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006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过程为:将玉米秸秆、燕麦秸秆/菊芋秸秆及菌棒上的灰尘及杂质冲洗干净,晾晒后粉碎备用;根据秸秆的含碳量,在秸秆碎粒中添加尿素;将秸秆碎粒分层叠堆并浇水渗透,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碎粒中添加秸秆发酵剂,堆成条形堆盖膜高温好氧发酵;发酵腐熟后,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玉米秸秆15‑20份、燕麦秸秆/菊芋秸秆10‑20份、菌渣5‑10份、蛭石20‑30份、珍珠岩10‑20份配制为复合基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基质的原料均为农业废弃物料,生产成本低,同时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栽培基质无毒无害、质地疏松、养分丰富、能够有效减轻土壤栽培时的病虫害,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草莓,蔷薇科植物,因其果实内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草莓种植周期短,结果早、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已成为设施园艺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传统的土壤环境种植草莓的方式对土壤水分、养分、酸碱度等的控制难度大,而且土壤中的寄生虫或致病菌易感染草莓根部,影响草莓的健康生长,需要人工定期进行病害防治,劳动力成本高。近年来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土壤环境种植方式,无土栽培是让草莓的根系直接接触人工配制的培养液,可浸泡于营养液中或定植于无土栽培基质中进行养殖,由于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包括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可以为草莓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避免其因营养不良而发生植株生病、产量降低等问题。目前,草莓无土栽培大面积推广,无土栽培基质成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现有的草莓无土栽培基质一般采用草炭和岩棉为主要原料,但草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价格逐年上升,导致基质成本提高,同时,草炭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力巨大,而岩棉降解难度大,长期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究出替代或部分替代草炭和岩棉的节能型、生态型、稳定型无土栽培基质,对于草莓无土栽培的持续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秸秆15-20份、燕麦秸秆/菊芋秸秆10-20份、菌渣5-10份、蛭石20-30份、珍珠岩10-20份。优选地,所述玉米秸秆及燕麦秸秆/菊芋秸秆中分别添加有质量比为0.25-0.5%的尿素。优选地,栽培基质中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为玉米秸秆:燕麦秸秆/菊芋秸秆:菌渣:蛭石:珍珠岩=2:1:1: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将玉米秸秆、燕麦秸秆/菊芋秸秆及菌棒上的灰尘及杂质冲洗干净,然后在阳光下晾晒3-5天后,粉碎为粒径4-5cm的秸秆碎粒或菌渣,备用;(2)调节C/N比:根据秸秆的含碳量,分别在玉米秸秆碎粒及燕麦秸秆碎粒/菊芋秸秆碎粒中添加尿素并充分混匀,所述尿素与秸秆碎粒的质量比为0.25-0.5%;(3)调节含水量:将不同的秸秆碎粒分别分层叠堆,并用清水浇湿、渗透,含水量控制在60%-70%;(4)添加菌剂:分别在玉米秸秆碎粒及燕麦秸秆碎粒/菊芋秸秆碎粒中添加秸秆发酵剂,并充分混匀;(5)发酵:分别将玉米秸秆碎粒及燕麦秸秆碎粒/菊芋秸秆碎粒堆成条形堆,覆盖透明塑料膜密封,进行高温好氧发酵;(6)基质配制:发酵60-70天后,待堆料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颜色为褐色或黑褐色、体积为原来一半或更少时,即为发酵腐熟的标志,按照重量份数计,取发酵后的玉米秸秆15-20份、燕麦秸秆/菊芋秸秆10-20份、菌渣5-10份、蛭石20-30份、珍珠岩10-20份配制为复合基质。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秸秆碎粒叠堆时每层高35-45cm。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秸秆碎粒与秸秆发酵剂的质量比为40:1。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条形堆宽1.5米、高0.5米、长度不限;发酵过程中每7-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将堆料充分抖动、拌匀,并根据堆料的含水量进行适当调整,过湿的堆料进行摊晒,过干的堆料喷水调湿,堆料的含水量以手紧握堆料能滴3~4滴水为宜。