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妲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31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包括阀门管,环形槽,开槽和滚珠;所述水管整体为套接在内套的外壁倒刺环上,且每处倒刺环的紧贴靠前处设置有内垫圈;并且内套的最前端处设置有一处外垫圈;所述紧贴水管的外侧端面套接夹紧有固定头,且固定头的外丝与阀门管的内丝相互拧紧固定;所述固定头的外丝处开设有多处开槽,且在固定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在装置内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三处倒刺环,在紧贴倒刺环的一侧设置有内垫圈,当水管套接在内套的外端面上时,水管能够通过内套的倒刺环进行对水管的进一步固定,来保障水管不会因压力过大滑落或者漏水现象,每处倒刺环处的内垫圈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水管连接处防水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管连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阀门水管连接头,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且一般的阀门与水管之间多为相同的材质相互连接,金属采用螺纹连接方式链接固定,而一般的塑料材质则会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但若将金属的阀门与一般塑料管或者钢丝软管连接则较为困难。申请号:CN201620712924.9的专利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密封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管跟阀门连接的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结构的整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快速接头两端分别设置水管接口端及阀门接口端,所述的阀门接口端为双层结构,包括外侧的束缚套及内侧的连接套,束缚套及连接套共轴线设置。本技术能够保证较好的水管与阀门的连接强度及密封性,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基于上述,且一般的阀门与水管之间多为相同的材质相互连接,金属采用螺纹连接方式链接固定,而一般的塑料材质则会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但若将金属的阀门与一般塑料管或者钢丝软管连接则较为困难,会发生连接端漏水等现象且安装连接头均较为繁琐。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以解决现有阀门水管连接头功能单一,会发生连接端漏水等现象且安装连接头均较为繁琐的问题。本技术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包括阀门管,内丝,锥面,内套,外垫圈,内垫圈,倒刺环,水管,固定块,外丝,环形槽,开槽和滚珠;所述水管整体为套接在内套的外壁倒刺环上,且每处倒刺环的紧贴靠前处设置有内垫圈;并且内套的最前端处设置有一处外垫圈;所述水管的外侧端面套接夹紧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丝与阀门管的内丝相互拧紧固定;所述固定块的外丝处开设有多处开槽,且在固定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并且在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阀门管的内丝靠内部为一处锥面。进一步的,所述所套接水管的内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三处倒刺环,且在倒刺环的靠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内垫圈。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的末端为一处倒角面,且内套的另一侧的环形肩能够卡在水管上,在环形肩的外侧处设置有外垫圈。进一步的,所述水管的外侧设置为一处固定块,且固定块的最外侧为螺母装的设计,且在紧贴螺母设计的内部为一处外丝,且外丝能够与阀门管的内丝相互配合拧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最内部为一处锥面的设置,且锥面设计的固定块能够阀门管内部的锥面相互配合卡紧。进一步的,所述在固定块的锥面到外丝处开设有多处开槽,且在固定块的内壁上开设有三处环形槽,在每处环形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多处滚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内套的设置,因为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将水管与一般的阀门进行直接的连接,只能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组成较为永久性的连接固定,本装置就针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将水管直接套接在装置内套的外壁上,在装置内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三处倒刺环,在紧贴倒刺环的一侧设置有内垫圈,当水管套接在内套的外端面上时,水管能够通过内套的倒刺环进行对水管的进一步固定,来保障水管不会因压力过大滑落或者漏水现象,每处倒刺环处的内垫圈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水管连接处防水的性能。