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635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包括主气路、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主气路中经由第一截止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工作气路借助于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第二支路经由第三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辅助气路经由第三截止阀、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具有更好的调压精度,且能量损耗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流阀按一定比例同时向弹机主网络区和弹机预网络区供气,以满足实际工艺参数要求。另外,有效地减少了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中减压阀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是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技术介绍
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一般由总阀1、油水分离器2、减压阀3(3-1、3-2、3-3)、主网络区4、预网络区5、压力远程控制装置6、软管7以及球阀8(8-1~8-6)等几部分构成(如图1中所示)。加弹机的气路分配路径如下:主管压缩空气经过总阀和油水分离器后,分3路给加弹机供气;一路通过球阀8-1、减压阀3-1以及球阀8-2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另一路通过球阀8-3、减压阀3-2以及球阀8-4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再者,还包括一路接尾气路,其通过主网络或预网络气路、球阀8-6、8-5及减压阀3-3到达接尾枪快插。已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加弹机具有较高车速,因而对压空稳定性具有极高的要求,一般压空波动范围控制在±0.005Mpa。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减压过程极易失败,从而导致压空波动超标,究其原因在于:减压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承受较大的压降(一般来说从0.8MPa-1MPa降到0.03~0.2MPa),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活塞密封圈受损,进而导致其发生整体失效现象,且随着网络空压系统中所使用减压阀数量的增多,网络空压系统调压失败的几率越大,进而导致压空波动较大,使得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另外,设置数量较多的减压阀不利于进行系统后期检修及维护,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空压稳定,且便于进行维护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包括主气路、总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主气路中经由总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工作气路借助于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由第一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第二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辅助气路经由第三截止阀、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支路上,且位于第一截止阀的上游。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支路上,且位于第二截止阀的上游。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粗油水分离器,其布置于主气路上,且位于总阀的下游。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精密油水分离器,其设置于工作气路上,且位于分流阀的上游。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主网络区包括有多个网络喷嘴。另外,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电磁开关阀,其与网络喷嘴一一对应、配套使用,以单独控制每个网络喷嘴的开启、闭合。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其包括控制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上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内腔,以实时检测其内的气体压力,并将数据实时反馈至控制器,经与控制器内预设的标准值作比较后,即时发出执行信号至分流阀,以调整其开合度。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分流阀来替代工作气路中的两减压阀。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具有更好的调压精度,且能量损耗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流阀按一定比例同时向弹机主网络区和弹机预网络区供气,以满足实际工艺参数要求。经过实际实验验证,压空波动量足以满足标准,小于0.004MPa。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对减压阀数量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后期检修及维护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中加弹机主网络区的结构示意图。1-总阀;2-第一截止阀;3-第二截止阀;4-第三截止阀;5-减压阀;6-分流阀;7-主气路;71-工作气路;711-第一支路;712-第二支路;72-辅助气路;8-加弹机主网络区;81-网络喷嘴;82-电磁开关阀;9-加弹机预网络区;10-尾枪快插动力部;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粗油水分离器;14-精密油水分离器;15-控制器;16-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由主气路7、总阀1、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3、第三截止阀4、减压阀5以及分流阀6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压缩空气在主气路7中经由总阀1后分流为工作气路71和辅助气路72。工作气路71借助于分流阀6分流为第一支路711和第二支路712。第一支路711经由第一截止阀2向加弹机主网络区8供气。第二支路712经由第二截止阀3向加弹机预网络区9供气。辅助气路72经由第三截止阀4、减压阀5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10。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具有更好的调压精度,且能量损耗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流阀6按一定比例同时向弹机主网络区8和弹机预网络区9供气,以满足实际工艺参数要求。经过实际实验验证,压空波动量足以满足标准,小于0.004MPa。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对减压阀5数量的需求,防止空压失效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期检修及维护劳动强度。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相较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在上述第一支路71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且位于第一截止阀2的上游;在上述第二支路712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且位于第二截止阀3的上游。这样一来,可以在分流阀6的下游形成一道缓冲屏障,有效地降低分流阀6下游气压波动对其造成的冲击,确保其使用寿命。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相较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该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额外设置有粗油水分离器13其布置于主气路7上,且位于总阀1的下游。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降低主气路7压缩空气中的油、水含量,确保位于其下游的截止阀(包括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3、第三截止阀4)、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分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路、总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所述主气路中经由所述总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所述工作气路借助于所述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经由第一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所述第二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所述辅助气路经由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路、总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所述主气路中经由所述总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所述工作气路借助于所述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经由第一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所述第二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所述辅助气路经由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上游;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截止阀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油水分离器,其布置于所述主气路上,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美君陶然付明娟潘勇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君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