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99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包括钢面板、钢底杆、支撑杆和横杆,所述钢面板设置在钢底杆上部,所述横杆设置在钢面板底部且其两端与钢底杆焊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钢面板和横杆之间,所述支撑杆两端通过插件分别与钢面板和横杆连接,所述钢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钢底杆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插块,所述钢底杆与插筒之间通过插块插接;采用插筒和插块之间的插接,使得钢面板与钢底杆之间的安装,安装方式简单且牢固,便于重复利用,设置的插件,因插件上设置的垂直或倾斜的挡片,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的支撑杆的连接,对整个栈桥钢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且该结构便于施工,钢用量少,经济优势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丰富等恶劣情况,且这种恶劣条件是个大概率事件。常需用到栈桥用来运输设备、材料,栈桥在土木工程中,为运输材料、设备、人员而修建的临时桥梁设施,按采用的材料分为木栈桥和钢栈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栈桥钢结构之间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因隧道环境以及设置的栈桥的局限,造成焊接的过程不便,且焊接后的钢结构拆卸不便,不便于对钢结构回收在利用;2、为保证栈桥钢接的稳定,需利用支撑杆对栈桥支撑,支撑杆之间多采用倾斜的结构,这种方式在焊接时,常因焊接不便,造成焊接的不牢固,使得栈桥钢结构之间不牢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采用插筒和插块之间的插接,便于钢面板与钢底杆之间的安装,安装方式简单,且安装效果牢固,便于拆卸且拆卸后可继续对其使用,提高钢结构的重复利用,设置的插件,因插件上设置的垂直或倾斜的挡片,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的支撑杆的连接,对整个栈桥钢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且该结构便于施工,钢用量少,经济优势明显。(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包括钢面板、钢底杆、支撑杆和横杆,所述钢面板设置在钢底杆上部,所述横杆设置在钢面板底部且其两端与钢底杆焊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钢面板和横杆之间,所述支撑杆两端通过插件分别与钢面板和横杆连接,所述钢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钢底杆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插块,所述钢底杆与插筒之间通过插块插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块的剖面呈L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插块上开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进一步地,所述插件包括圆形片和设置在圆形片上部的挡片,所述圆形片和挡片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挡片与圆形片之间呈垂直或倾斜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采用插筒和插块之间的插接,便于钢面板与钢底杆之间的安装,安装方式简单,且安装效果牢固,便于拆卸且拆卸后可继续对其使用,提高钢结构的重复利用;2、设置的插件,因插件上设置的垂直或倾斜的挡片,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的支撑杆的连接,对整个栈桥钢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且该结构便于施工,钢用量少,经济优势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插件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面板;2、钢底杆;3、支撑杆;4、横杆;5、插件;51、圆形片;52、挡片;53、螺纹孔;6、插筒;7、插块;8、螺纹筒;9、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包括钢面板1、钢底杆2、支撑杆3和横杆4,钢面板1设置在钢底杆2上部,横杆4设置在钢面板1底部且其两端与钢底杆2焊接,支撑杆3设置在钢面板1和横杆4之间,支撑杆3两端通过插件5分别与钢面板1和横杆4连接,钢面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6,钢底杆2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插块7,钢底杆2与插筒6之间通过插块7插接。需要说明的是,钢底杆2高于隧道内最高漫水位,横杆4的两端与钢底杆2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支撑杆3可垂直或倾斜设置在钢面板1和横杆4之间,支撑杆3可为I型或U型钢板,用以支撑钢面板1,插筒6设置在钢面板1底部,且钢面板1底部的插筒6不少于四个,分别对称设置在钢面板1底部四角,与钢面板1焊接或铰链连接形成一体成型结构。在实施例中,插块7的剖面呈L型结构;如图2,插块7的下口径比上口径大,其上口径与插筒6的口径适配,其下口径大于插筒6的口径,满足连接在钢底杆2上部的外侧的插块7,上口径插入在插筒6内,下口径对插筒6阻挡。在实施例中,插块7上开设有螺纹筒8,螺纹筒8内螺纹连接有螺杆9;如图3,插块7的上口径和下口径处均开设有螺纹筒8,钢底杆2上部两侧开设有与螺纹筒8对应且适配的螺纹口,螺纹筒8和螺纹口内螺旋插接螺杆9,用以对插块7与钢底杆2之间的螺纹连接。在实施例中,插件5包括圆形片51和设置在圆形片51上部的挡片52,圆形片51和挡片52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53;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挡片52与圆形片51之间呈垂直或倾斜连接;如图4,圆形片51上设置的挡片52呈对称分布,且其数量不少于三组,挡片52之间的间距满足支撑杆3的插入,挡片52垂直或倾斜设置,其倾斜的角度与支撑杆3的角度相同,满足对不同倾斜角度的支撑杆3的固定,圆形片51两侧开设的螺纹孔53,钢面板1和横杆4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螺纹口,通过在螺纹孔53内插入螺杆使插件5固定在钢面板1或横杆4上,又因挡片52上开设的螺纹孔53,螺纹孔5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垂直或水平分布在挡片52上,通过螺纹孔53内螺纹插入螺杆对支撑杆3固定,为对支撑杆3保护,插接在螺纹孔53内的螺杆上还套设有防滑橡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依据隧道内的水位,选取适合其高度的钢底杆2,钢面板1放置在钢底杆2上部,取插块7放置在钢底杆2上部外侧,依次在插块7内的螺纹筒8内螺纹插接螺杆,实现插块7与钢底杆2之间的连接,并将插块7的上端插接在插筒6内,实现钢面板1与钢底杆2之间的插接,取螺杆穿过螺纹孔53使插件5分别与横杆4和钢面板1固定,支撑杆3插接在对应倾斜的挡片52内,并通过螺杆穿过螺纹孔53对支撑杆3与挡片52之间固定,实现对栈桥的安装。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面板(1)、钢底杆(2)、支撑杆(3)和横杆(4),所述钢面板(1)设置在钢底杆(2)上部,所述横杆(4)设置在钢面板(1)底部且其两端与钢底杆(2)焊接,所述支撑杆(3)设置在钢面板(1)和横杆(4)之间,所述支撑杆(3)两端通过插件(5)分别与钢面板(1)和横杆(4)连接,所述钢面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6),所述钢底杆(2)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插块(7),所述钢底杆(2)与插筒(6)之间通过插块(7)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面板(1)、钢底杆(2)、支撑杆(3)和横杆(4),所述钢面板(1)设置在钢底杆(2)上部,所述横杆(4)设置在钢面板(1)底部且其两端与钢底杆(2)焊接,所述支撑杆(3)设置在钢面板(1)和横杆(4)之间,所述支撑杆(3)两端通过插件(5)分别与钢面板(1)和横杆(4)连接,所述钢面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6),所述钢底杆(2)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插块(7),所述钢底杆(2)与插筒(6)之间通过插块(7)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栈桥钢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世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鹏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