导杆,(8)是内函道,(9)是外函道,下面的四个箭头表示液流方向。这个衬套与中心导杆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活门沿导杆自由滑动。当流体流量较小时,全部流体从内函道通过,活门(5)仃留在下限制端面,内外函道的汇流孔被活门(5)堵住,当流体的流量达到一定值以后,活门(5)被流体力推动,灵活地沿中心导杆(7)向上运动,当达到上限位环(3)时,活门(5)不再向上运动,这时内外函道汇流孔打开,外函道的流体汇入内函道,一起向上流动。图3是按本技术设计的涡轮流量计结构。其中箭头表示液流方向,(1)是中心轴的后支承座,(2)是装在后支承座上的减阻套,(3)是中心轴,(4)是装在涡轮轮毂上的氟塑料减阻套,此套的内表面与中心轴(3)间隙配合,使涡轮可以自由地在中心轴上转动,在减阻套(2)和(4)相对的位置上各有一个凸缘,当有液流通过时,整个涡轮就被推到后支承座上,这时两个凸缘就互相接触,同时发生相对转动,因为零件(2)和(4)都由氟塑料制成,所以其间的摩擦力很小,(5)是涡轮。由于本流量计在相互摩擦部位采用聚四氟乙烯减阻套,因此减小了摩擦阻力,当流体流量很小时,涡轮就开始转动,当流体流量发生微小变化时,涡轮的转速也发生微小变化,因此流量计的灵敏度会有较大的提高。总之,按本技术设计的流量计与现有的相应流量计相比,结构设计合理,相对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最小,使现有的流量计的灵敏度及精确度提高。权利要求1.本技术属于浮子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本技术的特征是在流量计中相互接触的运动表面上安装一个圆柱减阻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也可以在相互接触的运动表面和固定表面上各安装一个减阻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浮子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它是在流量计中相互接触的运动表面上安装一个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减阻套,以减小低速运动或者由静止到开始运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流量计灵敏度和精确度。文档编号G01F1/32GK2062826SQ8921450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王泽民 申请人:王泽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子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流量计中相互接触的运动表面上安装一个圆柱减阻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泽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