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14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锁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锁仁、排片和摇臂,还包括套筒和离合器,套筒套设在锁仁外,排片从锁仁伸出并能够相对于套筒插入或缩回,锁仁与离合器连接,离合器与摇臂连接;当排片部分缩回套筒时,转动锁仁后,锁仁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离合器与锁仁脱离;当排片完全缩回到锁仁中时,转动锁仁后,锁仁带动离合器转动,离合器带动摇臂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筒和离合器,当用非匹配钥匙或工具插入锁芯时,排片部分缩回套筒,转动锁仁后,锁仁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离合器与锁仁脱离。使得锁仁空转,不带动摇臂转动,从而避免了车门解锁,提升防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锁芯
本技术涉及车门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锁芯。
技术介绍
伴随着汽车日益走向千家万户,汽车防盗安全也成为汽车业重要的课题之一。汽车一般都在左前门配置有机械车门锁芯,以提供用匹配的机械钥匙解锁,打开车门的功能。所以,车门锁芯结构设计,事关整车的防盗安全。传统锁芯的设计,匹配的钥匙插入后,排片完全缩回锁仁中,锁仁转动,输出位移带动车门锁解锁。但是存在以下锁芯功能失效的情况:用非匹配钥匙或工具插入锁芯,强行转动时,可能出现排片或壳体破坏,锁仁转动,车门锁解锁,此潜在缺陷使整车面临被非法侵入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增强的车门锁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门锁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锁仁、排片和摇臂,还包括套筒和离合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锁仁外,所述排片从所述锁仁伸出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插入或缩回,所述锁仁与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摇臂连接;当所述排片部分缩回所述套筒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锁仁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带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锁仁脱离;当所述排片完全缩回到所述锁仁中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锁仁带动所述离合器转动,所述离合器带动所述摇臂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沿轴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锁仁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时,所述凸台推挤所述套筒,所述套筒沿轴向远离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套筒推动所述离合器沿轴向与所述锁仁脱离。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摇臂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驱动块沿轴向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离合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驱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凸部;当所述排片完全缩回到所述锁仁中时,所述锁仁带动所述离合器转动,所述离合器带动所述驱动块转动,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摇臂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为圆盘形,所述离合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锁仁外,所述离合器的边缘设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部沿轴向延伸。进一步地,还包括摇臂C型卡扣,通过所述摇臂C型卡扣将所述摇臂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仁上设有环槽,所述摇臂C型卡扣插入到所述环槽中,用于将所述摇臂与所述驱动块相对于所述锁仁轴向固定;当所述排片部分缩回所述套筒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环槽相对于所述摇臂C型卡扣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上设有扭簧环形槽;所述扭簧环形槽中安装有驱动块扭簧,所述驱动块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沿轴向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的长度大于多个所述排片的总长与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行程之和。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锁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凸部,所述锁仁通过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的配合带动所述离合器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为圆盘形,所述离合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锁仁外,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离合器面向所述锁仁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凸部沿径向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套筒和离合器,当用非匹配钥匙或工具插入锁芯时,排片部分缩回套筒,转动锁仁后,锁仁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离合器与锁仁脱离。使得锁仁空转,不带动摇臂转动,从而避免了车门解锁,提升防盗性能。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门锁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门锁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门锁芯的壳体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门锁芯的锁仁、离合器和驱动块的爆炸图;图5是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6是图1中B-B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摇臂C型卡扣2-摇臂3-驱动块扭簧4-驱动块:41-第一凸部、42-扭簧环形槽5-压缩弹簧6-离合器:61-第一卡槽、62-第二卡槽、63-通孔7-套筒:71-凹槽、72-长槽8-壳体:81-凸台9-锁仁:91-第二凸部、92-环槽、93-排片孔10-排片弹簧11-排片12-防尘盖弹簧13-防尘盖14-防尘盖罩盖15-锁芯罩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车门锁芯,包括壳体8和安装在壳体8中的锁仁9、排片11和摇臂2,还包括套筒7和离合器6,套筒7套设在锁仁9外,排片11从锁仁9伸出并能够相对于套筒7插入或缩回,锁仁9与离合器6连接,离合器6与摇臂2连接;当排片11部分缩回套筒7时,转动锁仁9后,锁仁9带动套筒7转动,套筒7带动离合器6与锁仁9脱离;当排片11完全缩回到锁仁9中时,转动锁仁9后,锁仁9带动离合器6转动,离合器6带动摇臂2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套筒7和离合器6,当用非匹配钥匙或工具插入锁芯时,排片11部分缩回套筒7,转动锁仁9后,锁仁9带动套筒7转动,套筒7带动离合器6与锁仁9脱离。使得锁仁9空转,不带动摇臂2转动,从而避免了车门解锁,提升防盗性能。具体为,如图2所示,壳体8为空心柱体,锁仁9插入到壳体8中,锁仁9的一端连接有防尘盖弹簧12、防尘盖13、防尘盖罩盖14和锁芯罩盖15,锁芯罩盖15与壳体8的一端连接,防尘盖13用于遮挡锁仁9的锁孔(图未示),在钥匙不插入锁芯的情况下,防尘盖13始终被防尘盖弹簧12顶着,防止灰尘等小颗粒杂物进入锁仁9的内部。锁仁9的另一端穿过壳体8后与摇臂2连接,摇臂2与车门解锁杆连接,当转动摇臂2时,带动车门解锁杆解锁。如图4所示,锁仁9上设有排片孔93,多个排片11插入到排片孔93中。当匹配的钥匙插入到锁仁9中并转动锁仁9时,排片11完全缩回到排片孔93中;当用非匹配钥匙或工具插入锁仁9时,排片11只会部分缩回,使得排片11仍然与套筒7干涉。如图2所示,排片11上设有排片弹簧10,排片弹簧10将排片11压嵌在套筒7的长槽7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锁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锁仁、排片和摇臂,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套筒和离合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锁仁外,所述排片从所述锁仁伸出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插入或缩回,所述锁仁与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摇臂连接;/n当所述排片部分缩回所述套筒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锁仁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带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锁仁脱离;/n当所述排片完全缩回到所述锁仁中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锁仁带动所述离合器转动,所述离合器带动所述摇臂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锁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锁仁、排片和摇臂,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套筒和离合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锁仁外,所述排片从所述锁仁伸出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插入或缩回,所述锁仁与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摇臂连接;
当所述排片部分缩回所述套筒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锁仁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带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锁仁脱离;
当所述排片完全缩回到所述锁仁中时,转动所述锁仁后,所述锁仁带动所述离合器转动,所述离合器带动所述摇臂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沿轴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锁仁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时,所述凸台推挤所述套筒,所述套筒沿轴向远离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套筒推动所述离合器沿轴向与所述锁仁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摇臂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驱动块沿轴向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离合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驱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凸部;
当所述排片完全缩回到所述锁仁中时,所述锁仁带动所述离合器转动,所述离合器带动所述驱动块转动,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摇臂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圆盘形,所述离合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锁仁外,所述离合器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孙晓攀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