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69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包括机箱外壳与嵌入设置在机箱外壳前端外表面的接口,所述接口的前方设置有保护框架,所述保护框架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延伸出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后端活动贯穿于机箱外壳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保护框架的后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连接软布,且连接软布的后端连接在机箱外壳的前端外表面上,所述保护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组且相互之间呈上下对称的压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通过设置有保护框架、连接软布与活动杆,可以有效减少灰尘落入插槽的内侧,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压紧结构,对于外部接头的连入更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插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
技术介绍
计算机插槽在计算机中较为常见,计算机内部硬件与外部硬件的连通,一般需要插槽作为连接媒介实现,以进行计算机软件的数据输送,现有插槽使用过程中存在弊端,首先,插槽处长期不使用容易积累较多的灰尘,进而造成损坏的现象,其次,外部接头连入时,与插槽连接处易发生松动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包括机箱外壳与嵌入设置在机箱外壳前端外表面的接口,所述接口的前方设置有保护框架,所述保护框架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延伸出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后端活动贯穿于机箱外壳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保护框架的后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连接软布,且连接软布的后端连接在机箱外壳的前端外表面上,所述保护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组且相互之间呈上下对称的压紧结构,其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包括机箱外壳(1)与嵌入设置在机箱外壳(1)前端外表面的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6)的前方设置有保护框架(2),所述保护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延伸出活动杆(4),且活动杆(4)的后端活动贯穿于机箱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保护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连接软布(3),且连接软布(3)的后端连接在机箱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上,所述保护框架(2)的内侧设置有两组且相互之间呈上下对称的压紧结构(7),其中:/n所述压紧结构(7)包括压板(71)、固定贴附在压板(71)下端外表面的软质垫(72)、从压板(71)上端外表面延伸出的引导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包括机箱外壳(1)与嵌入设置在机箱外壳(1)前端外表面的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6)的前方设置有保护框架(2),所述保护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延伸出活动杆(4),且活动杆(4)的后端活动贯穿于机箱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保护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连接软布(3),且连接软布(3)的后端连接在机箱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上,所述保护框架(2)的内侧设置有两组且相互之间呈上下对称的压紧结构(7),其中:
所述压紧结构(7)包括压板(71)、固定贴附在压板(71)下端外表面的软质垫(72)、从压板(71)上端外表面延伸出的引导柱(73)、套在引导柱(73)外侧的施压弹簧(74),所述引导柱(73)的上端活动贯穿保护框架(2)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布(3)为无纺织布料材质,所述连接软布(3)的前后两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保护框架(2)以及机箱外壳(1)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