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977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包括安装有若干个打眼桩的打眼架和固定在所述打眼架上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下部的至少一侧活动安装有测距件,所述测距件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长度的标记件一和用于指示第二长度的标记件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测距件实现了距离的指示,解决了小麦宽窄行固定株距播种难的问题,大大加快了小麦单株播种速度,节省了时间、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播种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改传统的人工开沟为精确打眼,仅一人即可操作,省时省工,实现了小麦育种过程中的精确单株点播,保护了土壤墒情,提高了播种质量,使小麦出苗苗匀、苗壮,且可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
本技术涉及作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
技术介绍
播种是小麦育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很多选种圃的播种工作需要单株点播,且要求固定株距,宽窄行种植,精量点播。传统的单株点播方式比较复杂,需要人工开沟后,手拿带有标记的竹竿进行单粒点播,之后再人工覆土,然后移动竹竿的位置,进行下一轮点播。此过程至少需要2-3人,且土壤经过传统点播方式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后,土壤失墒严重,导致小麦冬前苗情差,费时费工,效果不好。中国专利201420362994.7公开了一种叶菜点播打孔器包括两根相平行的竖杆和若干根相平行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部分别焊接在两根竖杆上,所述横杆沿竖杆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横杆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插头。但是这种打眼器在移动到下一播种行进行打孔的时候需要再用尺子来量取移动的距离,较为不便,对于选种和育种时的播种效率提升的程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便于准确的移动到下一个播种行的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包括安装有若干个打眼桩的打眼架和固定在所述打眼架上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下部的至少一侧活动安装有测距件,所述测距件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长度的标记件一和用于指示第二长度的标记件二。进一步的,所述测距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架的下部,所述测距件的转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所述打眼架的长度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下部一侧水平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所述测距件通过开设于测距件一端的转动孔套接于所述定位柱。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长度为30cm,所述第二长度为20cm。进一步的,所述打眼桩向下伸出所述打眼架3-5cm。进一步的,所述打眼架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打眼桩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调距装置包括沿打眼架的长度方向排布的调距孔组、设置在调距孔组长度两端的若干个固定孔一、下压件和槽口开在所述下压件底端面上的卡槽,所述下压件上对应所述固定孔一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下压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孔一,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距孔组的最大宽度;调距孔组由若干均匀设置的调距长孔组成,相邻两个所述调距长孔两端的间距不同,所述卡槽扣在所述调距长孔上且与所述调距长孔重叠的部分为组合空间,所述打眼桩的上端膨大,所述打眼桩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组合空间中且打眼桩的上端与卡槽的槽上壁抵接。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调距长孔一端的间距为10cm、另一端的间距为8cm。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用于系圃法选育、单株播种、宽窄行播种,通过安装测距件实现了距离的指示,解决了小麦宽窄行固定株距播种难的问题,大大加快了小麦单株播种速度,节省了时间、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播种效率;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改传统的人工开沟为精确打眼,仅一人即可操作,省时省工,实现了小麦育种过程中的精确单株点播,保护了土壤墒情,提高了播种质量,使小麦出苗苗匀、苗壮,且可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方便实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测距件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调距长孔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打眼桩的位置示意图。图中:手握横梁(1)、加强梁(2)、纵梁(3)、测距件(4)、标记件一(41)、标记件二(42)、转轴(43)、打眼架(5)、固定孔一(51)、调距长孔(52)、打眼桩(6)、下压件(7)、卡槽(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包括安装有若干个打眼桩6的打眼架5和固定在打眼架5上部的支架,支架下部或打眼架3的至少一侧活动安装有测距件4,测距件4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长度的标记件一41和用于指示第二长度的标记件二42;通过设置测距件4便于在不同播种行间进行打眼器的准确换行,提高了点播效率;第一长度为30cm,第二长度为20cm,打眼时,同一育种材料播种两行,行间距为20cm,不同育种材料之间行距为30cm。具体的,支架包括竖直或倾斜设置在打眼架两侧的纵梁3、水平设置在两个纵梁3顶端的手握横梁1和连接在两个纵梁3之间用于加固结构的加强梁2,优选的,纵梁从上到下向两侧倾斜设置形成梯形结构。可选的,测距件4为绑在支架下部的铁丝,两根铁丝的长度分别为20cm、30cm,在不需要测距时可将铁丝向上转动倚靠在支架上即可,在需要测量时转动铁丝至水平状态,向外延伸,为小麦播种时标定宽窄行距。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测距件4为刚性杆体,如木条、塑料管、方管等,测距件4通过转轴43转动连接于支架的下部,测距件4的转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打眼架5的长度方向垂直,标记件一41和标记件二42为划线、绑带、钉子等可用作标记的记号。打眼桩可以是铆钉等具有尖部的棒体,铆钉一端尖锐,用于下扎土壤,打眼深度3-5cm,尖端结构能够减小劳作时花费力气,降低劳动成本,铆钉另一端固定在打眼架上,顶端面较为平整,以便于在打眼时脚踏;优选的,打眼桩6之间的间距为10cm,即播种后小麦的株距为10c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方案描述将省略,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测距件4的安装方式不同,打眼桩6的间距可调。如图3、图4所示,支架的下部一侧水平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测距件4通过开设于测距件4一端的转动孔套接于定位柱;在测距时,取下测距件4转动至水平位置后再套接或卡接在定位柱上;在不测距时,将测距件4竖直的套在定位柱上即可实现测距件的收纳。优选的,如图3、图4所示,打眼架5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打眼桩6间距的调距装置,调距装置包括沿打眼架5的长度方向排布的调距孔组、设置在调距孔组长度两端的若干个固定孔一51、下压件7和槽口开在下压件7底端面上的卡槽71,下压件7上对应固定孔一51设置有安装孔,下压件7通过螺栓和嵌在固定孔一51中的螺母螺纹连接于固定孔一51,卡槽7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包括安装有若干个打眼桩(6)的打眼架(5)和固定在所述打眼架(5)上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下部的至少一侧活动安装有测距件(4),所述测距件(4)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长度的标记件一(41)和用于指示第二长度的标记件二(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包括安装有若干个打眼桩(6)的打眼架(5)和固定在所述打眼架(5)上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下部的至少一侧活动安装有测距件(4),所述测距件(4)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长度的标记件一(41)和用于指示第二长度的标记件二(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件(4)通过转轴(43)转动连接于支架的下部,所述测距件(4)的转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所述打眼架(5)的长度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部一侧水平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所述测距件(4)通过开设于测距件(4)一端的转动孔套接于所述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长度为30cm,所述第二长度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作物育种的打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眼桩(6)向下伸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薛鑫董军红薛志伟刘国涛周其军贠超郜峰杨春玲关立侯军红宋志均韩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