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628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立式破碎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包括上轴承、上轴承盖、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一连接座,上轴承、上轴承盖、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一连接座均套在破碎机转轴的上部,上轴承盖设于上轴承的外周上,第二护板与上轴承盖上表面连接,第二护板与上轴承上表面接触,第一连接座与第一护板的底部连接,第一护板与上轴承接触,第一连接座、第一护板和上轴承之间设有第二润滑腔,第二润滑腔和第一润滑腔内注有润滑脂。解决了现有立式破碎机虽然能够实现对转轴的密封,但是其安装时需要特定的右旋外螺纹结构,部件安装反后会出现不能密封且增加泄漏量的问题,增加了现场安装设备的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立式破碎机设计
,具体涉及是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立式破碎机主要为立式冲击破碎机,其主要应用在机制砂行业中,其主要依托动力装置带动皮带,使得立式破碎机的转轴转动,从而对立式破碎机内破碎腔体中的物料进行破碎,在使用中为了使得转轴工作稳定需要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来降温和降低部件间的磨损,公开号为2092874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及其轴系旋转密封结构,虽然也能够实现对转轴的密封,但是其安装时需要特定的右旋外螺纹结构,部件安装反后会出现不能密封且增加泄漏量的问题,增加了现场安装设备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立式破碎机虽然能够实现对转轴的密封,但是其安装时需要特定的右旋外螺纹结构,部件安装反后会出现不能密封且增加泄漏量的问题,增加了现场安装设备的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包括上轴承、上轴承盖、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一连接座,上轴承、上轴承盖、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一连接座均套在破碎机转轴的上部,上轴承盖设于上轴承的外周上,并与上轴承接触,第二护板与上轴承盖上表面连接,第二护板与上轴承上表面接触,第二护板与上轴承间设有第一润滑腔,第一护板与上轴承盖下表面连接,第一护板与上轴承下表面接触,第一连接座与第一护板的底部连接,第一护板与上轴承接触,第一连接座、第一护板和上轴承之间设有第二润滑腔,第二润滑腔和第一润滑腔内注有润滑脂。进一步的,第二护板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与第一润滑腔连通,且注油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堵头。可选的,第二护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上轴承盖上表面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二护板并插入上轴承盖内。可选的,第一护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上轴承盖下表面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螺栓穿过第一护板并插入上轴承盖内。进一步的,第一护板与第一连接座的接触面设置有凸起,第一连接座与第一护板的接触面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第一连接座通过相适配的凸起与第一护板连接。可选的,第一护板的凸起上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座相适配的凸起上也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座与第一护板螺旋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设置由上轴承、上轴承盖、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一连接座组成的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能够在保障转轴正常旋转的同时,对注入的润滑脂进行密封,大幅度降低其漏油的风险。2、各个部件间多采用固定螺栓或者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降低后续设备维护难度也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安装和使用。3、解决了现有立式破碎机虽然能够实现对转轴的密封,但是其安装时需要特定的右旋外螺纹结构,部件安装反后会出现不能密封且增加泄漏量的问题,增加了现场安装设备的难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立式破碎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动力装置、2为皮带、3为立式破碎机、13为破碎机转轴、14为第一连接座、15为第一护板、16为第一固定螺栓、17为上轴承、18为第二固定螺栓、19为第二护板、20为上轴承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包括上轴承17、上轴承盖20、第一护板15、第二护板19和第一连接座14,上轴承17、上轴承盖20、第一护板15、第二护板19和第一连接座14均套在破碎机转轴13的上部,上轴承盖20设于上轴承17的外周上,并与上轴承17接触,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盖20上表面连接,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17上表面接触,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17间设有第一润滑腔,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盖20下表面连接,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17下表面接触,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护板15的底部连接,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17接触,第一连接座14、第一护板15和上轴承17之间设有第二润滑腔,第二润滑腔和第一润滑腔内注有润滑脂。使用中,整个立式破碎机系统在动力装置1的带动下,皮带2带动立式破碎机3的动力输入端转动从而对立式破碎机内破碎腔体中的物料进行破碎。通过设置由上轴承、上轴承盖、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一连接座组成的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能够在保障转轴正常旋转的同时,对注入的润滑脂进行密封,大幅度降低其漏油的风险。解决了现有立式破碎机虽然能够实现对转轴的密封,但是其安装时需要特定的右旋外螺纹结构,部件安装反后会出现不能密封且增加泄漏量的问题,增加了现场安装设备的难度的问题。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方案时,能够在破碎机转轴的下部设置相适配的下密封装置,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密封效果,如图1中的A区域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护板19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与第一润滑腔连通,且注油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堵头。使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或者现场工作人员能够从注油口内补充设备所需的润滑脂或润滑油,由于破碎机转轴在上轴承内旋转,润滑脂或润滑油会从第一润滑腔流入位于上轴承下方的第二润滑腔,实现对破碎机转轴上部的润滑。本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分别与上轴承盖的连接方式,其中第二护板19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8与上轴承盖20上表面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螺栓18穿过第二护板19并插入上轴承盖20内。第一护板15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6与上轴承盖20下表面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螺栓16穿过第一护板15并插入上轴承盖20内。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各个部件间多采用固定螺栓或者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降低后续设备维护难度也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安装和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护板15与第一连接座14的接触面设置有凸起,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护板15的接触面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第一连接座14通过相适配的凸起与第一护板15连接。第一护板15的凸起上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座14相适配的凸起上也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护板15螺旋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座并且采用螺旋连接或者时之间啮合均可实现对第二润滑腔的密封,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可以将第一连接座下部抵靠在破碎机转轴的轴套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17)、上轴承盖(20)、第一护板(15)、第二护板(19)和第一连接座(14),所述上轴承(17)、上轴承盖(20)、第一护板(15)、第二护板(19)和第一连接座(14)均套在破碎机转轴(13)的上部,所述上轴承盖(20)设于上轴承(17)的外周上,并与上轴承(17)接触,所述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盖(20)上表面连接,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17)上表面接触,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17)间设有第一润滑腔,所述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盖(20)下表面连接,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17)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护板(15)的底部连接,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17)接触,第一连接座(14)、第一护板(15)和上轴承(17)之间设有第二润滑腔,所述第二润滑腔和第一润滑腔内注有润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17)、上轴承盖(20)、第一护板(15)、第二护板(19)和第一连接座(14),所述上轴承(17)、上轴承盖(20)、第一护板(15)、第二护板(19)和第一连接座(14)均套在破碎机转轴(13)的上部,所述上轴承盖(20)设于上轴承(17)的外周上,并与上轴承(17)接触,所述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盖(20)上表面连接,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17)上表面接触,第二护板(19)与上轴承(17)间设有第一润滑腔,所述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盖(20)下表面连接,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17)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护板(15)的底部连接,第一护板(15)与上轴承(17)接触,第一连接座(14)、第一护板(15)和上轴承(17)之间设有第二润滑腔,所述第二润滑腔和第一润滑腔内注有润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破碎机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板(19)上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与第一润滑腔连通,且注油口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堵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鸿闫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宇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