固定块的设置,固定块的最外端处为螺母装的设置,在其靠内处为一处外丝,且在固定块的外丝与固定块最内侧处开设有多处开槽,固定块的内壁处还开设有三处环形槽,在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在将固定块套接在水管的外侧后,在将固定块通过固定块上的外丝与阀门管的内丝相互配合拧紧,在将固定块进行拧紧时,固定块最内端的锥面就会直接作用在阀门内端的锥面上,因为固定块上开设有多一条开槽,在两处锥面相互接触后,固定块的内端会逐渐收紧,将水管进一步进行固定,且在固定块的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为滚珠的设计,在转动调整固定块时不会对水管造成损伤,且还能方便固定块的转动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阀门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阀门管;101、内丝;102、锥面;2、内套;201、外垫圈;202、内垫圈;203、倒刺环;3、水管;4、坚固头;401、外丝;402、环形槽;403、开槽;5、滚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包括阀门管1,内丝101,锥面102,内套2,外垫圈201,内垫圈202,倒刺环203,水管3,固定块4,外丝401,环形槽402,开槽403和滚珠5;所述水管3整体为套接在内套2的外壁倒刺环203上,且每处倒刺环203的紧贴靠前处设置有内垫圈202;并且内套2的最前端处设置有一处外垫圈201;所述水管3的外侧端面套接夹紧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外丝401与阀门管1的内丝101相互拧紧固定;所述固定块4的外丝401处开设有多处开槽403,且在固定块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402,并且在环形槽4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5;所述阀门管1的内丝101靠内部为一处锥面102。其中,所述所套接水管3的内套2的外壁上设置有三处倒刺环203,且在倒刺环203的靠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内垫圈202,当水管3套接在内套2的外端面上时,水管3能够通过内套2的倒刺环203进行对水管3的进一步固定,来保障水管3不会因压力过大滑落或者漏水现象,每处倒刺环203处的内垫圈202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水管3连接处防水的性能。其中,所述内套2的末端为一处倒角面,且内套2的另一侧的环形肩能够卡在水管上3,在环形肩的外侧处设置有外垫圈201,内套2的末端倒角是为了更加方便水管3的卡入,在内套2末端的环形肩时水管3的限位端,在环形肩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垫圈201,能够进一步的进行防水。其中,所述水管3的外侧设置为一处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最外侧为螺母装的设计,且在紧贴螺母设计的内部为一处外丝401,且外丝401能够与阀门管1的内丝101相互配合拧紧固定,在固定块4外侧端的螺母外形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将固定块4进行紧固。其中,所述固定块4的最内部为一处锥面102的设置,且锥面102设计的固定块4能够阀门管1内部的锥面102相互配合卡紧,在将固定块4进行拧紧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包括阀门管(1),内丝(101),锥面(102),内套(2),外垫圈(201),内垫圈(202),倒刺环(203),水管(3),固定块(4),外丝(401),环形槽(402),开槽(403)和滚珠(5);所述水管(3)整体为套接在内套(2)的外壁倒刺环(203)上,且每处倒刺环(203)的紧贴靠前处设置有内垫圈(202);并且内套(2)的最前端处设置有一处外垫圈(201);所述水管(3)的外侧端面套接夹紧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外丝(401)与阀门管(1)的内丝(101)相互拧紧固定;所述固定块(4)的外丝(401)处开设有多处开槽(403),且在固定块(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402),并且在环形槽(4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5);所述阀门管(1)的内丝(101)靠内部为一处锥面(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包括阀门管(1),内丝(101),锥面(102),内套(2),外垫圈(201),内垫圈(202),倒刺环(203),水管(3),固定块(4),外丝(401),环形槽(402),开槽(403)和滚珠(5);所述水管(3)整体为套接在内套(2)的外壁倒刺环(203)上,且每处倒刺环(203)的紧贴靠前处设置有内垫圈(202);并且内套(2)的最前端处设置有一处外垫圈(201);所述水管(3)的外侧端面套接夹紧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外丝(401)与阀门管(1)的内丝(101)相互拧紧固定;所述固定块(4)的外丝(401)处开设有多处开槽(403),且在固定块(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402),并且在环形槽(4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5);所述阀门管(1)的内丝(101)靠内部为一处锥面(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阀门主体上的水管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套接水管(3)的内套(2)的外壁上设置有三处倒刺环(203),且在倒刺环(203)的靠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内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妲
申请(专利权)人:吴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