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采用高压水枪对现浇箱梁进行洒水养护,高压水枪产生的后挫力使养护人员手臂酸痛不适,从而阻碍箱梁洒水养护施工的技术问题,包括有接入水源的接入软管、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第一喷水管和移动支架,所述接入软管与第一硬质接头管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之间拆卸式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喷水管与第二硬质接头管密封连接且导通,且该第一喷水管上开有多个喷水孔,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设于移动支架顶部,且可以该移动支架顶部为支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调节灵活,主要用于对桥梁的现浇箱梁进行喷水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中的现浇箱梁洒水养护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取代高压水枪对现浇箱梁进行洒水养护的移动式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施工在整个道路交通施工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差异很大,而且我国山体、河流分布较广,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大力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开始在各个地区均呈现飞跃式地快速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道路要跨越山谷和河流,因此也在山谷及河流的位置建设了大量的道路桥梁。由于桥梁大多跨越江河,因此桥梁施工现场用于取水的水源非常丰富,桥梁施工中对箱梁采用现浇施工的方式仍然相当普遍,施工现场环境温度较高时,当对箱梁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对现浇的箱梁进行洒水养护,这是保障桥梁施工质量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施工环节,对箱梁进行洒水养护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将现浇箱梁上的热量带走,可以降低箱梁与周围大气之间的温差,从而可以降低箱梁因热胀冷缩原因造成箱梁结构开裂的不良现象,及时合理的洒水养护,可以保证现浇箱梁避开结构开裂,进而保障现浇箱梁的施工质量。目前施工单位普遍采用高压水枪对现浇的箱梁进行洒水养护,具体操作过程是,养护人员用手握紧高压水枪,然后将高压水枪对着现浇箱梁,高压水枪喷出的高压水喷洒在箱梁上,当需要转动位置是,养护人员握着高压水枪转移,进而对箱梁的其他部位进行洒水养护。然而目前这种普遍采用高压水枪对现浇箱梁进行洒水养护的方式存在一个客观的缺陷:高压水枪在喷水时,高压水枪将会对手臂产生一个较大的后挫力,洒水养护人员需要用手臂克服这个后挫力,久而久之,高压水枪对手臂产生的后挫力将导致养护人员手臂形成酸痛感,这种现象不利于对箱梁进行洒水养护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采用高压水枪对现浇箱梁进行洒水养护,高压水枪产生的后挫力使养护人员手臂酸痛不适,从而阻碍箱梁洒水养护施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包括有接入水源的接入软管、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第一喷水管和移动支架,所述接入软管与第一硬质接头管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之间拆卸式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喷水管与第二硬质接头管密封连接且导通,且该第一喷水管上开有多个喷水孔,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设于移动支架顶部,且可以该移动支架顶部为支点转动。工作原理:将外界水源通过高压水泵泵入所述接入软管中,进入到接入软管中的养护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最后流进所述第一喷水管中并从第一喷水管上的喷水孔中喷出,将喷出的水喷洒在浇筑完成的箱梁上,从而可以达到对箱梁进行洒水养护的目的,当需要对箱梁某一结构处的不同部位进行洒水养护时,可以转动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该第二硬质接头管将带动所述第一喷水管进行转动,第一喷水管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箱梁某一结构处的不同部位进行喷水养护,当箱梁某一结构处喷水养护完成后,可以移动所述移动支架,该移动支架将带动所述接入软管、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和第一喷水管进行整体移动,进而对箱梁的下一处结构进行喷水养护,直到整个箱梁喷水养护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借助所述接入软管、第一硬质接头管、第二硬质接头管、第一喷水管和移动支架,可以将水源泵入所述接入软管,之后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的转动角度来调节第一喷水管喷射的角度,进而对箱梁某处的结构进行喷水养护,通过驱动移动支架在箱梁上移动,进而可以对箱梁的不同位置进行喷水养护,该种方式取代了目前采用高压水枪对箱梁进行喷水养护的作业方式,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操作条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疲劳强度,从而更加利于对箱梁进行洒水养护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接入软管1、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第一喷水管4、喷水孔5、连接杆6、连接筒7、调节杆8、底板9、套筒8a、丝杆8b、法兰盘10、过滤板11、第二喷水管12、把手13、圆杆14、弧形卡接片15、轴承16、限位片17、螺栓18、连接管19、万向轮20、限位杆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