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04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门盖和阻尼水缸,门盖与出水管铰接相连,阻尼水缸包括缸套和推拉杆,推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缸套内,缸套设置进出水孔,进出水孔与缸套的内腔相连通,水泵开启时,门盖在水压力作用下被顶开,推拉杆在门盖带动下由缸套内伸出,水由进出水孔进入缸套内腔中;当水泵关闭后,门盖在回水压力作用下关闭的同时,阻尼水缸的推拉杆与门盖一起运动,缸套内的水受到推拉杆的挤压由进出水孔排出,缸套内的水产生一定的高压反作用于推拉杆形成阻尼力,由于门盖受到推拉杆的反作用阻尼力,使得门盖关闭速度下降,从而有效避免了门盖关闭带给出水管以及扬水泵站其他装置的撞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
本技术涉及扬水泵站
,特别是涉及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机电排灌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大中型扬水灌区也得以快速发展,扬水泵站的不断建成,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不仅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自然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扬水泵站出水管的门盖,基本上是铸铁或铸钢加工而成,在水泵关停时靠自重和回流水的压力急速关闭,门盖对泵管突然的撞击给水泵、基座、土建设施造成很大损坏,由于这种原因水泵的基座、土建设施的强度要求很高,但长期使用仍然产生泵体、基座、土建设施的损坏,造成泵站故障率高、成本高和维修困难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扬水泵站的出水管门盖关闭时撞击泵管造成水泵损伤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门盖关闭时撞击出水管造成扬水泵损伤,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门盖和阻尼水缸,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铰接相连,所述阻尼水缸包括缸套和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套内,所述缸套远离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壁铰接,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缸套的一端与所述门盖铰接,所述缸套设置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与所述缸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所述缸套与所述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所述推拉杆与所述门盖的相对转动轴线均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门盖的顶部与所述出水管的顶部铰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门盖的铰接点位于所述门盖的轴线上,所述缸套、所述出水管的铰接点与所述门盖之间具有间隙。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上设置第一转轴座,所述门盖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座转动相连;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内壁上设置第二转轴座,所述缸套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座转动相连;所述门盖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设置第三转轴座,所述推拉杆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座转动相连。优选地,所述进出水孔包括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所述第一进出水孔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缸套的两端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出水孔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孔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进出水孔于所述缸套的侧壁上周向均布,四个所述第二进出水孔于所述缸套的侧壁上周向均布。优选地,所述推拉杆包括相连的圆柱部和连杆部,所述连杆部的直径较所述圆柱部的直径小,所述圆柱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套的内腔中,所述圆柱部与所述缸套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缸套的开口处设置挡环,所述挡环与所述连杆部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圆柱部设置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缸套的内壁抵接。优选地,所述门盖的直径较所述缸套的直径大,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由柔性材质制成。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门盖和阻尼水缸,门盖与出水管铰接相连,阻尼水缸包括缸套和推拉杆,推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缸套内,缸套远离推拉杆的一端与出水管的内壁铰接,推拉杆远离缸套的一端与门盖铰接,缸套设置进出水孔,进出水孔与缸套的内腔相连通,门盖与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缸套与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推拉杆与门盖的相对转动轴线均平行设置。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在出水管与门盖之间设置阻尼水缸,水泵开启时,门盖在水压力作用下被顶开,推拉杆在门盖带动下由缸套内伸出,水由进出水孔进入缸套内腔中;当水泵关闭后,门盖在回水压力作用下关闭的同时,阻尼水缸的推拉杆与门盖一起运动,缸套内的水受到推拉杆的挤压由进出水孔排出,缸套内的水产生一定的高压反作用于推拉杆形成阻尼力,由于门盖受到阻尼水缸的推拉杆的反作用阻尼力,使得门盖关闭速度下降,从而有效避免了门盖关闭带给出水管以及扬水泵站其他装置的撞击。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机构简单、无需多余操作,有效缓解了门盖关闭带来的撞击问题,提高了扬水泵站工作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的门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的门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的阻尼水缸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出水管,2为门盖,3为阻尼水缸,4为缸套,5为推拉杆,501为圆柱部,502为连杆部,6为第一转轴座,7为第二转轴座,8为第三转轴座,9为第一进出水孔,10为第二进出水孔,11为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门盖关闭时撞击出水管造成扬水泵损伤,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的门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的门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的阻尼水缸的剖切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1、门盖2和阻尼水缸3,门盖2与出水管1铰接相连,阻尼水缸3包括缸套4和推拉杆5,推拉杆5可滑动地设置于缸套4内,缸套4远离推拉杆5的一端与出水管1的内壁铰接,推拉杆5远离缸套4的一端与门盖2铰接,缸套4设置进出水孔,进出水孔与缸套4的内腔相连通,门盖2与出水管1的相对转动轴线、缸套4与出水管1的相对转动轴线、推拉杆5与门盖2的相对转动轴线均平行设置。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在出水管1与门盖2之间设置阻尼水缸3,水泵开启时,门盖2在水压力作用下被顶开,推拉杆5在门盖2带动下由缸套4内伸出,水由进出水孔进入缸套4内腔中;当水泵关闭后,门盖2在回水压力作用下关闭的同时,阻尼水缸3的推拉杆5与门盖2一起运动,缸套4内的水受到推拉杆5的挤压由进出水孔排出,缸套4内的水产生一定的高压反作用于推拉杆5形成阻尼力,由于门盖2受到阻尼水缸3的推拉杆5的反作用阻尼力,使得门盖2关闭速度下降,从而有效避免了门盖2关闭带给出水管1以及扬水泵站其他装置的撞击。本技术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机构简单、无需多余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门盖和阻尼水缸,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铰接相连,所述阻尼水缸包括缸套和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套内,所述缸套远离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壁铰接,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缸套的一端与所述门盖铰接,所述缸套设置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与所述缸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所述缸套与所述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所述推拉杆与所述门盖的相对转动轴线均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门盖和阻尼水缸,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铰接相连,所述阻尼水缸包括缸套和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套内,所述缸套远离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壁铰接,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缸套的一端与所述门盖铰接,所述缸套设置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与所述缸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门盖与所述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所述缸套与所述出水管的相对转动轴线、所述推拉杆与所述门盖的相对转动轴线均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盖的顶部与所述出水管的顶部铰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门盖的铰接点位于所述门盖的轴线上,所述缸套、所述出水管的铰接点与所述门盖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水泵站用出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上设置第一转轴座,所述门盖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座转动相连;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内壁上设置第二转轴座,所述缸套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座转动相连;所述门盖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设置第三转轴座,所述推拉杆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座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水泵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林刘亚楠王玉杰陈术艳马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