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35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包括进气管、防水外壳、内胆和循环加热管,所述防水外壳底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冬季或者寒冷气候下进行氢气输送过程中,进气管中的氢气进入内胆后沿内胆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得氢气中较重的水汽甩向内胆内壁,与氢气进行分离,同时通过循环加热管中的循环液对内胆中的氢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棉对管线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隔绝,防止氢气在运输过程中氢气中的水分结冰对管线造成损伤,压缩的氢气通过微孔过滤管的过滤,将压缩机带出的机油进行过滤,防止机油对管线中的密封圈或胶圈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
本技术涉及氢气供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环境的恶劣,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炼油行业来说,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用汽油柴油由原来的国三提高至国IV、国V,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低,为此,炼油行业需要提高油品加氢精制的加工深度,这样必然会使化学氢耗增加,有效的平衡氢气成为许多炼油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将盐化工企业富余的氢气运至炼油企业作为氢源,不仅可以获得优质的氢源,同时可以实现炼油和化工的有机结合。低氢成本管理则是炼厂低成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氢气的运输可分为气态氢气运输、液态氢气运输和固态氢气运输。当前,对氢气的运输一般采用高压压缩方法”。虽然氢气运输方式众多,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氢气主要通过集装管束运输车进行氢气异地运输。盐化工富余的氢气,经过脱水、脱氧等精制后经过压缩机压缩至20MPa,由装气柱装人集装管束运输车,由运输车至目的地后,由高压卸车胶管把集装管束运输车和卸气柱相连接,卸气柱和调压站相连,20MPa的氢气由调压站减压至0.6MPa并入氢气管网使用。但是,传统的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传统的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在冬季等较冷气候使用时,氢气中微量的水分容易结冰,容易造成供气管路之间的管线损坏,造成管线使用寿命降低。2、传统的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一般采用压缩机将氢气压缩,在压缩过程中会将压缩机中的微量机油带入氢气中,机油容易对管线中的密封圈或者胶圈产生腐蚀,造成管线密封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包括进气管、防水外壳、内胆和循环加热管,所述防水外壳底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所述防水外壳上半部内壁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循环加热管,所述防水外壳内壁对应循环加热管外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中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之间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微孔过滤管,所述防水外壳上半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防水外壳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防水外壳内壁与内胆外壁之间空隙处填充有保温填料。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加热管进水口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加热管中循环液的温度为-摄氏度,所述循环加热管中的循环液为防冻循环液,用于提供循环液,便于对内胆中的氢气进行加热,同时防止温度过热或者循环液结冰产生危险。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进气方向与内胆内壁相切,用于进气管中的氢气进入内胆后沿内胆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得氢气中较重的水汽甩向内胆内壁,与氢气进行分离。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棉为聚乙烯保温材料,聚乙烯保温材料低温防冻效果较好。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用于保温隔热。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远离防水外壳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排水阀,用于水的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温棉、循环加热管以及排水管,实现了在冬季或者寒冷气候下进行氢气输送过程中,进气管中的氢气进入内胆后沿内胆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得氢气中较重的水汽甩向内胆内壁,与氢气进行分离,同时通过循环加热管中的循环液对内胆中的氢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棉对管线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隔绝,防止氢气在运输过程中氢气中的水分结冰对管线造成损伤。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微孔过滤管、支架以及内胆,实现了在压缩机压缩氢气以后,压缩的氢气通过微孔过滤管的过滤,将压缩机带出的机油进行过滤,防止机油对管线中的密封圈或胶圈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中:1-进气管;2-保温棉;3-防水外壳;4-保温填料;5-内胆;6-微孔过滤管;7-支架;8-循环加热管;9-出气管;10-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包括进气管1、防水外壳3、内胆5和循环加热管8,防水外壳3底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用于进气,进气管1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2,用于保温防冻,防水外壳3上半部内壁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循环加热管8,用于对内胆5中的氢气进行加热,防止氢气中的水汽结冰,防水外壳3内壁对应循环加热管8外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内胆5,内胆5中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架7,用于安装固定微孔过滤管6,支架7之间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微孔过滤管6,用于过滤氢气中的机油,防水外壳3上半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防水外壳3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用于水分的排出,防水外壳3内壁与内胆5外壁之间空隙处填充有保温填料4,用于保温隔热。循环加热管8进水口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循环泵,循环加热管8中循环液的温度为0-60摄氏度,循环加热管8中的循环液为防冻循环液,用于提供循环液,便于对内胆中的氢气进行加热,同时防止温度过热或者循环液结冰产生危险,进气管1进气方向与内胆5内壁相切,用于进气管1中的氢气进入内胆后沿内胆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得氢气中较重的水汽甩向内胆5内壁,与氢气进行分离,保温棉2为聚乙烯保温材料,聚乙烯保温材料低温防冻效果较好,出气管9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2,用于保温隔热,排水管10远离防水外壳3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排水阀,用于水的排出。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冬季或者寒冷气候下进行氢气输送过程中,进气管1中的氢气进入内胆5后沿内胆5内壁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得氢气中较重的水汽甩向内胆5内壁,与氢气进行分离,水汽沿内胆5内壁流下,从排水管10排出,同时通过循环加热管8中的循环液对内胆5中的氢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棉2对管线内的温度进行保温隔绝,防止氢气在运输过程中氢气中的水分结冰对管线造成损伤,在压缩机压缩氢气以后,压缩的氢气通过微孔过滤管6的过滤,将压缩机带出的机油进行过滤,防止机油对管线中的密封圈或胶圈造成损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包括进气管(1)、防水外壳(3)、内胆(5)和循环加热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3)底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2),所述防水外壳(3)上半部内壁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循环加热管(8),所述防水外壳(3)内壁对应循环加热管(8)外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内胆(5),所述内胆(5)中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之间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微孔过滤管(6),所述防水外壳(3)上半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防水外壳(3)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防水外壳(3)内壁与内胆(5)外壁之间空隙处填充有保温填料(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束运输氢气供气设备,包括进气管(1)、防水外壳(3)、内胆(5)和循环加热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3)底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外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保温棉(2),所述防水外壳(3)上半部内壁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循环加热管(8),所述防水外壳(3)内壁对应循环加热管(8)外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内胆(5),所述内胆(5)中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之间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微孔过滤管(6),所述防水外壳(3)上半部一侧外壁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防水外壳(3)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防水外壳(3)内壁与内胆(5)外壁之间空隙处填充有保温填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运输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李成林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固洛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