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11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用菌制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屑73~80份、麦麸14.7~19.8份、糖1份和石膏0.5~0.8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在25℃或更高温度下允许放置6~12h后灭菌,培养基的pH值仍为6~7,接种红托竹荪菌丝后,红托竹荪菌丝的萌发率达到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制种
,尤其涉及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贵州,红托竹荪种植一般在12月至次年5月,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红托竹荪在12月下旬至次年2月,所以红托竹荪栽培种制种时间一般为7~12月,栽培种黄金制种期7-10月,红托竹荪菌种培养基要求pH值5.5~7.5,最适生长pH值6~7,制种过程中培养基普遍采用石膏作为pH值调节剂。通用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培养基含水量60%。由于夏秋季(生产中主要是7-10月)气温相对较高,微生物活动频繁,培养基配制后,微生物迅速繁殖,pH值迅速下降,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培养基内酸积累较多,pH值会下降,pH值降到5.5以下并导致培养基酸败,红托竹荪菌丝不能正常生长并可能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基,一般气温下即配即灭菌,pH值在6-7之间,在25℃以上环境放置6~12h,灭菌后培养基的pH值仍为6~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屑73~80份、麦麸14.7~19.8份、糖1份和石膏0.5~0.8份。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粉2~3份、黄豆粉1~2份、磷酸二氢钾0.1~0.2份、硫酸镁0.1份和生石灰0.2~0.6份。优选的,所述糖包括蔗糖和/或葡萄糖。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60%。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6~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与水混合后灭菌,得到培养基;所述原料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1.3~1.6。优选的,所述灭菌的时间为2h。优选的,所述灭菌的压强为0.11~0.14MPa。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屑73~80份、麦麸14.7~19.8份、糖1份和石膏0.5~0.8份。在较高的温度下,红托竹荪的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二氧化碳和乳酸(无氧呼吸),pH值下降,红托竹荪菌丝在低pH值下不能生长,使用生石灰(碱性)中和微生物繁殖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乳酸,达到调节的目的,适宜红托竹荪菌丝的生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果显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红托竹荪栽培种培养基,一般气温下即配即灭菌,pH值在6-7之间,在25℃以上环境放置6~12h,灭菌后培养基的pH值仍为6~7,接种红托竹荪菌丝后,红托竹荪菌丝的萌发率达到100%。附图说明图1~2均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制备的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丝萌发、生长效果图;图3为采用对比例的方法制备的培养基红托竹荪栽培种菌丝萌发、生长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屑73~80份、麦麸14.7~19.8份、糖1份和石膏0.5~0.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糖的种类优选包括蔗糖和/或葡萄糖。本专利技术对上述原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复配食用菌栽培培养基时常规选择的来源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石灰(碱性)中和微生物繁殖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乳酸,达到调节pH值的目的,使得培养基适宜红托竹荪菌丝的生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基还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粉2~3份、黄豆粉1~2份、磷酸二氢钾0.1~0.2份、硫酸镁0.1份和生石灰0.2~0.6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玉米粉和黄豆粉为竹荪菌丝增加氮源供应,所述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促进竹荪菌丝的生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基的pH值优选为6~7,所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优选为55~6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与水混合后灭菌,得到培养基;所述原料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1.3~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灭菌的时间优选为2h,所述灭菌的压强优选为0.11~0.14MPa,所述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21~1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以栽培红托竹荪的培养基的总质量的百分比计,将木屑73%、麦麸19.8%、玉米粉3%、黄豆粉2%、糖1%、石膏0.7%、生石灰0.3%、磷酸二氢钾0.1%和硫酸镁0.1%混合,调节含水量60%,室外气温25℃堆放6小时,采用高压(0.11-0.14Mpa)灭菌2小时,装袋使用时间1小时,升温时间1小时,10重复以上,灭菌后pH值在6~7,其中pH值在6~6.5为83.5%,pH值在6.5~7为16.5%。接种红托竹荪菌丝后,菌丝萌发率达到100%。实施例2以栽培红托竹荪的培养基的总质量的百分比计,将木屑73%、麦麸19.7%、玉米粉3%、黄豆粉2%、糖1%、石膏0.5%、生石灰0.6%、磷酸二氢钾0.1%和硫酸镁0.1%混合,调节含水量60%,室外气温25℃堆放12小时,采用高压(0.11-0.14Mpa)灭菌2小时,装袋使用时间1小时,升温时间1小时,10重复以上,灭菌后pH值在6~7,其中pH值在6~6.5为65.4%,pH值在6.5~7为34.6%。接种红托竹荪菌丝后,菌丝萌发率达到100%。实施例3以栽培红托竹荪的培养基的总质量的百分比计,将木屑80%、麦麸14.8%、玉米粉2%、黄豆粉1%、糖1%、石膏0.8%、生石灰0.2%、磷酸二氢钾0.1%和硫酸镁0.1%混合,调节含水量55%,室外气温25℃堆放6小时,采用高压(0.11-0.14Mpa)灭菌2小时,装袋使用时间1小时,升温时间1小时,10重复以上,灭菌后pH值在6~7,其中pH值在6~6.5为78.4%,pH值在6.5~7为21.6%。接种红托竹荪菌丝后,菌丝萌发率达到100%。实施例4以栽培红托竹荪的培养基的总质量的百分比计,将木屑80%、麦麸14.7%、玉米粉2%、黄豆粉1%、糖1%、石膏0.5%、生石灰0.5%、磷酸二氢钾0.2%和硫酸镁0.1%混合,调节含水量55%,室外气温25℃堆放12小时,采用高压(0.11-0.14Mpa)灭菌2小时,装袋使用时间1小时,升温时间1小时,10重复以上,灭菌后pH值在6~7,其中pH值在6~6.5为81.4%,pH值在6.5~7为18.6%。接种红托竹荪菌丝后,菌丝萌发率达到100%。实施例5以栽培红托竹荪的培养基的总质量的百分比计,将木屑80%、麦麸14.7%、玉米粉2%、黄豆粉1%、糖1%、石膏0.8%、生石灰0.2%、磷酸二氢钾0.2%和硫酸镁0.1%混合,调节含水量55%,拌料、装袋,采用高压(0.11-0.14Mpa)灭菌2小时,升温时间1小时,10次重复以上,灭菌后pH值在6~7,其中pH值在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木屑73~80份、麦麸14.7~19.8份、糖1份和石膏0.5~0.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托竹荪栽培种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木屑73~80份、麦麸14.7~19.8份、糖1份和石膏0.5~0.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玉米粉2~3份、黄豆粉1~2份、磷酸二氢钾0.1~0.2份、硫酸镁0.1份和生石灰0.2~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包括蔗糖和/或葡萄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念龙王波刘德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织金毫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