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81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复数设置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有设置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弹片端子、第一接触弹片端子、第二接触弹片端子、开关弹片端子及固定弹片端子,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一前一后间隔排列分布并抵压于耳机插头上,所述的固定弹片端子上未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性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接触弹片端子和第二接触弹片端子中的其中一个配合接地弹片端子和开关弹片端子实现与三段式耳机电性导通;通过第一接触弹片端子和第二接触弹片端子同时配合接地弹片端子和开关弹片端子实现与四段式耳机电性导通,可以同时满足市面上任何三段式耳机和/或四段式耳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耳机插座
,特指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已基本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现有的电子产品一般都会设置有耳机插座。耳机插座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和弹片端子,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用于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弹片端子的接触部伸入耳机插孔内并与耳机插头上的各个金属端电性连接,实现电性导通左声道、右声道以及麦克风,以实现耳机接听音频文件。市面上现有的耳机插头包括有三段式、四段式等不同结构类型,而市面上现有的耳机插座无法同时满足三段式耳机和四段式耳机,且市面上现有的耳机插座对耳机的插拔力不够,影响电性连接。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复数设置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的端子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接地弹片端子、第一接触弹片端子、第二接触弹片端子、开关弹片端子及固定弹片端子,所述的第一接触弹片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一前一后间隔排列分布并抵压于耳机插头上所述的固定弹片端子上未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性连接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开关弹片端子包括有静片端子及与静片端子相抵压接触成一对常闭开关的弹片端子,并在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时,常闭开关断开。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接地弹片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的插孔左侧向下穿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引脚部、成型于第一引脚部上端并弯折延伸至插孔上方的第一连接部及成型于第一连接部前端并向下弯折伸至插孔内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成V字形弯折并与插入所述插孔内的所述耳机插头弹性抵压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接触弹片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并与所述接地弹片端子对称,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插孔右侧向下穿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引脚部、成型于第二引脚部上端并位于所述插孔右侧的第二连接部及成型于第二连接部上并向左侧弯折伸至所述插孔内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与插入所述插孔内的所述耳机插头弹性抵压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接触弹片端子设置于所述接地弹片端子后侧,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插孔左侧向下穿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三引脚部、成型于第三引脚部上端并位于所述插孔左侧的第三连接部及成型于第三连接部上并向右侧弯折伸至所述插孔内的第三接触部,该第三接触部与插入所述插孔内的所述耳机插头弹性抵压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片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插孔下端,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插孔右侧后端穿出的第四引脚部、弯折成型于第四引脚部左侧并延伸至所述插孔下端的第四连接部及U型弯折成型于第四连接部前端并向后延伸的第四接触部,该第四接触部上成型于有成倒V字形的第一凸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静片端子设置于所述弹片端子旁侧,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属插孔右侧后端穿出的第五引脚部、成型于第五引脚部左侧并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五连接部及弯折成型于第五连接部上端并延伸抵压于所述第四接触部上的第五接触部,所述的第四接触部与该第五接触部弹性抵压,并在所述的耳机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后,所述第四接触部与该第五接触部分离断开。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弹片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后方,其包括:插入所述绝缘本体后端的固定连接部及成型于固定连接部上并弯折延伸至所述插孔内的第六接触端子,该第六接触端子成V字形弯折并抵压于插入所述插孔的所述耳机插头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本体包括有主体、成型于主体前端的导向头及贯穿整体的所述插孔,所述的主体前部的上端面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接地弹片端子的第一插端子槽、位于与第一插端子槽对称一侧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端子的第二插端子槽及位于第一插端子槽旁侧并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的第三插端子槽,所述的主体后端面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开关弹片端子的第四插端子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在绝缘本体内设置接地弹片端子、第一接触弹片端子、第二接触弹片端子及开关弹片端子,由第一接触弹片端子和第二接触弹片端子中的其中一个配合接地弹片端子和开关弹片端子实现与三段式耳机电性导通;由第一接触弹片端子和第二接触弹片端子同时配合接地弹片端子和开关弹片端子实现与四段式耳机电性导通,因此,本技术可以同时满足市面上任何三段式耳机和/或四段式耳机。并通过在绝缘本体的后端增设一固定弹片端子,通过该固定弹片端子增加耳机插头的插拔力,使耳机插头可以稳定地与各导电端子稳定接触不易掉落,保证接触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开关弹片端子采用一对常闭的弹片端子和静片端子组成,当耳机插头插入时,抵压在弹片端子上使其与静片端子断开,实现各端子的电性导通,通过该常闭的结构设置可以防止因导电杂物或水珠进入绝缘本体的插孔使各端子意外导通,而导致电子产品的扬声器失声无法启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中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端子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本体10插孔11主体111第一插端子槽112第二插端子槽113第三插端子槽114第四插端子槽115第五插端子槽12导向头121开口2端子3接地弹片端子31第一引脚部311第二凸部32第一连接部33第一接触部34加强筋4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1第二引脚部42第二连接部421第三凸部43第二接触部5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1第三引脚部52第三连接部521第四凸部53第三接触部6开关弹片端子7弹片端子71第四引脚部72第四连接部73第四接触部731第一凸部8静片端子81第五引脚部82第五连接部821第五凸部83第五接触部9固定弹片端子91固定连接部911引导斜面912倒刺92第六接触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至图4所示,为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复数设置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所述的端子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接地弹片端子3、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开关弹片端子6及固定弹片端子9,所述的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一前一后间隔排列分布并抵压于耳机插头上,所述的固定弹片端子9上未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性连接部。本技术中在绝缘本体1内设置接地弹片端子3、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及开关弹片端子6,由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和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中的其中一个配合接地弹片端子3和开关弹片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及复数设置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接地弹片端子(3)、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开关弹片端子(6)及固定弹片端子(9),所述的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一前一后间隔排列分布并抵压于耳机插头上,所述的固定弹片端子(9)上未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性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及复数设置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接地弹片端子(3)、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开关弹片端子(6)及固定弹片端子(9),所述的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一前一后间隔排列分布并抵压于耳机插头上,所述的固定弹片端子(9)上未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性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弹片端子(6)包括有弹片端子(7)及与弹片端子(7)相抵压接触成一对常闭开关的静片端子(8),并在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时,常闭开关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弹片端子(3)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1)的插孔(10)左侧向下穿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引脚部(31)、成型于第一引脚部(31)上端并弯折延伸至插孔(10)上方的第一连接部(32)及成型于第一连接部(32)前端并向下弯折伸至插孔(10)内的第一接触部(33),该第一接触部(33)成V字形弯折并与插入所述插孔(10)内的所述耳机插头弹性抵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触弹片端子(4)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并与所述接地弹片端子(3)对称,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插孔(10)右侧向下穿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二引脚部(41)、成型于第二引脚部(41)上端并位于所述插孔(10)右侧的第二连接部(42)及成型于第二连接部(42)上并向左侧弯折伸至所述插孔(10)内的第二接触部(43),该第二接触部(43)与插入所述插孔(10)内的所述耳机插头弹性抵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殊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接触弹片端子(5)设置于所述接地弹片端子(3)后侧,其包括: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插孔(10)左侧向下穿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三引脚部(51)、成型于第三引脚部(51)上端并位于所述插孔(10)左侧的第三连接部(52)及成型于第三连接部(52)上并向右侧弯折伸至所述插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映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