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新阳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31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铝塑管管件,特指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该种铝塑管管件包括密封圈(3)、用来套在铝塑管外径上的有开口的径圈(4)、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的丝接件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管件主体(5)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全是铝塑管连接端的管件主体(5),另一种是在设置有铝塑管连接端的同时设置有丝接端或阀门组件或其组合构成的管件主体(5),在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上设置有扳块(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铝塑管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已知技术的铝塑管管件存在的必须用扳手装卸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铝塑管管件主要用于对铝塑管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
本技术涉及铝塑管管件,特指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铝塑管管件有外丝直接、内丝直接、等直接、等弯头、内丝弯头、外丝弯头、等三通、内丝三通、外丝三通、铝塑管连接阀等多种连接管件,所有的铝塑管管件都是由密封圈、径圈配合全是铝塑管连接端或设置有铝塑管连接端的同时设置有丝接端或阀门组件或其组合的丝接件管件主体配合六角形的压紧帽构成的,人们在装卸铝塑管或铝塑管管件时,需要用扳手来装卸铝塑管管件上的丝接件压紧帽,但有时找不到扳手,就无法进行装卸,误工误事,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在丝接件上设置有扳块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该种铝塑管管件包括密封圈(3)、用来套在铝塑管外径上的有开口的径圈(4)、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管件主体(5)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全是铝塑管连接端的管件主体(5),另一种是在设置有铝塑管连接端的同时设置有丝接端或阀门组件或其组合构成的管件主体(5),该种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密封圈(3)、径圈(4)与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配合,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设置有内管和外管,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的外管上和压紧帽(1)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内管上设置有浅槽(7),密封圈(3)套在内管上的浅槽(7)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供铝塑管插入的空腔,径圈(4)装配在管件主体(5)和压紧帽(1)之间的空隙处,其特征在于:在该种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上设置有扳块(2)。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该种铝塑管管件的丝接件上设置有扳块,用手拧丝接件上的扳块就能够方便的装卸铝塑管或铝塑管管件,省去找扳手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已知技术的铝塑管管件存在的必须用扳手装卸的缺点。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主要用于对铝塑管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的外丝直接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分解状态下的外丝直接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压紧帽的左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压紧帽的右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径圈的左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密封圈的左视图图7、图9、图11、图13、图15、图17、图19、图21分别显示的是与实施例1设置相同的压紧帽、径圈、密封圈、铝塑管连接端的管件主体的情况下的内丝直接、等直接、内丝弯头、外丝弯头、内丝三通、等三通、等弯头、外丝三通的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图10、图12、图14、图16、图18、图20、图22分别对应显示的是图7、图9、图11、图13、图15、图17、图19、图21所示的内丝直接、等直接、内丝弯头、外丝弯头、内丝三通、等三通、等弯头、外丝三通上的管件主体的剖视图图23显示了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的外丝直接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的分解状态下的外丝直接的剖视图图25是图23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压紧帽的左视图图26是图23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压紧帽的右视图图27是图23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管件主体的右视图图28是图23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开口的径圈的左视图图29是图23所示的外丝直接上的无开口的径圈的左视图图30显示了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的铝塑管阀门的外丝阀门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30所示的分解状态下的外丝阀门的剖视图图32是图30所示的外丝阀门的分解状态下的相应部件的俯视图图33是图30所示的外丝阀门的分解状态下的相应部件的右视图图34是图30所示的外丝阀门上的扳轴的仰视图图35显示了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的内丝弯头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管件主体上的丝接端为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图35所示的内丝弯头上的压紧帽的左视图图37是图35所示的内丝弯头上的压紧帽的右视图图38是图35所示的内丝弯头上的管件主体(丝接端为完整状态时)的俯视图图39是图35所示的内丝弯头上的管件主体(丝接端为完整状态时)的右视图图40是图35所示的配合管件主体的丝接端的浅槽的密封圈为完整状态的俯视图图41是图35所示的内丝弯头上的压紧帽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压紧帽,2、扳块,3、密封圈,4、径圈,5、管件主体,6、连接口,7、浅槽、8、阀球,9、耐磨密封垫,10、扳轴,11、平垫,12、压丝,13、手柄,14、螺母,15、装卸面,16、底座,17、垫腔,18、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6显示了本技术的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的外丝直接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外丝直接包括密封圈(3)、用来套在铝塑管外径上的设置有开口的径圈(4)、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具体的实施方式是,该种外丝直接的管件主体(5)的一端是铝塑管连接端,另一端是外丝结构的丝接端,压紧帽(1)、密封圈(3)、径圈(4)与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配合,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设置有内管和外管,内管上设置有两道浅槽(7),两个密封圈(3)分别套在内管上的两道浅槽(7)处,径圈(4)装配在丝接件管件主体(5)和压紧帽(1)之间的空隙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供铝塑管插入的空腔,压紧帽(1)上设置有内螺纹,管件主体(5)上的外管处设置有与压紧帽(1)配合的外螺纹,在该种铝塑管管件的丝接件压紧帽(1)上设置有两个扳块(2),压紧帽(1)上设置有适配扳手装卸的装卸面(15)。实施例2图7至图22显示了本技术的与实施例1设置相同的压紧帽、径圈、密封圈、铝塑管连接端的管件主体的情况下的方便装卸的内丝直接、等直接、内丝弯头、外丝弯头、内丝三通、等三通、等弯头、外丝三通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内丝直接、等直接、内丝弯头、外丝弯头、内丝三通、等三通、等弯头、外丝三通包括密封圈(3)、用来套在铝塑管外径上的设置有开口的径圈(4)、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的丝接件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具体的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内丝直接、内丝弯头、内丝三通的管件主体(5)的其中一端为内丝结构的丝接端,其余端为铝塑管连接端,外丝弯头、外丝三通的管件主体(5)的其中一端为外丝结构的丝接端,其余端为铝塑管连接端,等直接、等三通、等弯头的管件主体(5)上的每端都是铝塑管连接端,本实施例的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密封圈(3)、径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该种铝塑管管件包括密封圈(3)、用来套在铝塑管外径上的有开口的径圈(4)、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管件主体(5)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全是铝塑管连接端的管件主体(5),另一种是在设置有铝塑管连接端的同时设置有丝接端或阀门组件或其组合构成的管件主体(5),该种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密封圈(3)、径圈(4)与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配合,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设置有内管和外管,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的外管上和压紧帽(1)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内管上设置有浅槽(7),密封圈(3)套在内管上的浅槽(7)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供铝塑管插入的空腔,径圈(4)装配在管件主体(5)和压紧帽(1)之间的空隙处,其特征在于:在该种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上设置有扳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装卸的铝塑管管件,该种铝塑管管件包括密封圈(3)、用来套在铝塑管外径上的有开口的径圈(4)、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管件主体(5)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全是铝塑管连接端的管件主体(5),另一种是在设置有铝塑管连接端的同时设置有丝接端或阀门组件或其组合构成的管件主体(5),该种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密封圈(3)、径圈(4)与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配合,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设置有内管和外管,管件主体(5)上的铝塑管连接端的外管上和压紧帽(1)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内管上设置有浅槽(7),密封圈(3)套在内管上的浅槽(7)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供铝塑管插入的空腔,径圈(4)装配在管件主体(5)和压紧帽(1)之间的空隙处,其特征在于:在该种铝塑管管件的压紧帽(1)和管件主体(5)组成的丝接件上设置有扳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新阳
申请(专利权)人:邵新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