优选地,步骤(5)中,发酵过程中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栽培基质,采用玉米秸秆、燕麦秸秆或菊芋秸秆、菌渣等作为基质的主要原料,该原料均为农业废弃物料,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基质的生产成本,解决了栽培基质采用草炭和岩棉为主要原料带来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栽培基质经高温发酵处理,无毒无害、质地疏松、养分含量丰富、能够有效减轻土壤栽培时的病虫害,可广泛应用于草莓槽培、袋培等无土栽培。(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将玉米秸秆、燕麦秸秆/菊芋秸秆及菌棒上附着的灰尘及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阳光下晾晒3-5天,待上述原料干燥后,用多功能饲料铡草机分别粉碎为粒径4-5cm的秸秆碎粒或菌渣,备用;(2)调节C/N比:根据秸秆的含碳量,分别在玉米秸秆碎粒及燕麦秸秆碎粒/菊芋秸秆碎粒中添加尿素并充分混匀,尿素与秸秆碎粒的质量比为0.25-0.5%;(3)调节含水量:将不同秸秆碎粒分别分层叠堆,每层高35-45cm,并用清水浇湿、渗透,含水量控制在60%-70%;以手捏成团,手指缝见水但不滴水,松手即散为宜;(4)添加菌剂:分别在玉米秸秆碎粒及燕麦秸秆碎粒/菊芋秸秆碎粒中添加秸秆发酵剂,并充分混匀,秸秆碎粒与秸秆发酵剂的质量比为40:1。(5)发酵:分别将玉米秸秆碎粒及燕麦秸秆碎粒/菊芋秸秆碎粒堆成宽1.5米、高0.5米、长度不限条形堆,覆盖透明塑料膜密封,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发酵过程中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每7-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将堆料充分抖动、拌匀,并根据堆料的含水量进行适当调整,过湿的堆料进行摊晒,过干的堆料喷水调湿,堆料的含水量以手紧握堆料能滴3~4滴水为宜。(6)基质配制:发酵60-70天后,待堆料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颜色为褐色或黑褐色、体积为原来一半或更少时,即为发酵腐熟的标志,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取发酵后的玉米秸秆15-20份、燕麦秸秆/菊芋秸秆10-20份、菌渣5-10份、蛭石20-30份、珍珠岩10-20份配制为复合基质。本专利技术栽培基质与传统土栽培草莓进行试验比较,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复合基质栽培的草莓产量与品质均有很大提高。实施例2基质配制过程中各组分用量的优化筛选,栽培基质制备方法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但对步骤(2)中尿素与秸秆碎粒的质量比及步骤(6)中复合基质各成分的用量对草莓产量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划分12个4m×4m的大棚试验区,统计各试验区的产量,具体如表1所示。表1尿素及复合基质中的各成分用量与草莓产量由表1的定量分析可知,尿素与秸秆碎粒的质量比及复合基质中各成分的用量不对草莓产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以草莓产量为考核标准的前提下,优选尿素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秸秆15-20份、燕麦秸秆/菊芋秸秆10-20份、菌渣5-10份、蛭石20-30份、珍珠岩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秸秆15-20份、燕麦秸秆/菊芋秸秆10-20份、菌渣5-10份、蛭石20-30份、珍珠岩10-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及燕麦秸秆/菊芋秸秆中分别添加有质量比为0.25-0.5%的尿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栽培基质中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为玉米秸秆:燕麦秸秆/菊芋秸秆:菌渣:蛭石:珍珠岩=2:1:1:2:2。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将玉米秸秆、燕麦秸秆及菌棒上的灰尘及杂质冲洗干净,然后在阳光下晾晒3-5天后,粉碎为粒径4-5cm的秸秆碎粒或菌渣,备用;
(2)调节C/N比:根据秸秆的含碳量,分别在玉米秸秆碎粒和燕麦秸秆碎粒中添加尿素并充分混匀,所述尿素与秸秆碎粒的质量比为0.25-0.5%;
(3)调节含水量:将秸秆碎粒分层叠堆,并用清水浇湿、渗透,含水量控制在60%-70%;
(4)添加菌剂:分别在玉米秸秆碎粒和燕麦秸秆碎粒中添加秸秆发酵剂,并充分混匀;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淑琴张晶李春花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