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879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杯、转子轴、连接所述转子支架以及环形磁钢;所述转子杯包括杯底、杯环以及多个铆点;所述环形磁钢设有朝向所述杯底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杯底的第二端,其中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的外径小于环形磁钢的第二端的外径;环形磁钢的第一端与转子杯之间为间隙配合,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由所述铆点卡住;环形磁钢的外圆表面与转子杯的杯壁之间由胶固定;环形磁钢的第二端与转子杯之间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转子通过将环形磁钢设计为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小端与转子杯的杯壁松配可以轻易的进入转子杯,尺寸大端卡在转子杯的杯口,环形磁钢底部由转子杯的铆点卡住,以此确定转配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
本技术属于电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现有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杯和组装在转子杯内的磁环,电机转子在装配时,由于磁力与重力的作用下会直接吸到转子杯的杯底,装配时需要辅助手段给磁环定装配位置,装配起来不方便,影响产能。现有磁环装配时,磁环的外径尺寸如果偏大则无法装入外转子杯,如果采用外力压入转子杯则磁环有破碎的可能性。磁环外径偏小则易在磁力与重力的作用下直接吸到外转子杯的杯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的电机转子。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杯、插入所述转子杯内的转子轴、连接所述转子杯和转子轴的转子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子杯内部的环形磁钢;所述转子杯包括杯底、与所述杯底侧边垂直连接的杯环以及设置在杯环内部的多个铆点;所述环形磁钢设有朝向所述杯底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杯底的第二端,其中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的外径小于环形磁钢的第二端的外径;环形磁钢的第一端与转子杯之间为间隙配合,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由所述铆点卡住;环形磁钢的外圆表面与转子杯的杯壁之间由胶固定;环形磁钢的第二端与转子杯之间为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铆点为不通透的铆点。优选地,环形磁钢的第二端的端面与转子杯的杯口齐平。优选地,环形磁钢的第二端设有槽型记号。优选地,转子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开设在支架主体中间的支架环、与支架主体上表面连接且位于支架环外围的柱体以及与柱体连接的多个压持体;转子轴固定在支架环内,转子杯的杯底压持在支架主体上表面和多个压持体的下表面之间。本技术电机转子通过将环形磁钢设计为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小端与转子杯的杯壁松配可以轻易的进入转子杯,尺寸大端卡在转子杯的杯口,环形磁钢底部由转子杯的铆点卡住,以此确定转配尺寸;实现电机转子的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转子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机转子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机转子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电机转子的转子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转子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电机转子的环形磁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转子支架的剖视图;图8为图7所示转子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揭示一种电机转子,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转子杯10、插入转子杯10内的转子轴20、连接转子杯10和转子轴20的转子支架30以及固定在转子杯10内部的环形磁钢40。如图4和图5所示,转子杯10包括具有通孔111的杯底11、与杯底11侧边垂直连接的杯环12以及设置在杯环12内部的多个不通透的铆点110,图3示意了2个不通透的铆点110,不通透的铆点110可以阻止环形磁钢40被吸入杯底11,且起到确定装配位置的作用。如图6所示,环形磁钢40呈圆形,其设有拔模斜度,拔模斜度也就是脱模斜度,是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环形磁钢40设有朝向杯底11的第一端41和远离杯底11的第二端42,由于环形磁钢40呈设有拔模斜度,环形磁钢40的第一端41的外径小于环形磁钢40的第二端42的外径,并在环形磁钢40的第二端42设有槽型记号421,槽型记号421为大尺寸端标记。槽型记号421便于装配人员确认环形磁钢40的偏大端,如此一来无需多余的步骤就能确定环形磁钢40的装配位置,省时省力。也就是说,环形磁钢40的第一端41的外径略小于转子杯10的内径,使得环形磁钢40的第一端41与转子杯10之间为间隙配合,环形磁钢40的第一端41由铆点110卡住,环形磁钢40不会吸入转子杯10的杯底11,环形磁钢40的外圆表面与转子杯10的杯壁支架由胶粘牢固定,组成无刷外转子电机的转子杯组件;环形磁钢40的第二端42的外径略大于转子杯10的内径,使得环形磁钢40的第二端42与转子杯10之间为过盈配合,确保装配时环形磁钢40的第二端42的端面刚好与转子杯10的杯口齐平,槽型记号421为转子杯10与环形磁钢40的装配位置。如图7和图8所示,转子支架30包括支架主体31、开设在支架主体31中间的支架环32、与支架主体31上表面连接且位于支架环32外围的柱体33以及与柱体33连接的多个压持体34。其中,转子轴20固定在支架环32内,转子杯10的杯底11压持在支架主体31上表面和多个压持体34的下表面之间。本技术电机转子通过将环形磁钢设计为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小端与转子杯的杯壁松配可以轻易的进入转子杯,尺寸大端卡在转子杯的杯口,环形磁钢底部由转子杯的铆点卡住,以此确定转配尺寸;实现电机转子的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杯、插入所述转子杯内的转子轴、连接所述转子杯和转子轴的转子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子杯内部的环形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杯包括杯底、与所述杯底侧边垂直连接的杯环以及设置在杯环内部的多个铆点;所述环形磁钢设有朝向所述杯底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杯底的第二端,其中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的外径小于环形磁钢的第二端的外径;环形磁钢的第一端与转子杯之间为间隙配合,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由所述铆点卡住;环形磁钢的外圆表面与转子杯的杯壁之间由胶固定;环形磁钢的第二端与转子杯之间为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杯、插入所述转子杯内的转子轴、连接所述转子杯和转子轴的转子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子杯内部的环形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杯包括杯底、与所述杯底侧边垂直连接的杯环以及设置在杯环内部的多个铆点;所述环形磁钢设有朝向所述杯底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杯底的第二端,其中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的外径小于环形磁钢的第二端的外径;环形磁钢的第一端与转子杯之间为间隙配合,环形磁钢的第一端由所述铆点卡住;环形磁钢的外圆表面与转子杯的杯壁之间由胶固定;环形磁钢的第二端与转子杯之间为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亮周峰罗永鸿闫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