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71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包括泵房、至少两台水泵和水泵控制柜,泵房包括泵房架体和由动力源驱动的安装平台,至少两台所述水泵间隔设置在安装平台上,每台水泵的出水口处均串联有出水管;泵房架体上设置有抽水管路,抽水管路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每台水泵一一对应的进水接口,每组进水接口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水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占用空间小,工程量少,施工周期短,不仅可以建在岸边,也可以建在湖泊或河流中,在施工时在泵站设计位置处打入数根混凝土桩即可,无需围堰抽水,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且工程造价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还可根据旱涝情况调节水泵的取水高度,满足不同水位高度的取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
本技术涉及泵站,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江河、湖泊或水库岸边建造取水泵站时,常采用传统的固定式岸边取水泵站。传统固定式岸边取水泵站在施工过程如下:先围堰筑坝,再将围堰内的水抽干,然后建造泵房,最后安装设备(如水泵、阀门、管路、控制箱等)。该取水泵站的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水泵进水管往往需要固定在最低水位以下,水位落差越明显,泵房钢筋混凝土量越大,工程造价高。同时由于固定式取水泵站的抽水高度位于最低水位以下,取水口周围的杂物(如树枝、树叶、塑料垃圾等漂浮物)容易聚集在进水管管口,在取水时漂浮杂物容易被吸入进水管内而引起堵塞,并且水位过低时容易造成水泵吸空而水位较高时,水底的淤泥沉积物也容易被吸入管道。近年来,针对传统固定式取水泵站的多种弊端,也出现了一些浮动式取水泵站,如浮船式泵站和缆车式泵站。浮船式泵站一般建设在游荡性河岸的岸边,利用船体的动力装置取水;但是该泵站需要经常更换接头,移动船位,船体维护费用高,对风浪适应性差,且船体自重大,吃水深,浅水区域无法正常取水。而缆车式泵站主要通过建于岸坡上的缆车吸取表层水,对岸坡有一定要求,泵车内面积和空间较小,工作条件差,只能取水体表层水、水质差,且装置复杂,泵车移动难度大。因而,如何设计一种取水口高度可调节、占用空间小且施工安装简单的取水泵站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占用空间小,施工简单,不仅可以建在岸边,还可以建在湖泊或河流中,安装位置灵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包括泵房、至少两台水泵和水泵控制柜,所述泵房包括泵房架体和由动力源驱动的安装平台,至少两台所述水泵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每台水泵的出水口处均串联有出水管;所述泵房架体上设置有抽水管路,所述抽水管路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每台水泵一一对应的进水接口,每组进水接口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水接头;所述动力源通过拉绳带动安装平台升降,用于调整水泵及其出水管的高度,使每台水泵的出水管和与其对应高度的进水接头串联在一起。所述抽水管路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泵房架体上的出水母管,所述出水母管上并联有与每根所述出水管一一对应的竖向连接管,每组所述进水接口的至少两个所述进水接头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竖向连接管上。所述泵房架体为钢结构架,所述安装平台通过滑动件与所述钢结构架的多根立柱滑动配合。所述滑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滑轨,所述安装平台沿所述滑轨上下滑动。所述钢结构架的立柱上部对应设置有一对滑轮,所述拉绳分别绕设在与其对应的滑轮上,所述动力源通过驱动所述滑轮转动实现所述安装平台的升降。所述钢结构架顶部的横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起重机。所述导轨为工字型钢。至少两台所述水泵均为立式长轴泵。与现有浮动式取水泵站相比,本技术的取水泵站占用空间小,工程量少,施工周期短,不仅可以建在岸边,也可以建在湖泊或河流中,安装位置灵活,适用范围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适用新型的泵房整体采用钢结构架,占地面积小,且安装位置灵活,不仅可以建在岸边,还可以建在湖泊或河流中;在施工时在泵站设计位置处打入数根混凝土桩即可,无需围堰抽水,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且工程造价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本技术的每台水泵对应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水接头,且水泵随安装平台上升或下降,实现水泵取水口高度的调节,以满足水泵对不同高度水位的取水需求,特别适用于雨季和旱季的中小型湖泊或水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水泵和抽水管路的俯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