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包括:机器人设置两只驱动轮,还设置两只以上万向轮,并在底座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在机器人行走的场地中,遍布RFID卡地板,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根据读取的地板的编号,以及指南针单元给出的方位角数据,判断出自己在场地中所处的方向和位置,明确自己的行走趋向和操作任务,完成调度中心下达的任务指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器人与顾客共有通道,输送形式简洁,地标隐蔽坚固耐用,不怕踩踏,无需维护,导航精度适中,不怕干扰,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特别是一种可以输送物品的行走机器人,尤其是在机器人行走的区域设置众多RFID卡地板,由RFID卡地板引导行走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可以输送物品的行走机器人,为了将物品准确地送到目的地,导航机器人行走的方式也有多种方式,例如:一、在行走路线上设置多组二维码,由机器人的二维码扫描器识别,实现由二维码引导机器人循迹行走。这种方式只能适用于专用的通道,如邮包分拣、餐厅送餐。在餐厅送餐的应用中,这种专用的通道要占用大量的餐厅空间,有时候为了满足餐桌的配置,给设计专用的通道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将行走路线设置在地面上,顾客们很容易将二维码踩踏模糊,使扫描器无法识别。二、在活动空间设置UWB设备导航,如201810585592.6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基于UWB定位及航位推算的室内AGV导航控制方法。其控制原理为:设置多个UWB设备固定于设定空间穹顶的四角,AGV小车内部设置接收模块,该模块具有返回信号功能,多UWB设备对AGV小车进行航向角和距离的测量,从而计算出AGV小车的方位坐标。测量误差小于150mm。此方法适于在无遮挡空旷的场地上引导AGV小车运行,如果运行空间内物品繁多,AGV小车湮没在物品或树木之中,那么导航的精度会大打折扣,如果受控场地十分狭促,也会增大测距误差。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与顾客共有通道,输送形式简洁,地标隐蔽,坚固耐用,不怕踩踏,无需维护,导航精度适中,不怕干扰,成本低廉的机器人输送系统,现有技术中缺少这样的机器人,有待于人们去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与顾客共有通道,输送形式简洁,地标隐蔽,坚固耐用,不怕踩踏,无需维护,导航精度适中,不怕干扰,成本低廉的机器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设计制造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包括: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一底座,底座上设置驱动轮A、驱动轮B和一万向轮组,在底座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RFID卡读入电路和指南针单元都接入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行走马达A驱动电路、行走马达B驱动电路、离合器A驱动电路、离合器B驱动电路、舵机马达A驱动电路和舵机马达B驱动电路;上述六个电路控制驱动轮A、驱动轮B的运行。所述机器人的机箱上设置避障单元组,所述避障单元组包括:第一测距组、第二测距组都连接智能控制系统,第一人体感应组、第二人体感应组都连接智能控制系统。卡循迹行走机器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机器人,RFID卡地板,所述RFID卡地板有地板正面和地板底面,在地板底面向上,开有RFID卡容置槽,用于放置RFID卡。所述RFID卡地板在机器人行走的场地中设置多个,各个RFID卡都具有在系统中唯一的编码。所述RFID卡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或是上述形状的组合。所述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控制中心发来的出行指令,并将自身运行的数据发回到控制中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机器人设置两只驱动轮,还设置四只万向轮,并在底座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在机器人行走的场地中,遍布RFID卡地板,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根据读取的地板的编号,以及指南针单元给出的方位角数据,判断出自己在场地中所处的方向和位置,明确自己的行走趋向和操作任务,完成调度中心下达的任务指令。本技术的机器人与顾客共有通道,输送形式简洁,地标隐蔽坚固耐用,不怕踩踏,无需维护,导航精度适中,不怕干扰,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的RFID卡地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中机器人的示意图,所述机器人坐落在RFID卡地板7之上,RFID卡地板有很多块,每一块都有自己的编码;图3是本技术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中机器人底座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中机器人行走场地的示意图,在起始位置的机器人,轮下的RFID卡地板7编码分别是017、027、028;图5是本技术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及系统涉及的RFID卡读入电路115和指南针单元103电原理方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考图1~图5,设计制造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1包括一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驱动轮A111、驱动轮B112和一万向轮组,尤其是,在底座11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115,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103;RFID卡读入电路115和指南针单元103都接入智能控制系统100。所述智能控制系统100连接行走马达A驱动电路641、行走马达B驱动电路643、离合器A驱动电路642、离合器B驱动电路644、舵机马达A驱动电路645和舵机马达B驱动电路646;上述六个电路控制驱动轮A111、驱动轮B112的运行。所述机器人1的机箱13上设置避障单元组63,所述避障单元组63包括:第一测距组631、第二测距组633都连接智能控制系统100,第一人体感应组632、第二人体感应组634都连接智能控制系统100。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机器人1,RFID卡地板7,所述RFID卡地板7有地板正面71和地板底面73,在地板底面73向上,开有RFID卡容置槽72,用于放置RFID卡8。所述RFID卡地板7在机器人1行走的场地中设置多个,各个RFID卡都具有在系统中唯一的编码。所述RFID卡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或是上述形状的组合。所述机器人1的智能控制系统100连接无线通信单元10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04接收控制中心发来的出行指令,并将自身运行的数据发回到控制中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建立一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机器人1,RFID卡地板7,所述RFID卡地板7有地板正面71和地板底面73,在地板底面73向上,开有RFID卡容置槽72,用于放置RFID卡8,所述RFID卡地板7在机器人1行走的场地中设置多个,各个RFID卡都具有在系统中唯一的编码,所述机器人1的智能控制系统100连接无线通信单元10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04接收控制中心发来的出行指令;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04并将自身运行的数据发回到控制中心;在机器人底座11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115,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103;RFID卡读入电路115和指南针单元103都接入智能控制系统100;然后在智能控制系统的主MCU1的程序存储器中装载RFID卡读取程序模块、接收出行指令程序模块、无线通讯程序模块、方位角数据读取程序模块、行走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1)包括一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驱动轮A(111)、驱动轮B(112)和一万向轮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1)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115),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103);RFID卡读入电路(115)和指南针单元(103)都接入智能控制系统(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1)包括一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驱动轮A(111)、驱动轮B(112)和一万向轮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1)上配有RFID卡读入电路(115),并在机器人上设置指南针单元(103);RFID卡读入电路(115)和指南针单元(103)都接入智能控制系统(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100)连接行走马达A驱动电路(641)、行走马达B驱动电路(643)、离合器A驱动电路(642)、离合器B驱动电路(644)、
舵机马达A驱动电路(645)和舵机马达B驱动电路(646);上述六个电路控制驱动轮A(111)、驱动轮B(112)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卡循迹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的机箱(13)上设置避障单元组(63),所述避障单元组(63)包括:第一测距组(631)、第二测距组(633)都连接智能控制系统(100),第一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平,任登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筑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