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25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涉及轴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轴承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其包括固定件和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中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为轴承座,并且所述轴承座内部为中空;所述活动件包括前直线轴承、隔套、后直线轴承、自润滑轴套、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在所述轴承座中空部位按先后顺序依次安装设置前直线轴承、隔套和后直线轴承,所述自润滑轴套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并且所述自润滑轴套紧邻所述后直线轴承设置,所述锁紧环设置在所述自润滑轴套外侧,在所述锁紧环内设置调整轴、调整螺钉和调整把手,其中所述调整轴通过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调整把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轴承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
技术介绍
直线轴承是一种直线运动系统,用于直线行程与圆柱轴配合使用。由于承载球与轴承外套点接触,钢球以最小的摩擦阻力滚动,因此直线轴承具有摩擦小,且比较稳定,不随轴承速度而变化,能获得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平稳直线运动。但是直线轴承消耗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的是轴承冲击载荷能力较差,且承载能力也较差,其次直线轴承在高速运动时振动和噪声较大,直线轴承耐磨性能较差,尤其是在直线运动时,摩擦阻力最小,运动快捷。但存在精度不高,耐磨性能差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直线轴承来提高耐磨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耐磨轴承,精度高,耐磨能力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包括固定件和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中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为轴承座,并且所述轴承座内部为中空;所述活动件包括前直线轴承、隔套、后直线轴承、自润滑轴套、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其中所述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构成锁紧装置,其中在所述轴承座中空部位按先后顺序依次安装设置前直线轴承、隔套和后直线轴承,其中所述自润滑轴套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并且所述自润滑轴套紧邻所述后直线轴承设置,所述锁紧环设置在所述自润滑轴套外侧,在所述锁紧环内设置调整轴、调整螺钉和调整把手,其中所述调整轴通过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调整把手连接。优选地,所述轴承座外壳为矩形结构,所述中空部分为圆形结构。优选地,所述锁紧环为圆形结构,并且所述锁紧环内部为光滑结构。优选地,前直线轴承和所述后直线轴承为LM系列轴承并且尺寸和型号相同。优选地,所述调整把手与前直线轴承和后直线轴承为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自润滑轴套的材料为聚酰胺聚四氟乙烯。优选地,所述调整把手为铝合金材质。优选地,所述隔套的厚度范围为2cm-5cm。优选地,所述锁紧环的厚度大于所述隔套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调整轴大于等于调整把手的长度相同,并且所述调整轴长度范围介于5cm-10cm。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轴承的左右两端加入自润滑轴套,使得轴承在运动时,能够可以有效的减少摩擦阻力,当不需要运动时,可以通过调整把手锁紧直线轴承,使得锁紧环和前直线轴承、后前直线轴承抱死,防止轴承前后攒动,以便限制轴承运动,进而减少其无用的损耗,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沿图3的A-A方向的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沿图3的B-B方向的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的运动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沿图6中的C-C向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轴承座;2-调整轴;3-调整把手;4-调整螺钉;5-锁紧环;6-前直线轴承;7-后直线轴承;8-隔套;9-自润滑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固定件和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中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为轴承座1,并且所述轴承座1内部为中空;所述活动件包括前直线轴承6、隔套8、后直线轴承7、自润滑轴套9、锁紧环5、调整轴2、调整把手3和调整螺钉4,其中所述锁紧环5、调整轴2、调整把手3和调整螺钉4构成锁紧装置,其中在所述轴承座1中空部位按先后顺序依次安装设置前直线轴承6、隔套8和后直线轴承7,其中所述自润滑轴套9设置在所述轴承座1的两端,并且所述自润滑轴套9紧邻所述后直线轴承7设置,所述锁紧环5设置在所述自润滑轴套9外侧,在所述锁紧环5内设置调整轴2、调整螺钉4和调整把手3,其中所述调整轴2通过所述调整螺钉4与所述调整把手3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1外壳为矩形结构,所述中空部分为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环5为圆形结构,并且所述锁紧环5内部为光滑结构。进一步地,前直线轴承6和所述后直线轴承7为LM系列轴承并且尺寸和型号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把手3与前直线轴承6和后直线轴承7为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自润滑轴套9的材料为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把手3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地,所述隔套8的厚度范围为2cm-5cm。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环5的厚度大于所述隔套8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轴2大于等于调整把手3的长度相同,并且所述调整轴2长度范围介于5cm-10cm。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采用自润滑轴套的作用在于:使得轴承在重载、高温、水下、真空、腐蚀等特殊恶劣工况或难以润滑场合,都能够实现润合。本技术在轴承座1进出,其具有低摩擦系数的固体润滑剂,以减低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或其他形式的表面破坏作用。在具体实施例中,自润滑轴承分为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固体镶嵌自润滑承轴,双金属材料自润滑轴承,特殊材料自润滑轴承,按照不同用途和工况,选用不同的自润滑轴承。它具有承载能力高,耐冲击,耐高温,自润滑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重载,低速,往复或摆动等难以润滑和形成油膜的场合,也不怕水冲和其它酸液的浸蚀和冲刷,因此可以提高轴承的耐磨精度。本技术在工作时,首选对轴承进行安装,安装时,轴承座1为固定件,固定不动,前直线轴承6、隔套8、后直线轴承7依次装入轴承座1内,然后将自润滑轴套9对称固定在左右两端,最后装入锁紧环5,调整轴2、调整螺钉4和调整把手3被装在轴承座1上,并插入锁紧环5,这样轴承座可以顺滑的运动。本技术在左右两端加入自润滑轴套9后,由于自润滑轴套出色的结构性能特性,在运动时,能够可以有效的减少摩擦阻力,当不需要运动时,将调整把手3锁紧前直线轴承6和后直线轴承7,使得锁紧环5和前直线轴承6、后直线轴承7抱死,以防止前直线轴承6、后直线轴承7前后攒动,进而限制其运动,大大减少轴承的无用损耗,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固定件和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中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为轴承座,并且所述轴承座内部为中空,所述活动件包括前直线轴承、隔套、后直线轴承、自润滑轴套、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其中所述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构成锁紧装置,其中在所述轴承座中空部位按先后顺序依次安装设置前直线轴承、隔套和后直线轴承,其中所述自润滑轴套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并且所述自润滑轴套紧邻所述后直线轴承设置,所述锁紧环设置在所述自润滑轴套外侧,在所述锁紧环内设置调整轴、调整螺钉和调整把手,其中所述调整轴通过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调整把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固定件和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中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为轴承座,并且所述轴承座内部为中空,所述活动件包括前直线轴承、隔套、后直线轴承、自润滑轴套、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其中所述锁紧环、调整轴、调整把手和调整螺钉构成锁紧装置,其中在所述轴承座中空部位按先后顺序依次安装设置前直线轴承、隔套和后直线轴承,其中所述自润滑轴套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并且所述自润滑轴套紧邻所述后直线轴承设置,所述锁紧环设置在所述自润滑轴套外侧,在所述锁紧环内设置调整轴、调整螺钉和调整把手,其中所述调整轴通过所述调整螺钉与所述调整把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外壳为矩形结构,所述中空部分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为圆形结构,并且所述锁紧环内部为光滑结构。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思益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