包括泵房、三台水泵1和与每台水泵1相对应的水泵控制柜2,水泵1采用立式长轴泵,立式长轴泵的进水管直接深入水下,其电机为立式,与水面存在较大距离,防止因水面波动而导致水泵1电机进水;泵房包括泵房架体3和由动力源(动力源为电机)驱动的安装平台4,水泵1呈列间隔安装在安装平台4上,每台水泵1的出水口处均串联有出水管5,每根出水管5上设置有检修阀、压力表;泵房架体3上设置有抽水管路,抽水管路包括水平设置在泵房架体3上的出水母管6,出水母管6上并联三根与出水管5一一对应的竖向连接管7,每根竖向连接管7上均设置有一组进水接口,每组进水接口包括每组进水接口上下间隔的进水接头A和进水接头B(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进水接头也可以为三个或四个,并且上方的进水接头也可以设置在出水母管6上),进水接头A和进水接头B上下对齐,即每台水泵1具有两个不同高度的取水位置;泵房架体3为钢结构架,钢结构架的立柱上设置有滑动件(即滑轨),安装平台4与立柱上的滑轨滑动配合,立柱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一对滑轮9(滑轮转动设置在立柱上部),与每个滑轮9对应位置处的立柱上设置有驱动该滑轮9转动的电机,安装平台4上的两根拉绳10(拉绳10为钢丝绳,也可以是链条)分别绕设在与其对应的滑轮9上。工作时,如图1所示,一电机带动右侧的滑轮顺时针转动而其另一电机带动左侧的滑轮逆时针转动,使得两拉绳10分别匀速绕设在与其对应的滑轮9上,安装平台4和水泵1在拉绳10拉动下匀速上升;分别调整电机的转动方向,使左侧的滑轮顺时针转动而右侧的滑轮逆时针转动,实现拉绳的伸长,进而实现安装平台和水泵的匀速下降,实现水泵取水高度的调整(当然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是用卷扬机带动安装平台4上升或下降,进而实现水泵1及其出水管5高度的调节)。如图1、2所示,为便于维修水泵1,钢结构架顶部的横梁上设置有导轨11(即工字型钢),导轨11上滑动设置有起重机12。实际安装时,三台水泵1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与横梁上的导轨11上下对齐,确保起重机12调整至水泵1上方时与水泵1同轴线,进而保证水泵1的起吊稳定性。当水泵1需要维修时,将水泵1从安装平台4上拆卸下来,然后用起重机12将水泵1向上吊起,进行检修或维护;检修完成后,用起重机12将水泵1复位,并将水泵1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4上。如图1、2所示,为保护水泵控制柜2,将其安装在钢结构架的上部,水泵1上的电缆通过钢结构架上的电缆排架13接入水泵控制柜2;钢结构架的立柱下部设置有支撑台14,当水泵1的取水位为低水位时(即水泵1的出水管5与位于下方的进水接头串联在一起),支撑台14用于支撑安装平台4;安装平台4上升至设定高度(即水泵的取水位为高水位时),利用固定销将安装平台4固定。本技术所述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步,在岸边设计位置处铺设混凝土底壁,在混凝土底壁上安装钢结构架(当设计位置在湖泊或江河内时,先在设计位置打入数根钢筋混凝土桩,再在钢筋混凝土桩上安装钢结构架);第二步,在钢结构架的立柱上安装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包括泵房、至少两台水泵和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包括泵房架体和由动力源驱动的安装平台,至少两台所述水泵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每台水泵的出水口处均串联有出水管;/n所述泵房架体上设置有抽水管路,所述抽水管路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每台水泵一一对应的进水接口,每组进水接口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水接头;/n所述动力源通过拉绳带动安装平台升、降,用于调整水泵及其出水管的高度,使每台水泵的出水管和与其对应高度的进水接头串联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包括泵房、至少两台水泵和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包括泵房架体和由动力源驱动的安装平台,至少两台所述水泵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每台水泵的出水口处均串联有出水管;
所述泵房架体上设置有抽水管路,所述抽水管路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每台水泵一一对应的进水接口,每组进水接口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水接头;
所述动力源通过拉绳带动安装平台升、降,用于调整水泵及其出水管的高度,使每台水泵的出水管和与其对应高度的进水接头串联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路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泵房架体上的出水母管,所述出水母管上并联有与每根所述出水管一一对应的竖向连接管,每组所述进水接口的至少两个所述进水接头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竖向连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高度可调的取水泵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涛赵令晖乔吉平马浩苏林山马玉涛朱君妍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