包括有接入水源的接入软管1、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第一喷水管4和移动支架,所述接入软管1与第一硬质接头管2在连接处采用熔融热合后冷却的方式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之间拆卸式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喷水管4与第二硬质接头管3密封连接且导通,且该第一喷水管4上开有多个喷水孔5,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设于移动支架顶部,且可以该移动支架顶部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上均设一块法兰盘10,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通过法兰盘10拆卸式固定连接,该种方式对第一硬质接头管2和第二硬质接头管3的连接效率较高,节约安装和连接的时间。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的管腔内固定一块过滤板11,该过滤板11靠近第一硬质接头管2和第二硬质接头管3之间的接头处,由于施工现场往往都是从河流中抽取养护水,河流中会夹杂着一些颗粒杂质,当抽取的养护水经过所述过滤板11后,养护水中夹杂的颗粒杂质会被过滤,从而留存在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2和第二硬质接头管3的连接处,之后可将第一硬质接头管2和第二硬质接头管3的连接处拆开,再将留存在管腔内的杂质清除,保证本技术工作的顺畅性。所述第一喷水管4上通过连接管19连通多根与第一喷水管4平行的第二喷水管12,每根该第二喷水管12上开有多个所述喷水孔5,通过所述第二喷水管12同时向箱梁上喷水养护,增大了同时对箱梁进行喷水养护的养护面积,从而有利于节约对箱梁进行喷水养护的时间,提高养护效率。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握持的把手13,通过握持把手13对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进行上下转动调节,并且可以同时转动所述连接杆6,设置把手13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和舒适,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作业疲劳程度,从而利于提高对箱梁进行喷水养护的作业时间。所述移动支架包含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一根竖向的连接杆6、一根顶部开口的连接筒7、一根竖向的调节杆8和一块底板9,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底部固定一根横向的圆杆14,所述连接杆6顶部固定连接一块开口朝上的弧形卡接片15,所述圆杆14卡接在该弧形卡接片15内且可相对该弧形卡接片15转动,所述连接筒7内壁上固定一块与连接筒7共轴线的轴承16,所述连接杆6底部穿设过轴承16的中心孔,所述调节杆8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筒7、底板9连接,且底板9底部设有四个成矩形分布的万向轮20,通过连接杆6和连接筒7之间的转动配合,从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所述连接杆6,进而带动第一喷水管4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左右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一喷水管4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接入水源的接入软管(1)、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第一喷水管(4)和移动支架,所述接入软管(1)与第一硬质接头管(2)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之间拆卸式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喷水管(4)与第二硬质接头管(3)密封连接且导通,且该第一喷水管(4)上开有多个喷水孔(5),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设于移动支架顶部,且可以该移动支架顶部为支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接入水源的接入软管(1)、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第一喷水管(4)和移动支架,所述接入软管(1)与第一硬质接头管(2)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管(2)、第二硬质接头管(3)之间拆卸式密封连接且导通,所述第一喷水管(4)与第二硬质接头管(3)密封连接且导通,且该第一喷水管(4)上开有多个喷水孔(5),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设于移动支架顶部,且可以该移动支架顶部为支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包含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一根竖向的连接杆(6)、一根顶部开口的连接筒(7)、一根竖向的调节杆(8)和一块底板(9),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管(3)设于连接杆(6)顶部并可以连接杆(6)顶部为支点转动,所述连接杆(6)底部伸入连接筒(7)开口内且连接杆(6)可相对连接筒(7)转动,调节杆(8)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筒(7)、底板(9)连接,且底板(9)底部设有四个成矩形分布的万向轮(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移动式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8)包含一根竖向的套筒(8a)和一根竖向的丝杆(8b),所述套筒(8a)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鹍,刘义贵,李雄,徐浩,黄亮,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